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权:地藏法门妙趣之一

方海权:修学地藏菩萨得福报

摘自《地藏菩萨福报录》之一

圆信问:地藏菩萨为什么人们称为“放光菩萨。” (一)

答曰:有一个商人的妻子怀孕二十八月还未分娩。一天,忽然看见地藏菩萨的光明就一心发愿画(造像)地藏菩萨圣像。当天夜晚便生下一个男孩。相貌端正,看见的都无不喜爱他。于是,大家都称地藏菩萨为“放光菩萨”。

圆信问:念地藏菩萨为什么会得到福报。(二)

答曰:地藏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众生有大因缘,经常在人间示现种种的身份。来广度各种受苦的人群。

若是有人念地藏菩萨名号,以及造地藏菩萨圣像。有时用金石土木造像,有时用纸画圣像。以及礼拜赞扬菩萨。这个人很快就会得到财富,而且能够得到长寿。另外,这个人如果没有住宅,也很快就能得到住宅。因为,地藏菩萨统领大地,所有的土地神、山神、田宅等管地的灵神,都是受菩萨教化而成大福神。由于这个人念地藏菩萨名号,所以很快就得到住宅土地。

圆信问:念地藏菩萨就能得到很多福报,难道念其他佛菩萨名号就不能吗。 (三)

答曰:能。佛佛道同,每一佛一菩萨,无非要众生得到福乐。但是,诸佛菩萨各自的愿望不相同。我们修学的人,想要得到不同的果报,如果能和某一位佛菩萨的愿望相合,那就很快能得到果报。

所以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还有地藏菩萨大誓弘愿。你念的菩萨对着你的求愿,得福就会很快很快。

圆信问:念地藏菩萨就能得财富、田宅。那就不用布施了吗。不是说布施才能得福吗。 (四)

答曰:念地藏菩萨和布施两者同时进行就是最完美。并且所求的愿望能快速实现。

布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直接得到财富的因。若是把钱财布施给最需要帮助的人,获福更是赶快。

另外,很多人都愿意将财物布施给他人。反而,亲戚朋友有困难借一点钱财,就不愿意,以为没有功德的事我不做,这样是错误的。所谓:“亲亲而后亲民”,“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佛陀的教导和任何宗教的教导都是一样。都希望我们能珍惜爱护身边的人。如果眼前的亲人友人都不顾,珍惜他人,都是假的。故此,能布施给亲人友人,功德更是无量。

“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我们修学的人,无非借假修真。将财物施给亲人友人,而后有更大能力,布施给其他人。心也不给分别功德大小,不外急难相助,使人离苦。就能加快得福果报。只不过假借财物布施出来,使我们得到财报和舍去贪心,才是真的。

从而,假借得到大财富的福报。成就我们布施菠罗蜜,和趋向圆满佛道,才是真的。

圆信问:布施能得财富这知道。但是,很多贫穷的人自己都不能养活,布施他人就无能力。念地藏菩萨不是说能得福报吗,请讲解一下。 (五)

答曰: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无能力布施,念地藏菩萨名号,读诵《地藏经》。依然能够得福报。

因为一句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就能灭无量的罪过,何况常持。你既然能够出世为人,得到寿命。说明你过去生是有修福,只不过被种种业力所障,导致贫穷疾病。而我们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的名号,正是灭除种种业力所障。罪业一除,福就现前。

所以,无能力布施,念地藏菩萨名号,依然得福报。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虚云老和尚《怎样学菩萨道》

虚云老和尚《怎样学菩萨道》

(一)菩萨 诸位居士:今天邀晚学来参加贵会讲演佛法和各位见面,心灵上感觉到非常欢喜,虽然如是,一方面反省个人,惭愧万分!现在所讲题目怎样学菩萨道?内容含义至深广博,可以说包括大乘佛教三藏十二部经了,若...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所以现在人,活到七十岁的已为上寿。再过一千多年至两千年人,人活五十一二岁即为上寿,那时《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即已先行毁灭离世,其他...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致儒教门庭冷落,遂以得于人者,反谓人不我若。乃曲为辟驳,谓佛以因果轮回为骗愚夫愚妇奉教之据。且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地狱苦具,将何所施。...

绝不要将十年前的痛苦还带在身上

绝不要将十年前的痛苦还带在身上

自己的事情,要看作幻化的,再好的事情也是假的,再痛苦的事情也是一种感受,哪有真的呢?绝不要将十年前的痛苦还带在身上,歹命喔!各位要了解,佛陀说空性,是为了破我执,破烦恼,但空性不离大悲。正因为众生有...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十九岁的那年,生下罗睺罗,太子很欢喜,这不是一般人生了儿子的欢喜,而是因为太子曾向父亲净饭王数...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法持戒,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就有相续,今生闻到佛法、听到佛号他会感到很亲切,会马上产生相应,这就是一种善根。 善人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它更空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