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7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7) ◎ 印海 著 第五,菩萨因内具解脱知见蕴,故能外感正音声大神身流众水而演说天乐,解说知见是五分法身之第五种,此约能悟诸法平等真理智慧说,圣贤已经自知证悟真理,决定无疑,不需他人印证、说明。第五大神名正音声,以大神智慧亦能随顺正理,今大神之智顺于理体,则所表达语言音声,皆顺于理性,故称正音声,所说之法皆是纯善净妙之正理法音。 大神以大神力能使身上所有毛孔流出众水,说明菩萨以身业不思议轮,显示种种神通妙用,度化众生,能使众生生正信,除疑惑,得正解,发智慧。菩萨能以心不思议轮流出智慧之水,润泽众生形将枯槁之菩提正觉之芽。一一水上又能出生五百亿华,庄严众德,此一殊胜妙境非凡夫所能想象。每一华上又出现二十五位玉女,显示菩萨成佛广度无量众生。众生无量,约生态学说,不外胎、卵、湿、化四生。约种类说,有三有、九有、二十五有之多。有是存在义,或说有因有果。众生在三界中造因受果,具有二十五种之多。二十五有是名数,其内容是四洲:南赡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恶趣: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欲天:欲界六天,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及色界之梵天。四禅:色界有四禅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处:无色界的四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无想天,色界之那含天,属色界中,为三果不还果所住,为断上二界思所断惑而居住的,共有五处,故又称五不还天。此上所说三界之内有情之种类,古德有一偈说:“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那含”。共为二十五处。 此诸二十五女能于毛孔中发出种种音声,使二十五有诸类众生一一皆能归向三宝,忆念诸佛法功德,此种导引众生出世间微妙法音,实在超越诸天宫魔王后所有音乐,因为魔后音乐,不外是靡靡之音,引人邪思,贪、瞋、痴、慢、悲离合欢,情欲之声,不能使人心得清净安定自在! 此五大神能为菩萨庄严内外宫殿,可说是菩萨五戒功德所成,或者说是由菩萨的五种神通——神足、他心、宿命、天眼、天耳,如其一一次第而所感现。总之,菩萨欲成佛,虽差佛一级,但他的智慧,神通妙用,已经超越诸地,感召诸天神外护是理所当然,凡夫,小乘之智,无法猜测。 戊二 终结 佛告优波离:“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 本经正宗分先说外果,于外果中广详诸天、大神,五神庄严天宫,至此得一结论。佛又提示优波离,此兜率陀天并非自然天生而有,而是由同住者,上生者过去生中修持十善业报之因,今日应该上生到此殊胜微妙福之天宫,如是善因当感如是妙果,应无怀疑。十善报是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言。意不起贪、瞋、邪见。此十善因,为生兜率之主要条件,其实、即人乘法门——五戒之扩大说明而已。 十善报应,即十善因果,凡夫多作十恶,故召感恶趣果报,或畜生,或地狱,或饿鬼。菩萨圣贤广行十善,故生人天善趣,或超凡入圣,凡圣无不是受着因果业力支配。关于因果法则丝毫无差。此处所说是十善报应,即所感之果。 有一只血统纯良的狼犬,年轻的时候,长得英挺雄劲,深得主人的喜爱,陪着主人打猎,照顾主人门户,倒也建立不少功劳,主人给它取了个「来乐」的名字,可是等到它年老力衰,加以染上一身的癞痢,便遭到主人一家的遗弃... 一、建立婚姻的共识 我们讲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从你们两个结婚开始,就是一个佛教家庭。如何建立佛教的家庭呢?首先需要建立婚姻的共识。婚姻的共识是关怀、是互敬、是礼让、是互为同修菩萨,互为善友,彼此相互... 黄金藏在地下,大鱼游于深水;君子隐居于山林,乔木生长在高山。人的出身,家世、环境、风俗、人情,都能影响其一生。 自古将相本无种,英雄不怕出身低;为人不怕生于贫贱,但需要靠因缘的成就。正如黄金需要大地的... 各位手上有一张讲义,请看第一句话:如果没有一位熟悉古道的向导,将无法进行高山之旅。佛在《阿含经》中经常提到古仙人道--八正道,是三世诸佛的成佛之道,说明修行一定要找一条正确的道路。各位,生命中最重要的... 中国佛教向来习惯在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天举办超度鬼道的法会,这三天又称为「转劫日」。 超度鬼道的缘起,依经典的记载可以追溯至阿难尊者。尊者有一次入定的时候,突然面前出现一个脸被烧焦的鬼,它... 当年释迦牟尼佛初成正觉,在多演林中独坐一处,入甚深禅定,观察世间,心中思惟:“我所证悟的微妙之法最极寂静、难见难悟,绝不是用分别思量所能了知、所能了解的、所能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