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大和尚:这样东西只有富贵之人才配得到

有人性这一面的存在不是错,错的是我们虚伪地去掩盖,不能面对它。

过去佛法不在民间流传,只在皇室、贵族、士大夫这一级别中传播。你什么时候达到士大夫这一阶层,你才能闻到佛法,才配学佛。难道佛法就这么自私、狭隘,只为士大夫这个级别的人服务,士大夫以下级别的人就不配学佛吗?

是的,没错,学佛是贵族的专利。用现在的话来讲,你不是大学以上的学历就不配学佛。你所谓的“学佛”都是歪门邪道,都是迷信,都是邪知邪见。你以为你学的是佛啊?那都是“泛佛教”、“相似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你做梦都梦不到,就算告诉你,你也接受不了。

你只有从社会最底层通过摸爬滚打,通过学习、历练,通过你的努力、成长,达到士大夫这一级别了,你的智慧才能打开,你才能进入社会的上层,才能真正理解何为佛法。就像达摩祖师告诉梁武帝的那样:旷劫无上大法,非小根小智者所能得也。只有当你具备了智慧,有了根器,才配学佛。

既然这样,为什么佛法现在却成了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社会底层的保护伞呢?你看,信佛的,很多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低素质的人。社会上的精英很多都不信佛,不吃斋,但他们的言行举止、心态、做事风格、处事方式都符合佛教的精神,符合佛教真正的核心思想,符合佛教的宗旨和教义。

虽然我们穿着袈裟,每天念“阿弥陀佛”,每天烧香拜佛,但我们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都不符合佛教的核心思想,甚至是违背佛教的。你们还记得释迦牟尼佛开悟以后首先讲的是什么法吗?

答: 《华严经》

师:可是有几个人听得懂呢?有几个人相信呢?又有几个人追随他呢?最后他成了孤家寡人一个!老人家没办法了,不得不从那个台阶上往下降,降到下一个台阶。他知道他讲的不是佛法,他讲的是泛佛法、相似佛法,可是大家喜欢听啊。然后他从这个台阶再降到下一个台阶,追随他的,相信他的,拥护他的人更多了。于是就成了今天这个局面:人人学佛非学佛,佛在人间人不学!

别以为站在我们目前这个台阶上就可以学习佛法。有一点智慧的人都知道,在这个台阶上学的不是佛法,上面那个台阶学的才是佛法。只有极少极少数的人知道,最上面那个台阶的才是真正的佛法,佛的思想,佛要表达的东西,那才是佛的本意。

佛法不破坏道,不违背道,遵循道。佛法到任何地方,都不会叫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可是现在学佛的倒好,见一个人叫一个人改行,见一个人叫一个人吃素,见一个人叫一个人念佛,以为这就是学佛了!好像你学佛就比别人高一等,别人不学佛就比你低一等!什么是佛法?难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就是佛法?既然这样,什么是“诸恶”,什么是“众善”,你知道吗?

修行人应该把握现在,计划未来。计划好了就把它放下,不要去管它,只要把握好当下就行了。当下把握好了,未来就会成功。未来是你的方向。当下是你的基础。

我们倒好,天天都在计划未来,却不抓住现在,不把握当下。我们所谓的“未来”,就像空有和尚当年骂我的那样:痴心妄想!当时把我骂得六神无主,直到今天,他的声音还在我耳边震荡。所以我很感恩他。他的话对我犹如几记重重的耳光,至今还响在耳边,痛在心里。

我们每天都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端正自己的身心。发现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马上就要纠正。别人说你的缺点,你不要反抗,不要辩护。辩护就是在掩盖你的缺点,说明你的内心极其脆弱。我说出你的缺点,你为什么要辩护,要解释,要掩盖呢?

你解释不正是你内心脆弱的证明吗?你承认有缺点又怎么样?当你真的承认你有这方面的缺点时,它已经不存在了,你已经超越了。你解释,辩护,正是你的我执在作怪,在显现。

你没有缺点,不能说明你的道德、人品、心理素质就好。恰恰相反,你有缺点,你敢承认它,面对它,这才说明你的道德水平过关。你所说所做的违背了你的人性,那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非常人性化的,是以人为本的。

现在我们整个社会都在追求人性化。你的言行举止违背了人性,这还叫做人,还叫做法,还叫做道吗?你只要有肉身和六根的存在,就有人性的一面。尽管你有佛性、神性的一面,但你仍逃脱不了人性的一面。有人性这一面的存在不是错,错的是我们虚伪地去掩盖,不能面对它。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出,怅然而去。寻归回龙,兹又一月余矣。因数子相劝,欲讲《法华》,特到杭请经,因得致书于足下。 居士造桥事毕,可谓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无倦,一...

为什么这么用功还会生病

为什么这么用功还会生病

有病,你怎么样对待病?当然我们要看、要治、要吃药。为什么你害病?为什么你常害病?说四大不调,饮食吃错了,伤风感冒,衣服穿得不好。是这样一回事吗?不错,现象上是这么回事。 究竟怎么回事呢?你过去杀业很...

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无量无边的意思

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无量无边的意思

人类语言中最好的一句话便是大家都听过的阿弥陀佛,有的人一听到就很想笑,学电视回答说:善哉!善哉!有的人听到即很烦恼的说:啊!我又还没有死,您怎么给念阿弥陀佛!他以为阿弥陀佛是人死去,师父为人超度才念...

印光大师:必须常垂训诲,令诸子女知世间道理,知

印光大师:必须常垂训诲,令诸子女知世间道理,知

昨接手书,知又得麟儿。喜甚。书中所说皆有道理。张奂伯教子女之事,乃知体而不知用,不可全取为法。至于幼时,又须以因果报应之事与净土法门之利益,于学堂回时谆谆训诲。则...

别浪费生命在没意义的事情上

别浪费生命在没意义的事情上

我们要把握生命的有限性,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生命的量,而是指生命的质;我们净化了多少?慈悲了多少?觉性增长了多少?这才是我们生命的重点。生命的深度,要比生命的长度来的重要。 所以千万不要一直说,我做...

药师山·紫虚居士:慈悲喜舍的意义与修习方法

药师山·紫虚居士:慈悲喜舍的意义与修习方法

慈悲喜舍的意义与修习方法 药师山紫虚居士 摘要: 本文叙述慈悲喜舍四种心的意义与修习方法,慈是仁慈、慈祥之意,在菩萨道上它的意义是「给乐」。悲是令人痛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