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法师:为何寺院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应化人间的示现具有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等象征意义,也展示着大乘佛教的普世情怀。

常去汉地寺院的信众发现,大多寺院在进了山门入天王殿后,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菩萨,却并不是正襟危坐说法或禅定的法像。他那笑口常开,大腹便便,和蔼可亲的模样不禁让人心生欢喜。弥勒亦称慈氏,代表慈悲,未来将从兜率天内院下生于人间,将成为贤劫第五尊佛。佛教寺院之所以将弥勒菩萨置于寺院的第一座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义。

我国五代梁唐时有一位布袋和尚,不仅形象奇特,思想更是超脱。在他化缘的过程中,曾遇到很多人的白眼,有的人还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块或者小鱼,甚至遭人戏弄,他不作辩解也不以为意,过着“一钵千家饭”般居无定所孤身云游的生活,却胸怀豁达、安贫乐道,常将自己化缘所得的东西分发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或孩子。相传这位布袋和尚就是弥勒的化身,以后寺院中的弥勒菩萨,渐渐变成了布袋和尚大肚子的形象,更有配楹联曰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正是弥勒菩萨的写照。

弥勒菩萨应化人间的示现具有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等象征意义,也展示着大乘佛教的普世情怀。将大肚弥勒置于寺院第一座殿堂中,是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一方面能让有缘接触佛法之人生欢喜之心,更是为了让我们打开心胸去待人处世之时,能够从弥勒菩萨这些品格中得到启迪,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乐观豁达、荣辱不惊,少计较是非爱憎,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厚之心待人,大度(肚)容人,广结善缘。(觉醒法师)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你们是最快乐的人

你们是最快乐的人

至於宇宙,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说的,这个宇宙的观念有多大呢?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广阔;有不可思、不可议无量的世界。在科学发展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可以印证佛陀的伟大。 世界...

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

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

不净观是佛教的一种修持观想行法。众生因为贪爱,于我、我所有上面,产生执着爱染,而生起种种痛苦,佛陀于是教导众生观想自他肉体充满屎、尿、涕、唾等肮脏之物,以减少对他身及自身的淫欲贪爱。如果能以不净观善...

星云大师:如何获得身心的健康

星云大师:如何获得身心的健康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个过程,人身体有了病痛懂得要找医生治疗,但是只是希求身体上的健康是不够的,还要求思想上、心理上的健康,才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怎样才能获得身心的健康呢? 一、要有正当的欲望:...

星云大师《为丈夫祈愿文》

星云大师《为丈夫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要诚心诚意地告诉您:小的时候,我在父母的呵护下逐渐长大;及至成年,我许配给现在的丈夫,和他生活在同一个屋檐底下。 请容弟子在此向您倾诉: 身为一个女人,和另外一个男人组织新的家庭...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

临死时现神通,才知道是地藏菩萨化身

临死时现神通,才知道是地藏菩萨化身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释迦牟尼佛摸地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