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弥勒佛出世前的所有众生都由地藏来教化

出自老法师《地藏经讲义》

【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

此地的善男子、善女人,跟前面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标准不相同,这是我们读这个经文,每一段经文里头的意思它标准不一样,这个地方的标准最低;在佛法当中种少善根,极少的善根。底下是比喻,“一毛”,毛是我们汗毛,正报里头最小,“一尘”,依报里头一粒微尘,一粒沙,“一渧”是一滴水,都是形容少。也就是说即使是在佛法当中,种这么少的善根,你也不能够遗弃他们,这是佛嘱咐地藏菩萨,我们深深相信地藏菩萨,决定是依教奉行,决定不会背弃世尊的付嘱。于是我们得大安慰,我们虽然善根不多,但是此地说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我们有,这一点都不假。我们在道场一称佛名,低头一拜,那就是种善根,地藏菩萨哪有不照顾的道理?地藏菩萨没有办法照顾,那就是我们遇恶缘又念念增长,这就没有法子;这是地藏菩萨无法照顾,地藏菩萨也会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听教诲。如果我们从这一点点善根能够念念增长,一定得菩萨护念,一定得菩萨加持,我们读诵研经会开悟,我们念佛功夫会得力,我们断恶不会感觉得很困难,都是佛菩萨加持我们。我们修善能生欢喜心,这些我们细细想想,何尝不是世尊在天宫对地藏菩萨的嘱咐?

佛灭度之后,地藏是代佛,佛灭度之后正法、像法、末法,在这三个法运时期他是代理佛,将来世尊法运在世间消失,一万二千年过去之后消失了,一直到弥勒菩萨下生示现成佛之前,这个时间很长,以我们世间来计算五十多亿年,众生很苦世间没有佛法,都要仰赖地藏菩萨来帮助,要靠地藏菩萨来教化,这是世尊在这个法会上对地藏菩萨的付托。地藏菩萨承担这个使命,一切诸佛菩萨都来协助地藏菩萨,都来帮助他,成就度众生这一桩好事,为什么诸佛如来、诸大菩萨都来协助地藏菩萨?因为诸佛菩萨对度化众生是共同的弘愿,任何一个人来主导,他们都非常乐意的来配合,决定没有嫉妒障碍,只有全心全力来成就,世法里头还常说成人之美,何况这桩事情就是诸佛菩萨本分的事情,哪有不尽心尽力去协助的道理?

凡夫知见不一样,凡夫是‘这是他做的,与我不相干’,这凡夫知见。我们要问他做这桩事情,是不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我们今天要做的是不是也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如果目的既然相同,那有什么分别?何必在这里分自分他,分自分他障碍事业。如果要晓得这桩事情是共同的愿望、共同的事业,自他就不二,他做跟自己做是一样,实在说他做,我们自己更应当欢喜,有人在做我们自己省心省力,我们从旁全心全力协助,就是圆满功德。所以诸佛菩萨的想法,跟凡夫的想法不一样,凡夫的想法:这个事情一定要属于我的,才肯认真去做,不是属于我的,那种热诚就减退。虽然佛教导我们随喜功德,随喜总不是圆满,这是凡夫错误的思想、错误观念,障碍了自己积功累德的机缘;不知道他的成就,就是自己圆满的成就,所以总是不能够尽心尽力去随喜。

归结到根源还是智慧不开,没有了解事实真相,所以还有分自分他,分自分他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没有能放下,这是造成积功累德修学上的重大障碍。正因为如此,所以诸佛菩萨极力的劝导我们要读诵大乘,道理在此地,教导我们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在哪里?大乘经教就是善知识,古来祖师大德这些注解就是善知识,我们常常读诵,时时体会,依教奉行,这是真正亲近佛菩萨,亲近善知识。现前知识之中,这个知识正如古德在注解里面所讲,‘知’是我们知道有这个人,闻名,闻名还没有见面叫知;‘识’是我认识他,曾经见过面,这叫识。凡是知与识,当然都是我们自己对他很羡慕、很尊敬的这些人,他有值得我们尊敬羡慕之处;在佛法里面这属于道业,他的道德学问,决不是他的财富、他的地位,不是这些,我们所羡慕的是道德学问。现前知识当中,他的德学与佛法相应,我们可以跟他学,如果他的德学跟经典所讲的不相应,我们对他应当是敬而远之。‘敬而远之’是我们尊敬他,远是不向他学习,不跟他学习,这叫远;不是有意躲得远远的,那就错了,那就没有敬意;不跟他学习,这是我们正确做人求学的态度。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业力决定往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杀生庆贺祝祷 反而增加恶业

杀生庆贺祝祷 反而增加恶业

过去有一个老修行,在山里头修行,他受这家人的三代供养,从他祖先祖父母时代供养,到他第三代的孙儿又供养。他不是经常的到他家取什么,只是取一点米回山里修行。 这次他又到他施主家里来取口粮的时候,正赶上人...

宣化上人:五浊恶世

宣化上人:五浊恶世

世界是一个万苦交煎的世界,也是万恶充满的世界,所以在《弥陀经》上才给它取个名字叫「五浊恶世」。这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叫五浊恶世。 怎么叫劫浊?就是这个时代很不清净,这个时代是一...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些帝王灭佛。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 第一次灭佛就是在北魏魏太武灭佛。 这个因缘也是很多了,当时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他的一个大臣叫崔浩。是他最先发起,劝...

活观音已经到你家去了

活观音已经到你家去了

有一只小青蛙,老是和妈妈唱反调,妈妈教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妈妈教他往西,他偏偏往东。有一天,青蛙妈妈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青蛙妈妈喜欢住在山上,不喜欢住在水边。因为小青蛙常和青蛙妈妈唱反调,所以青蛙妈妈交...

宣化上人:风水算命的看法

宣化上人:风水算命的看法

1、 问:一般都说,风水要好,大门入口处要掛镜子,屋内左边要有绿色植物,主人床上应掛两把剑,走道上应掛风铃,是否如此? 宣化上人答:(1) 镜者净也,净身出户,扫地出门,穷得乾净。镜者明也,明白事理,...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的品名: 入就是证入。 不思议,这是佛教一个常用的名词。但我们一定要思惟这个名词具有深刻的含义。我们众生都是会思惟,思就是我们的逻辑思维,心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