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凡是与往生极乐世界有障碍的,那些障碍

这部经的好处是与我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在一切经里面关系最密切、最深的无过於《地藏经》。所以它称之为佛门的《孝经》,也是学佛的根本。我们学佛,像世间办个事业,我们现在正想在此地弘法,首先我们要找个地,没有地我们的道场就不能建立,所以地是第一个问题。学佛,第一个就是心地,这地藏,地就是讲的心地,藏就是宝藏,有地就有宝藏。心地的宝藏就是孝顺,所以佛法是建立在孝顺的基础上。孝为什么讲顺?顺是最难,那不顺就谈不上孝,所以说一定要讲顺。在我们中国过去,凡是讲到孝道,说到这个代表的人都讲到舜帝。因为在一切逆境当中,能够随顺父母,爱护父母,不起一念怨恨心,实实在在难得,所以讲孝道以他来做模范。这部经就是教给我们学佛的根本。所以字字句句我们都要很慎重的去读诵、去履行,就是去实践,要把它做到。照这样做当然是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我们的习气不能断除。如果能断除习气,那就不难,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所以学佛的人念念要想到我是学佛的。我为什么要学佛?我要想了生死,要想出三界,或者我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换句话说,凡是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障碍的,那些障碍物都得要清除。否则的话,古今出家、在家多少念佛人,念了一辈子没有能往生,这多得很。我过去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告诉我,他说你看看我们台中莲社,有姓名、有住址的信徒有二十多万人。那是民国五十几年的时候,五十二、三年的时候,台中莲社的信徒有二十多万人。现在恐怕不止,早就超过了。真正往生的也不过三个、五个而已!换句话说,不成比例,万分之一也应该有二十几个人,为什么那么少?习气不肯改,这是自己障碍了自己。读《地藏经》就是要你相信因果,知道娑婆世界苦,应该要发心出离。犹如我们平常劝勉同修读《了凡四训》是一个意思,《了凡四训》是世间人跟我们讲因果报应的道理,这些事实。《地藏经》是佛在讲席当中为我们开示这一桩事情,当然说得更详细、更明白。

地藏经(第二十一集)1985/10美国达拉斯档名:14-009-0021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 十念皆生我国愿,这一愿,历来的注经家都认为是四十八大愿的眼目,是实施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交,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临终现前佛光注照,佛光注照使这个妄心伏住。 那因为妄心的本体就是真心,阿弥陀佛的光是他的心光,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超越了...

达照法师:忆佛念佛

达照法师:忆佛念佛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是《圆通章》里面的要点。大势至菩萨之所以能够最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证得念佛三昧,他就是靠这样的一种用功方法。若众生心...

清远法师: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三、法藏大师

清远法师: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三、法藏大师

三、法藏大师对《华严经》宗趣的理解1、《华严经》的立场与组织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是在继承法顺、智俨大师思想传统的基础上,组织教理体系的集大成。法藏大师将法顺大...

念佛人为何要吃素呢

念佛人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萨道圆成佛果。成佛的种子是什么呢?是慈悲心、大慈悲心,本着慈悲心的因缘,我们要吃常素,不能伤害众生。 一是为了圆修佛果的目的、慈悲心的培植,我们...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322至325年)。他那一世是一个很贫穷的命运,可能连生存都有问题。由于这样的贫穷潦倒故,他就发了一个大愿:我以往昔的恶业,这一世受到贫穷的苦报,现在我要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