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行法师:弥勒菩萨成佛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与佛结

弥勒菩萨成佛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 与佛结缘者皆可解脱

据《弥勒菩萨下生经》记载,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道的三会说法。又称龙华会、弥勒三会,略称龙华。乃指佛陀入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坐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正等觉,前后分三次说法。昔时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

末法的众生,凡是在释迦牟尼佛佛法中结缘者,皆与弥勒菩萨结缘,将来龙华三会皆得授记作佛。但是龙华有三会,到底怎样分判呢?其因缘深大而胜者,则赴初会;其次则赴二会;其浅小而劣者则赴三会。

第一会

无论其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倘能于释迦牟尼佛佛法中起大乘正信心,修大乘六度正信行,则此生临终,必得上生兜率内院,亲近弥勒菩萨,依教奉行,将来亦随弥勒菩萨下生,闻法起行,而得初会正果。

第二会

众生在释迦牟尼佛佛法中亦能决定信心,皈依三宝,虽不发大乘心,修六度行,而因信仰决定,乐善好施,守持三皈五戒,由三皈而对佛教三宝起信仰心,而成为三宝弟子,由遵持五戒成为人类中有道德者,故虽不能赴胜妙的龙华初会,而于二会亦得闻法修行,超凡入圣。

第三会

在释迦牟尼佛佛法中,凡是与佛法稍生结缘者,如偶起一念善心、欢喜心,或合十、礼拜,或一称南无佛,乃至于游嬉中无意生关系者,如入寺瞻礼佛像、念一佛、颂半偈,无论其为见闻佛法僧三宝者;甚至或见三宝生不信心,不愿心,轻慢心者,亦由此而和佛法发生关系;若信不信,若敬不敬,凡在释迦佛法中生关系者,皆以为佛所付托与弥勒者,将来皆能赴龙华三会授记作佛。

若是出家佛弟子,即如释迦佛弟子而违背佛法,破坏佛法,毁谤佛法,造种种恶业,只要将来能闻弥勒菩萨名,或见三会说法,生一念欢喜心,往昔罪业皆悉冰消,而得证果解脱;是知龙华三会所度众生无量无数。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走近佛教》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看破五浊恶世,生发厌离心

看破五浊恶世,生发厌离心

进一步谈五浊恶世这种是为甚难。而且,特别谈到五种决定。在这个五浊恶世,我们一定受这个五浊恶世的制约。前面谈到:五浊恶世,你不是修念佛法门必定不能度。这里进一步谈到:不能度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而靠念佛能...

女人八条绳子就把男人捆住了

女人八条绳子就把男人捆住了

你们看过《西厢记》、《红楼梦》没有?男女害相思病的时候,茶不思、饭不想,你们大概没有这种专情的经验。现在男女年轻人之间,情都不专,好像蛮解脱的;不是解脱,是无情。你不要把男女之爱的情,看成坏的情,像...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悉是堕落之因。 汝母守节抚孤,受苦多年,实为今日修持净业求生西方之基。今既母子同皈依,又须令家中...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集

第十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诸位同修,《地藏经》我们学习到第三品。上一堂课,报告到,...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书二】十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救民之急务,任汝智巧道...

逃不掉的因果

逃不掉的因果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运落因果。少年就想住茅篷,放下万缘,偷安度日,结果还是放不下,逃不掉因果。庚子年随光绪皇帝到陕西,嫌市朝太烦,故第二次又上终南,到嘉五台结庐,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