嘎玛仁波切:如何能让学生远离游戏,从内在热爱学

【问题】

嘎玛上师好,我是一名初中老师。我想请问:如何能让学生远离游戏,从内在热爱学习,不顶撞父母师长?现在学生的心理很脆弱,动不动就想跳楼割腕自杀。有没有什么好方法阻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开发学生智慧?除了念文殊心咒、楞严咒,还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嘎玛仁波切答】

这是现在全世界普遍的问题。让学生们远离游戏真的难度很大,必须要学校、老师、家长、娱乐场所多方合力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自己以身为则是非常重要的,自己就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自己都离不开游戏,如何让孩子做到呢。同时,对孩子的手机、电脑等严格管理也非常重要。作为家长,也应该从小就引导孩子远离这些容易沉迷上瘾的游戏,不然等到已经形成了习惯,再去控制,难度就非常大。

现在的年轻人心智特别脆弱,往往是父母从小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面对挫折困难的能力太弱。所以,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度的保护,不要代替孩子承担他自己应该去面对和承担的事情,要懂得让孩子适当去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这是唯一的方法。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当然需要通过信仰,才能够让孩子们的内心变得强大,否则会很困难。所以,父母、老师等各方面,从小给予孩子良好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等到孩子长大,才开始教育他不应该顶撞父母师长就非常困难了。现在的媒体太发达了,从电视电影里面很容易就能学到太多坏的示范,所以现在当老师确实是越来越不容易了。

我们也是从小当老师出身的,藏传佛教采用的是“大师兄教育”,师兄就是老师,师兄就是师父,从教年轻的学僧开始,一代一代教下去。开发智慧,一方面要有好的道德教育,另外一方面就需要透过修持文殊菩萨等法门,来获得相应的加持。祝福天下学子和师长!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吾人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有异,其智愚苦乐天渊悬殊者,以宿世今生之所修所习,有善恶顺逆之所致也。《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言法界性者,即生佛同具之妙真如性,在...

错失西方的「高僧」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净土。后来参加念佛法会,对净土渐渐生起信心。可他眼高手低,修行无法相应。印光大师对他严厉批评,可他固执己见,不肯听劝。 一年冬天,悟开抱病回山,和师...

梦参老和尚:华严经梵行品

梦参老和尚:华严经梵行品

(梦参老和尚二○○四年讲于五台山普寿寺) 第一讲 我们前面讲的是〈十住品〉,讲如何证得十住,讲如何修行来进入十住的位子,而且是一住一住的说。〈梵行品〉呢?是通说十住菩萨修行的方法。在〈十住品〉中,不...

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

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

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六根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我们认知外界的见闻觉知的功能: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鼻子可以嗅,舌头可以尝,身体可以接触,意念可以思维。 我们...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前提呢?生死心切。我们要了生死,你生死心不切,你不为生死。所以我们古来的人,每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听到别人死了,自己感觉很着急。为什么?不是热他人...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念珠等法器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念珠等法器

关于念珠等法器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修行者佩带不同材质的各种念珠,也有的手上拿着大小不同的各色宝珠。这些都是修行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用者。一般所佩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