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德教授:张老师谈弥勒菩萨
张老师谈弥勒菩萨 当释迦牟尼佛在人世作佛的时候,弥勒菩萨和释迦牟尼佛在一起,祂们两者之间,不仅是亦师亦友亦伴,而且过去祂们本来就是同学,是古佛底沙佛的同修弟子。由于这一因缘,释迦牟尼佛不但授记弥勒菩萨当来作佛,而且说了许多与弥勒菩萨直接相关的经典: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说弥勒来时经。 由此可见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的重视。 佛法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话虽这样说,但若从重要的佛经中,能窥探出从什么法门着手,也许会事半功倍,这就不能不谈到弥勒菩萨了。 佛法中有两部最重要的经典: 一是经中之王: 《华严经》; 另一是经中之宝: 《楞严经》。 在这两部经典中,虽非像前列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与弥勒菩萨有关的经典一样,直接谈及弥勒菩萨,但当在《华严经》和《楞严经》出现弥勒菩萨时,弥勒菩萨即在这两部经典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以华严为例: 释迦牟尼佛首先向诸神打了招呼以后,便以毘卢遮那佛(法身佛)即本体佛作总枢纽,接着是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出面,然后是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的问道历程,最后由代表行愿的普贤菩萨作总结。 这里有一关键,就是在《华严经》快结束前,弥勒菩萨向善财童子所展示的两点: 第一、弥勒菩萨向善财童子显示出华严性海、不可思议的弥勒内阁,是那样的庄严、华美、高贵、丰富……,这说明人是可以攀上精神宇宙之最高峰的。 第二、弥勒菩萨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嘱咐善财童子,作一位发心菩萨和成佛,「菩提心」的重要性,若没有菩提心,则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普贤菩萨的行愿,两者之间是连接不起来的,这也就是说,弥勒菩萨在《华严经》所展示的,绝对是连结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普贤菩萨的行愿两者之间的一座宇宙人文精神理想世界的天桥。 弥勒菩萨在悟道的《楞严经》中所展示的,也是如此: 《楞严经》的悟道有二十五位「圆通」,第一位「圆通」是憍陈如体悟四圣谛│苦、集、灭、道。二十五位的证道,不论是哪一位,都是经由体悟和证验色心五蕴。最后一位是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三慧证空、契空而舍空,由之上与诸佛菩萨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起用则展示出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之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 第二十四位就是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念佛圆通的关键在一个字:「净」。这里有一个大问题: 如果没有大势至菩萨所成就的「净」,就不可能有观世音菩萨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因为观音菩萨修行法门非具备「净」不可,这当然不是说观音菩萨的「净」,是由大势至菩萨那边来的,而是说明若没有「净」,即没有「观音菩萨修行法门」。 那「净」又是那里产生的呢? 若从《楞严经》二十五位圆通来看,那弥勒菩萨就是在理上助人产生「净」的关键了,这个关键就是: 「唯心识定」。 「唯心识定」简单的说,就是把我们生生世世的那个不定、痛苦和烦恼给定下来,知一切乃「识」所变现,最后应入「圆成实」。原文是这样的: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如上所述,弥勒菩萨在佛法中所展示的,不是至为重要所能形容的。学佛是了解自己,若不首先成就「唯心识定」,就无从了解自己,而其所述的《瑜伽师地论》,便是唯识的主论。这本论典把佛法见地、工夫、行愿从罗汉、菩萨、佛,一步一步的说得至为清楚和细致,而且洞见了人类历史的末世景象。那么久远以前,祂即看出了当今世界的堕落,这不是「神通」所能形容的,而是乃其所以要成佛的道理所在,吾人岂可不向往乎? 谨虔敬膜拜顶礼。 如果凡事依赖算命,会让人的生命失去弹性,很可能每天出门前都要先算一下:几点钟出门比较好? 如果是相信方位的人,睡觉的床位还要一再变更,生活变得绑手绑脚。这样的人便是自己困扰自己。 曾有一位精通紫微斗术... 我从小虽然就具有圆融随和的性格,但也与一般男孩子一样,喜欢伸张正义,打抱不平。有一天,在一本书里看到一句话结缘总比结怨好,深深打动我顽强的心扉,回忆过去我经常因为执著、好斗而结下许多怨尤,想想实在没有...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过去的帝王,对于抱怨的臣子不但冷落以... 今天,我等于替大家,把过去听到的道理啊,看到的典集啊,理出一个总结来。从今天起,做为以后行动的章本、指南。有时候,我所讲出的一些东西,不是让大家立刻去做的。有许多东西应当以此为方向,但你一时还做不到,... 生命的密码,根据现在的科学家说,已经研究出来了,那就是基因!其实,生命的密码基因的另一个名词业力,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已经昭告人间了。如果生命的密码基因,只是说它像细胞,是一个单位的话,基因还不够解... 叁、叹所发无上 法藏菩萨于五劫中选择摄取,述心中所欲望,称为超发无上殊胜之愿,自以无碍辩才宣之,说四十八愿。然则一一愿皆是超世无上殊胜之愿,故偈文曰「我建超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