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华严经》和《法华经》的奥秘

《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

但宜尊重《华严》,不可小视余经。

以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经体故。

《华严》之大,以其称性直谈界外大法,不摄二乘等故。

《法华》之妙,在于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处故。

台宗谓《法华》纯圆独妙,《华严》犹兼乎权。(即指住、行、向、地、等觉而言)

然佛于《法华》赞《法华》为经王,于《华严》亦然。岂后世宏经者,必须决定于五大部,分出此高彼下,

不许经经偏赞乎。修禅宗者赞禅宗,修净土者赞净土。

不如是,不能生人正信,起人景仰。但宜善会其义,不可以词害意。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 佛菩萨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 佛菩萨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 佛菩萨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 佛菩萨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净土在人间》

圣严法师《净土在人间》

大家一向认为,净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国,例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以及许多佛陀所介绍的他方无量无数的诸佛世界。其实,也有经典说到,净土就在人间。在信仰中,须弥山的北方,有一个郁单越;以及当...

传喜法师:佛教之力和谐社会

传喜法师:佛教之力和谐社会

佛教在这个人间不是八十年、八百年、一千八百年,而是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佛教被我们整个人类的实践证明它是千真万确的,它是救苦救难的。 每一个生命从小孩子诞生到老都有很多的迷惑,内有烦外有恼,加在一起...

只要往生极乐,所有的愿都能实现

只要往生极乐,所有的愿都能实现

天亲菩萨在作《往生论》的时候,谈到一切十方的众生,包括菩萨,如果满足往生西方净土一愿,就等于满足一切大愿。我们的愿很多,但是在这个世间不一定能实施,但只要抓住一个愿,就卯足劲来专志实现这个愿。 只要...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说:自己有好处,给人家讲讲说说也有好处,不会用功的也会用功了,会用功的就更会用功了。所以我也说说,也有听过的,也有没听过的。听过的随意,没听过的也应...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咒自己》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咒自己》

有位先生在事业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念完<准提咒>二十万遍后,问题一定会解决。 结果几天后他问我:「师父!我已经念了<准提咒>四十万遍,问题还没有解...

理净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关系

理净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关系

善士问:佛教如何看待子女?理净法师答: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子欠父债。当然,这种业缘有善也有恶,如果是吃斋修善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