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之弥勒的思想和慈氏由来

汉译大乘佛经,关于弥勒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现仅从他的姓名窥知其思想具有两大特色。

弥勒以修慈心观而闻名的。在《华严经·修慈分》里佛告弥勒,应修慈心,以自调伏。于念念中常修六波罗蜜,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当得六种梵天之福。若离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所有先世以来的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修慈心观而上求佛道,是弥勒思想一大特色。还表现在弥勒于一切时一切处,不起杀想,不啖众生肉。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说: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世界,名胜华敷,佛号弥勒。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闻佛说《慈三昧大悲海云经》即便信服,为佛弟子,寻发菩提心,誓愿未来成佛,亦号弥勒。于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慈三昧经》,一心不乱。时洪水暴发,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进粒米,生命垂危。时有兔王,母子二兽,为护法久住,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养仙人。兔王母子舍身护法的精神,对仙人教育很大。他看着烧熟的兔肉,即说偈曰:

宁当燃身破眼目,

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

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

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行慈者,

此人行慈不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

迷没生死不成佛。

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并命,这是慈氏一姓的由来。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弥勒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的广大慈心观,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宁破骨髓出头脑,绝不啖肉食众生”的坚定立场是不可动摇的。他还制“断肉戒”,规定其弟子不得食肉。这里清楚昭示人们弥勒是一位素食主义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从印度佛教史上考察,释迦牟尼在世时,还没有做到这点。可见在素食的问题上,弥勒比释迦是略胜一筹。--摘自明旸法师《佛法概要》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背经的方法

宣化上人:背经的方法

世人一天到晚在竞争奋斗,不外都是为了吃饭、穿衣、财物、住处与名利,为这五件事颠颠倒倒,从朝至暮也没有一个真正休息的时间,虽然偶尔不上班做工,可是在家中就上电视班、计算机班、股票班、电影班、旅行班,做这...

海涛法师:美丽的心

海涛法师:美丽的心

现在学佛,不光是年纪大的人。以目前的社会,一个年轻人,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对他来说,生命就是痛苦。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把生命的意义,定义为金钱、名位、甚至社会地位的种种。这样就是一种生命的空虚。 曾经有...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它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或称为黑业),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也能修善业(或称为白业),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于成佛;...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梦既不是前五识,也不是末那及阿赖耶两识,乃是第六意识在...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像洗掉,这样我就放心犯戒也没关系啊!只要再念佛洗掉就可以了。 会这样想的人,说起来对阿弥陀佛的力量也是很有信心。当然,如果一心念阿弥陀佛,确实是可以...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情,一干事情一定碰壁,因为你跟天道相违,惠迪吉,从逆凶 ,《尚书》的这句话太好了,你顺着天道而行,天就给你吉祥,你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啊。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