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无论研究哪部经典,知道这一点,这是最

研究佛法,要相信义理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我们研究佛法,要相信义理。义理圆满,就是佛说;义理不圆满,就是魔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法,不要研究哪句经文是佛说的,哪句经文是弟子说的。

孟子曾经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书经》上的记载:“武王伐纣,血流漂杵。”武王伐纣,是智人伐不智人,哪有血流漂杵这种事!所以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可以这样说:“尽信经,则不如无经。”

每部经典中,最重要的义理,只有一点点。能把重要的义理记在脑海里,就够用了。无论哪部经典,都有它的价值,它的重要性,只要知道重要性,那是最要紧的,不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俗语说:“贪多嚼不烂”,食古不化,无有用处。

佛将入涅槃的时候,有弟子问佛:“世尊,你说那些经典,怎么办呢?”佛说:“我连一个字也没有说过,从什么地方来的经典?”

佛说法四十九年,有三百余会,怎能说没有说一个字呢?那么,佛是不是在打妄语?不是的!这个意思,就是教人不要执著在经典上,告诉人要扫一切法,要离一切相,不着一切相。

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 浅释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无相念佛非业力凡夫境界

大安法师:无相念佛非业力凡夫境界

无相念佛非业力凡夫境界 所谓无相念佛等于是实相念佛,实相才无相,无相又无不相。业力凡夫没有能力做到实相念佛,实相念佛等于宗门下的参禅。提出无相念佛概念的人不了...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且说佛陀灭后,后世不见报身真佛。那时优填王因思念佛陀,就用旃檀香造佛像,视同真佛供养,为佛像肇始,为后人带来忆念追思之需。《圆觉经》说:若复灭后,...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于修持,以致无正知见者,各怀驱僧夺产之念。然以世乱日亟,有心人各群起而学佛,尚不致于受大困厄。我同袍当念为佛弟子,当宏佛化,教化众生,为世津梁,报佛恩德。若自...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一、建立婚姻的共识 我们讲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从你们两个结婚开始,就是一个佛教家庭。如何建立佛教的家庭呢?首先需要建立婚姻的共识。婚姻的共识是关怀、是互敬、是礼让、是互为同修菩萨,互为善友,彼此相互...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生起皈依信崇之正信。故其第一步,须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在中国旧俗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其实佛与神迥不相同!在寻常所敬之神鬼或祖先,若天地山川渎岳草...

妙莲老和尚《要为后代培福慧》

妙莲老和尚《要为后代培福慧》

一、闲来多为不急忙 古人有句话说:病中方知身是苦,闲来多为他人忙。对这下半句,我内心有些感叹;闲时我们真为他人忙,那也是应该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可是闲来多为他人忙,话是说的这样动听,其实说来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