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0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40)

◎ 印海 著
 
庚四 天赞

百千天子,作天伎乐,持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其上。

一俟修持兜率行者上生,当时天上的天人为了祝贺上生者的来临,大家集聚一处,奏起天乐,跳舞迎接。天乐是一种殊胜微妙音乐,其音悦耳,令心清净、安定。众多天人各人持曼陀罗华,此花白色,译云适意华,见之令心喜悦、畅怀!有大小二类,小者名曼陀罗花,大者名摩诃曼陀罗华,将此小白花和大白花散于上生者的身上,表示无限的祝福!根据法华经说:行者必须对佛法已有甚深胜解,证得十住的行者,开佛知见,才能感召天人散洒曼陀罗华。进一步由胜解而修行,证得十行位行者,能够修持甚深佛法,对佛法有所启示,示佛知见,得到天子的散洒摩诃曼陀罗华。总之,天人有大福报,但往生彼天者亦需对弥勒法门已有深切信愿和修持,方能生彼内院。

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阎浮提广修福业来生此处。

此是众天子们以口业赞叹上生行者。善哉是说:很好!很好!上生的善男子,你们已经在娑婆世界的释迦世尊法中广修诸多福业,如布施三宝,持戒功德,忍辱,精进诸善法,现在能够感召上天之胜果,非常难得,值得欣慰!

此处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弥勒,汝当归依!”

此是劝请归依。诸天子劝告新上生者说:“此处名曰兜率天,天主名曰弥勒,应当归依”。兜率此云知足,其他诸天享受天福五欲之乐,无有满足,唯有生此天的天众,由于有福慧,又有菩萨的法化,故能满足五欲,而无贪欲,因此不耽著于生死。此天中内院又有法主弥勒菩萨,慈心广大,悲愍一切,应当归投依靠,闻法除疑,将来龙华三会,早得授记。

庚五 生彼利益

应声即礼,礼已,谛观眉间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

上品上生者一俟皈依菩萨后即能获得皈依灭罪之利益。上生行者听到诸天子的劝请皈依,当下就毫无怀疑地虔诚礼拜,礼毕,仔细用心地观察弥勒菩萨两眉之间所放的白毫相光。眉间白毫相光是菩萨的第三十一相,白如雪珂,此光由两眉之间放射出,表示菩萨智慧,不执空、有,断、常,一、异等二边,契合中道。上生者一方面由于修行六事、观像、持名、信、愿、行具足故得生天。同时,今得亲见弥勒菩萨白毫相光,仗菩萨威力加被,无始罪障,皆得顿除,如同千年暗室,只要灯光一照,顿时朗耀无遗。因能破除我见,分别我执,不起贪痴、即不造罪,当下知见正确,断诸疑根,依法修行,痛改前非,罪障从此消除。有人问:佛具有三十二相,随观一相,均能灭罪,何以偏说白毫相?答:白毫相光是由诸功德而成。如大集经第三十七卷说:“一切众生三世功德及声闻,缘觉所有功德。佛始成时,成熟一毛孔功德,如是展转三十二相聚集百倍,成如来眉间白毫相故”。由此证明白毫相的功德最大,并且容易谛观,所以约偏胜而说。同时,说超越九十亿劫罪,或者不止此数,随观者心胜劣不同,多劫少劫亦不决定,今是随宜而说。

是时菩萨随其宿缘,为说妙法,令其坚固不退转于无上道心。

此约闻法获得利益说,即于此时弥勒菩萨以宿命通力,说明行者过去生中种种宿缘,令知因识果,佛即随其根机而说应机妙法,使其不退,信心坚固,随各人的位次,成就无上道心。诸佛出世因缘,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释尊如此,弥勒菩萨为释尊补处佛位,当然,同佛悲愿,希望每一众生皆能坚固无上道心,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将来下生时三会说法,亦使每人皆要成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慈悲的生活》

海涛法师《慈悲的生活》

如果你静心伫立街头片刻,你会发现擦身而过的每一个人,看起来都非常忙碌!忙着去吃饭、忙着工作、忙着赚钱。看到众生如此,我们要生起最大的慈悲心,愿每个忙碌都有好的意义,都能够创造出未来的快乐;如果忙碌只是...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9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9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9:舍利出诸珍宝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慈悲众利益,神奇珍宝出。累功积德弘大乘,...

星云大师《就业工作祈愿文》

星云大师《就业工作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以万分欢喜的心情,告诉您一个好消息: 「我即将就业工作了。」因为佛陀您给予我的好因好缘,因为佛陀您教训我的好理好法,所以,我在很多的善缘成就之下,我就业工作了。 感谢主管给我的机...

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第一句箴言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强求 世人遭遇的种种苦,其形成的原因,不外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这一切都起因于我们心中有了种种分别、执着、妄想,因此才会迷...

人生的四点箴言

人生的四点箴言

朋友的可贵,在于能够相互劝善规过,所谓以苦口为良药,救自救他;以良言为针砭,利己利人。做人很多时候需要善知识好友的提携、指导,如孟郊的 劝友诗说:人生静躁殊,莫厌相箴规。别人的忠言劝谏之外,能够从生...

念佛念经时流泪是好是坏

念佛念经时流泪是好是坏

原文: 念佛发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令如是,必著悲魔。悲魔既著,终日悲痛,或至痛死。此种皆由不善用心所致。《文钞》之《复刘慧焯居士书》 当念佛时,愍彼苦恼众生,心酸泪流,系善根发现。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