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修密宗,总把念佛看得没用。 他们只知道禅宗机锋妙语的玄妙,相宗法相的精微,密宗威神的广大,却不知道纵然参禅达到大彻大悟,只要烦恼惑业没有断净,生死依...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虽具佛心理体,其起心动念,全属凡情用事。认妄为真,将奴作主。如是思之,甚可惭愧。若于平时,常作是想。则心量广大,无所不容。物我同观,不见彼此...
正慈法师: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
不读诵华严经 不知佛家之富贵明末四大高僧憨山大师说:“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在开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因为读华严宗的研究生,才渐渐地有所...
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
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依据心态的不同分几个步骤,就是入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四个步骤: 第一个叫粗心住。粗心,就是心比较粗。粗到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粗心住的关键是在住上,心能停留在一个境...
圣严法师《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这些基本的观想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脱离自我的执着、冲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众多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 所谓...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五 下)
10、普皆回向愿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迥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普皆二字,摄尽前九种大愿的功德,意思是说:自从最初礼敬诸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