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行法师:弥勒菩萨成佛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与佛结

弥勒菩萨成佛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 与佛结缘者皆可解脱

据《弥勒菩萨下生经》记载,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道的三会说法。又称龙华会、弥勒三会,略称龙华。乃指佛陀入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坐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正等觉,前后分三次说法。昔时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

末法的众生,凡是在释迦牟尼佛佛法中结缘者,皆与弥勒菩萨结缘,将来龙华三会皆得授记作佛。但是龙华有三会,到底怎样分判呢?其因缘深大而胜者,则赴初会;其次则赴二会;其浅小而劣者则赴三会。

第一会

无论其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倘能于释迦牟尼佛佛法中起大乘正信心,修大乘六度正信行,则此生临终,必得上生兜率内院,亲近弥勒菩萨,依教奉行,将来亦随弥勒菩萨下生,闻法起行,而得初会正果。

第二会

众生在释迦牟尼佛佛法中亦能决定信心,皈依三宝,虽不发大乘心,修六度行,而因信仰决定,乐善好施,守持三皈五戒,由三皈而对佛教三宝起信仰心,而成为三宝弟子,由遵持五戒成为人类中有道德者,故虽不能赴胜妙的龙华初会,而于二会亦得闻法修行,超凡入圣。

第三会

在释迦牟尼佛佛法中,凡是与佛法稍生结缘者,如偶起一念善心、欢喜心,或合十、礼拜,或一称南无佛,乃至于游嬉中无意生关系者,如入寺瞻礼佛像、念一佛、颂半偈,无论其为见闻佛法僧三宝者;甚至或见三宝生不信心,不愿心,轻慢心者,亦由此而和佛法发生关系;若信不信,若敬不敬,凡在释迦佛法中生关系者,皆以为佛所付托与弥勒者,将来皆能赴龙华三会授记作佛。

若是出家佛弟子,即如释迦佛弟子而违背佛法,破坏佛法,毁谤佛法,造种种恶业,只要将来能闻弥勒菩萨名,或见三会说法,生一念欢喜心,往昔罪业皆悉冰消,而得证果解脱;是知龙华三会所度众生无量无数。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走近佛教》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⒈董子明居士,民国时期山东蓬莱人,学识渊博,曾经担任吴佩孚将军的顾问。 ⒉他晚年摒弃世俗事务,专心精勤念佛。曾担任青岛湛山寺佛教学校的教员,每天固定在他所住的寮房内念佛四万声。因怕有人打闲岔,他常...

宣化上人:万事忍为贵

宣化上人:万事忍为贵

修行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常乐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生菩提,生菩提就得解脱;得解脱就能任运自在、生死自在、智慧自在,总之,一切皆自在。这是修行人所必...

星云大师《四个问号》

星云大师《四个问号》

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在天气这样炎热的时候,大家舍弃了家里的冷气、电视、电冰箱的享受,不辞辛苦的来到佛光山参加佛学夏令营,首先要有一个为法而来,非为床座而来的认识! 为什么要来参加佛学夏令营...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动辄说某某人有修养,某某...

正净法师: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四)

正净法师: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四)

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 证净法师主讲(四)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 到这时候,心性无染了,对于这些境界上的东西,心不贪着,不缘、不取、不住、...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母亲的灵? 《诗经》的〈蓼莪篇〉说的:「哀哀父母」,我岂不就是那样的人吗?在生之时不能奉侍孝养,母亲命终又不能奔丧。纵然那天是我父母的寿辰,我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