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寺院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

常去汉地寺院的信众发现,大多寺院在进了山门入天王殿后,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菩萨,却并不是正襟危坐说法或禅定的法像。他那笑口常开,大腹便便,和蔼可亲的模样不禁让人心生欢喜。弥勒亦称慈氏,代表慈悲,未来将从兜率天内院下生于人间,将成为贤劫第五尊佛。佛教寺院之所以将弥勒菩萨置于寺院的第一座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义。

我国五代梁唐时有一位布袋和尚,不仅形象奇特,思想更是超脱。在他化缘的过程中,曾遇到很多人的白眼,有的人还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块或者小鱼,甚至遭人戏弄,他不作辩解也不以为意,过着“一钵千家饭”般居无定所孤身云游的生活,却胸怀豁达、安贫乐道,常将自己化缘所得的东西分发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或孩子。相传这位布袋和尚就是弥勒的化身,以后寺院中的弥勒菩萨,渐渐变成了布袋和尚大肚子的形象,更有配楹联曰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正是弥勒菩萨的写照。

弥勒菩萨应化人间的示现具有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等象征意义,也展示着大乘佛教的普世情怀。将大肚弥勒置于寺院第一座殿堂中,是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一方面能让有缘接触佛法之人生欢喜之心,更是为了让我们打开心胸去待人处世之时,能够从弥勒菩萨这些品格中得到启迪,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乐观豁达、荣辱不惊,少计较是非爱憎,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厚之心待人,大度(肚)容人,广结善缘。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乃莲宗八祖是也,受邻人影响,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三十二岁出家,主张念佛三昧有事一心与理一心。师精进念佛三昧,教化远近,衲子云集...

戴高帽子

戴高帽子

人,大都喜欢听好话,尤其是赞美自己的好话更是百听不厌。 话说古时候有两个学生,他们齐向老师请示为官之要。老师说:现在的世道,逢人如果只说实话,是行不通的;当你碰到了人,不妨给他戴顶高帽子,人生自然可...

佛的不思议德相

佛的不思议德相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德相是什么呢?就是无量功德之相,永远如是,常无断绝;随众生的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前头是总说,以下是别说。无量功...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六年(1917年)依河北省涞水县高明寺印魁长老出家,同年在宁波观宗寺求受具足戒,潜心于天台教法,民国十四年(1925年)获谛闲老法师授付嫡...

星云大师《黑白观音》

星云大师《黑白观音》

某位信徒拥有一尊白瓷观音。整尊观音圣像质地细致,塑工精巧;纯白庄严的光泽,任何人看了都赞叹不已。 这位信徒听闻佛像都要在寺院里开光,如此才会有感应,使斋家所求如愿。于是他带着心爱的白瓷观音到寺院。 到...

海涛法师:施食者这辈子就能得到的福报

海涛法师:施食者这辈子就能得到的福报

一. 施食这辈子会得到十种福聚: 1.你不会中毒。 2.毒蛇乃至坏虫不会咬你。 3.刀杖不能伤害到你。 4.王官不能嗔. 做官的看到你, 都不敢骂你.你看你威德力多大。 5.大家都爱你, 尊敬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