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4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14) ◎ 印海 著 最后有一问题,为何一切最后身补处菩萨,都要先升兜率陀天然后再来人间成佛?有关此一解答,以智度论所说颇为详确。智论第三十八卷说:“无色界中无形,不得说法故。色界中虽有色身可为说法,而染禅味,不能大利益众生故。下三欲天(四王、忉利、夜摩)深厚结使故。上二天(化乐、他化)结使厚而心软不利故。故第四天结使薄心软利故。菩萨于中住也。又若从人成佛者,人则起慢,诸天不信。若从人生天成佛者,不得教化人故,故唯从兜率耳”。此是说明弥勒上升欲界第四天之主要原因。 丁二 别说 戊一 广详 己一 诸天造外宫殿 尔时、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万亿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蜜,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故,以天福力造作宫殿。 以上总答文中,只说明弥勒后生所去的处所,以下详说兜率天宫清净庄严。 净土有十方净土,兜率净土或称弥勒净土,为天国之净化,其依报之庄严与十方净土并无二样。十方清净庄严净土无不是佛,菩萨过去生中福慧善业所感,作为摄受十方众生修学佛法的理想乐园。本经说由三种大力,或由天子或由天神之力量创造了兜率净土。其实,均由弥勒菩萨过去殊胜出世善根所感召,而有如此严丽校饰之胜妙报土!最初先由五百万亿天子造外众宝宫殿,次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造善法堂,后又由五位大神庄严内外二院种种严饰。此中兜率清净庄严依报,说由诸天子,大神所造,不是自然而有,这显示了知足天之福德不同于其他诸天。依报若由他人、诸天、天神所作,则诸天生起敬重之心,进而也能发愿修福集因。亦如人王之宫殿辉煌华丽,内苑楼阁亭榭之美妙,不说自己过去福报,而说由国库拨款,人力所成,同一道理。 欲界诸天,其天国制度亦如人间政府行政之实施,有总领的天主,亦有无数天子天女为他所统治。当时有五百万亿天子所修布施善因,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并以天福力量,建造宫殿。诸天子因弥勒菩萨尽此一生必定成佛,若能布施,福田最胜。以布施为因,发愿相助为缘,加之、天之福力。有此因缘二力,天福旁资,变作天宫。此五百万亿天子,若约法说,以弥勒过去身中,因修信、进、念、定、慧五根因缘,现今内证内院法乐,以五根为主,修余六度万行,资此五根,因此,外感得五百万亿天子为造华丽宫殿。 或者说此五百万亿诸天子是由菩萨之所变化,预先庄严报土。据实而言,菩萨具修十善,而受天福。又以布施殊胜,故先说布施度。 一生补处菩萨的名义,根据玄奘法师解说:菩萨命终后,上生兜率天,过多数死生,还生彼天,最后死而生人间方得成佛,名为一生补处。今有怀疑者,生在彼天既有众多生死,为何称为一生补处?若依小乘解说,菩萨虽在兜率天中有众多死生,而降生到阎浮提世界,只有一生即能成佛,故名一生,并不说天中一生,名一生补处。依大乘义有三种解说:一、天身名为一生,生到人间名为后身,故又称最后身菩萨。如大般若经第七说:“一生所系,睹史天菩萨。”二、人身名为一生,更受人生方成佛。如解说经说:“观音、文殊名一生补处。”三、人天多身,合为一生,如极七反(天上人间往来七次)。但此中以第一所说比较合理,以一生在天上,最后身到人间成佛。称为一生补处菩萨。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解、融化。然后断爱欲,年老之人要断爱欲。这是保养身体、得到身体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这一点,印光大师曾经在《寿康宝... 佛教有一句古训: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若以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将相是豪杰的型范,大丈夫是圣贤的型范,豪杰是凭气势而成,圣贤则禀气质而成,圣贤的气质能涵容豪杰的气势,豪杰的气势中则未必就有圣贤的... 原文: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消灭,则心归于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妄...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同样会遇到生病的问题。下面学习印光大师的相关开示,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疾病。 一、把握净土法门宗旨 作为念佛人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是信愿念佛求生极乐... 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根据佛教的说法,这和个人业力有密切的关系。业力这个观念是指我们在过去无量世(也可以说是无始)以来,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种种行为(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和心理的行为),所造成的一...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多处提到,富贵人学道难,女人学道难。富贵人骄慢奢侈,待人接物很难谦卑自牧,要放下攀缘心,虚心求道,很不容易。女人则执着自己的容貌,常常心怀妒忌。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