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一个人的心不能错,心错就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一个人错就错在心错,心把别人想偏了,一生就偏了,心把别人想得好,一生就很好。我们要懂得,精神上要安静,一个人精神病,就是因为不能安静,碰到人间不管什么烦恼,心静不下来,不停的跳、闹,接下来就出事了。心静神自明,一个心静得下来的人,他的神清,才能气爽,一个很开心的人,精神非常好;一个人经常很忧郁的人,看上去就像神经病。

一个人的精神很重要,大度的人天地广,所以人要学会大度,要学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现在我们碰到一点点事情就不能容忍对方,哪有慈悲?慈悲心早就九霄云散了。慈悲心 和气和有善念都是连在一起的,当看到别人可怜的时候,心就会产生善良的念头,有善良的念头的时候,气就会和,一个气和的人,就能看破超越爱和恨,看淡人间的事情,使我们学会坦然平等视众生。

今天把大家看作你的亲戚、好朋友,你的心就会越来越干净,如来如去的自在。修行要学会克服自己的贪,不要贪,不要恨,不要做愚痴的事情。做愚痴的事情只会让你越来越愚痴和失去自性;你的恨会让你仇恨这个世界,缺少朋友;你的贪念会让你变得越来越不自在,觉睡不好、饭吃不下,越来越失去自己的本性。保护好自己,要明心见性。明心首先要学会忍耐,一件事情能够平息,最终靠的是忍耐,而不是争斗,这个世界的争斗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忍耐的人,在中国传统上讲叫“柔能克刚”。一个人能够忍耐,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能忍耐就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忍耐能让自己变得心平气和。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事物)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万种法,真心亦不过因有妄物对待而立之假名。究其实,所谓真心亦非是。 譬如大海,...

文殊菩萨,除淫法门

文殊菩萨,除淫法门

乌苏吒陀罗尼时佛勒阿难。为未来没苦众生。广宣流布。时文殊菩萨先说偈言一切众生类 回没淫鬼界无能觉之者 唯我能救拔永断生死本 普处寂灭...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命。 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 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净。 放生观音慈。放生普...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盔甲,如鹅鸭入水,不受水的这个它有个保护层哪。如果你没有断见思惑就一到水里去,你就是落汤鸡。 这就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也讲到,一个证得无生法...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宋高宗绍兴年间,四明人史诰来游普陀山。一日他与同行程某前往潮音洞紫竹林礼拜观音大士,他们来到了潮音洞,只见此地背山处紫竹繁茂,濒海则巉岩突兀,境观绝为清净,于是他...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足证历代祖师大德的谨慎重法的态度。 东汉末年,自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二大师开创译经事业始,净土经典次第迻译。隋唐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