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8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8)

◎ 印海 著
 
丁二 详说往生修行法门
   戊一 别明三品往生
己一 弟子修六事上品生
 庚一 修行

我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华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

在正报庄严一大科中,正说弥勒菩萨内果种种殊胜,此下第二大科说明发愿上生内院诸行者如何修行兜率净土资粮。净土法门,多以九类品位来叙述上生的等级差别。本经亦以上、中、下三品的不同来设立往生的品位高下。换言之,所修的功德大、多,品位自然高上。不过本经约所修的人有三类,(所修的法门不同,故列为上、中、下三品。)第一类是菩萨根性者:从初发心,经过胜解行地至第九地远行地菩萨,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或者为了闻法,种诸善根,彼等发愿往生兜率陀天。此一类大心众生所修之因,本经称为六事行法。第一持戒行:行者能坚持清净戒行,行住坐卧四威仪皆能如法,尤其身口律仪,有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将生活纳于正轨,不但保持人身不失,进而才能生天。第二敬塔行:佛塔是供养佛陀的舍利,佛教的寺庙,供奉佛像,无论是扫塔、洗地,修饰塔寺能使清净庄严,卫护道场,使人见之能生恭敬心,清净心,欢喜心,自己定能增长福业。第三供养行:以种种名香,妙花供养三宝,或以衣、食、卧具、医药供养僧众,是福田中之敬田,亦获无量福报。以上三种福行属于戒行,第一,是止恶戒,或说是止持。次二是作善行,或说是作持,或可说为舍施因,如扫塔、涂地、香花供养。若发愿欲生,即得往生。又第一是防非因,即于四威仪中,恒常安住如法律仪中。第四等持行:经说修行众三昧,行众三昧,三昧很多,世间定有四禅八定,佛教加一灭尽定为九次第定,这是从凡入圣必经过程,但此处不一定要修如此高深禅定,只要心内无妄想,无烦恼困扰。如看经,念佛,久之自然获得内心清净安定,所以凡夫修闻、思、修诸行门,圣者能入正受,随各所得三昧正受。行众三昧又名离散行,因离诸散乱之心。三昧又称三摩地,或正定,能使心念专一,或念佛观像,发愿皆得往生。由于三昧定力,获得正受,凡夫向外贪求五欲,有顺逆之境,就有苦乐感受,行者修内观,不随境转,内心始终保持轻安、法喜、无烦恼困扰,纯一无杂,安定自在,名等持行。第五诵经行:即诵持经文,思维经义,多闻熏习,启发慧业。第六读经行:读经,念经,或大声朗诵,或默念,随文观义,皆能引发智慧。法华经中有十法行,书写,受持,读诵,演说,听讲,礼拜,流通等,今举偏胜而说读诵。知道经义,则能知善恶、邪正、是非。此处约读诵弥勒三经说,能知兜率内院依、正庄严修持方法,则能增长信心、智慧,愿力。在修行中只要能读诵经典,称念弥勒名号,以此增益信心愿力亦得往生。此中若能修六行或五行,为上上品生因,或修三、四行,为上中品生因,若修一、二行,为上下品生因。约所修满分、多分、少分的不同,则有九品的差别。

庚二 发愿

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

发愿是将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于兜率净土,其实一切净土皆重于信愿。如是等人是指上面修六事行法的人,要以至诚恳切之心发愿回向才得往生。但是修兜率净土法门,不同小乘声闻行者,克期断诸烦恼结缚,了脱生死。所以说虽然尚是凡夫境界,具诸结使,但是只要修此六事法行,犹如得神用广大的六经神通,如同圣贤一样,自在往生。

神是不可思议,通是自在无碍。佛教说有六通,外道只有五通,缺少漏尽通。神通有修得,报得二类,前者由修禅定而得,后者由生天后,自然获得这一殊胜根用。普通凡夫肉眼,见明不见暗,见近不见远,见外不见里,见著不见微,见粗不见细。俗说隔一张纸,眼即不能见。可是天眼通是一种特殊微细四大净色所造,经过修练光明观的眼根,见明亦见暗,见近亦见远,乃至著、微、细、粗、小、大无有不见。凡夫肉耳,所听声音,只能听近不听远,听大不听细,但是具有天耳通者,能听千里以外之声,这需要修练靜定功夫。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楞伽经大纲》节录

慧律法师《楞伽经大纲》节录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义工,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星期天,义工大会。讲堂落成到现在,这十几年来,诸位护法居士大德,都尽心尽力的来参与,师父非常的感念,非常的感恩。诸位今天来这里开会,我们讲一些...

星云大师《如何安排生活》

星云大师《如何安排生活》

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来!无论怎样的忙,要紧的是,不要因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有人说,忙是福气,忙的日子比较好过。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义,有些人太为自己忙,不知道为别人忙...

海涛法师《关于烟供与施食的问答》

海涛法师《关于烟供与施食的问答》

1.布施三恶道鬼神、地狱道的众生,他们能够得到吗? 答:一定没问题,各位要有信心,出家人每天晚上放蒙山,会念〈破地狱咒〉、〈普召请〉,请地狱道的众生来,念〈灭定业真言〉消灭地狱业,念〈灭业障咒〉请观音...

星云大师《祸兮福兮》

星云大师《祸兮福兮》

人之一生,所有遭遇,有的时候是福,有的时候是祸。总之,人生不是福,就是祸;不是祸,便是福。 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每一个人莫不希望求福远祸。但是,祸福都有缘由,所谓祸福有因,自作自受;一切祸福,...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的常识,我们还是要了解。十种拯救众生的智力,这个力就是不为他所破坏,具有决定的功能。阿弥陀佛有无量的力,这里就概述为十种力。我们了解十种力,一方面对...

这个手在生死深渊里面垂了十劫

这个手在生死深渊里面垂了十劫

古人画《接引图》,我们注意到,特别是唐代和宋代一些《接引图》,一看那个样子,真的是很有宗教情怀。那个往生者坐在那里的时候,观音势至托着大莲华,然后这个众生的神识也好像一个小的样子,那个神识就到莲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