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堂为何要供奉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是佛在世时出家的比丘,地藏菩萨亦现比丘相,在唐朝时来到中国。此两位菩萨皆现比丘相,其他的菩萨都是现在家相的。弥勒菩萨在中国五代时,化身在浙江宁波童奉化县的玉琳寺,现布袋和尚身度人,若人布施吃的或玩的东西,他全都装进布袋里,故有人把他的布袋叫做乾坤袋,乾坤是天地,布袋虽小,却能容纳乾坤在里面。他不修边幅,衣冠不整,样子疯疯颠颠的,但脸上却时常挂著笑容。当他的布袋装满东西後,就坐在地上。小孩儿们都爱亲近他,喜欢跟著他走。他也把他袋子内的东西分给大家吃,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好不高兴。

有一次,布袋和尚从宁波宏法下来,来到天童寺。在浙江的四大丛林有天童、育王、观宗和七塔。天童寺乃最大的丛林,他常常去挂单赶斋。甚么地方有供斋,他都不会错过。在佛教里有一句话说:「三十里不赶斋是个懒罗汉」。意思是说,若在三十里内有寺庙供斋,一定要去应供,不去赶斋是个懒和尚。布袋和尚每天东奔西跑的去赶斋,吃斋时又不修边幅,衣冠不整他亦不在乎,自由自在,自得其乐。

在斋堂中,身为纠察的职事师,在过堂以前一定要到斋堂巡一巡,看看行堂者有否把全部东西放得整齐有序,然後大和尚才来登座过堂。有一天,天童寺又有斋供,纠察师看到布袋和尚又来了,他心里早就很讨厌布袋和尚,不过既来赶斋,又不能不给他吃,所以只好由他。 这一回,布袋和尚竟然毫不客气 ,大模大样登上大和尚的座位,当起大和尚来啦。纠察师看不顺眼,况且平日对他已有成见,就立刻过去,叫他下座。可是布袋和尚怎也不肯下座,这下子可把纠察师惹火了,趋上前去,动手拉他的耳朵,一拉拉到几尺长,回头一看,吓!他竟安然不动的坐在那里。当纠察师把拉耳朵的手放开,耳朵又缩回本来的样子,这一切的情形,刚好被进入斋堂的方丈看到了,知道这位仁兄功夫如此,决不是等闲之辈,一定是圣人化现,便叫纠察师不要拉他下来,任 由他坐在上面,然後吩咐行堂在他对面另放一张桌子,和他对面过堂。所以凡是丛林过堂时都安放弥勒菩萨,而不安放教主释迦牟尼佛,这是有一段来由的天童寺过堂时,多放一张桌子给弥勒佛,这风气传开了,现在一般人过堂 ,虽没有另设桌子,可是在大和尚的桌前一定有安放一尊弥勒佛的圣像,原因就在此。当释迦牟尼佛进入涅盘之後,世间的佛法和众生都交给地藏菩萨去宣扬教化。在弥勒菩萨未下生前,中间这段好长的时间,都是由地藏菩萨来教化众生的;待地藏菩萨度脱阎浮提众生的机缘完了,弥勒佛才下生,所以弥勒菩萨的责任是很重的。虽然他现在尚未下生,但时常化成布袋和尚来度人。布袋和尚在五代是很出名的,其他的化身我们不知道。弥勒菩萨在玉琳寺临终时讲了一首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弥勒菩萨,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以示人,时人皆不识」。弥勒是真的弥勒,化身是从体起用,化身千百亿种,时常都去度化世人,但世人都不认识他,从这首偈就能体会到菩萨的功夫是不可思议的,为何弥勒菩萨会坐在斋堂呢?就是这个原因。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义工是菩萨行者》

圣严法师《义工是菩萨行者》

义工是菩萨行者。义工没有一定的什么事,一定的什么时间才去做。义工是哪个地方需要人,就到哪个地方去;义工是救急、奉献,不是就业。 一般来说,人们总是争取权利而不能尽义务、尽责任,都想离苦得乐,结果却是受...

卢志丹居士:践行菩萨道的纲领——普贤十行愿

卢志丹居士:践行菩萨道的纲领——普贤十行愿

践行菩萨道的纲领——普贤十行愿 现代人学佛发菩提心,有一个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普贤菩萨学习,以《普贤行愿品》为修行指南。普贤菩萨是印度佛教经典中的著名菩萨之...

圣严法师《用平常心应试》

圣严法师《用平常心应试》

每年到了夏天,就是升学考试、求职考试等最热门的季节,大家应该用平常心来面对每一次考试,不要把考考考变成了烤烤烤。 其实,人生的舞台就是一个大考场,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接受各式各样的考试,至死方休。有时...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成佛吗?这个就是卡在自己的能所的观念。 当我们的心迷了的时候,我们很清楚的,能缘的心、所缘的境界是历历清楚的,这个是桌子、这个是经本、这个是墙壁、这...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号。南无...

宣化上人的十八大愿

宣化上人的十八大愿

公在母墓旁,守孝至同年夏六月十九日,在佛前发愿云: 稽首十方佛,及与三藏法,过去现在贤圣僧。惟愿垂作证,弟子度轮,释安慈,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