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简略的思想与修学方法之正

真正的佛法无论是禅宗与淨土宗,特别是禅宗,讲究的是正法眼藏,这是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一会上的密印,从此以后相传至今,这是佛教的特质,就如同《金刚经》中,佛陀所展现的跟所有普罗大众都一样,日出持钵,日没安居默守,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该上厕所洗澡就上厕所洗澡,从这裡可以了解,佛所着重的并非在神通。就如同儒教的教主孔子所强调的伦理与道德,但不谈论生死问题,古时很多禅师一有神通立马破斥,深觉神通是障碍修行与悟道的本源,也如同庞蕴居士所说的,真正的神通便是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与挑水和砍柴之间,神通示现其实是每一修行人过程之中偶发的现象,不必追求,也无须规避,用平常心对待就可以。

当今许多研究科学与医学的人对佛学颇有意见,认为没有任何证据可言,为何要信?要知道世间一切诸法都有穷处,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灵性之中,有一个东西是生生世世到你悟道之间永无止尽的,那便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例外,都有佛性,我便是现成佛的象徵,你们都是尚未成佛的众生,我本元自心清淨,倘若可以识得自心,一定可以成佛。」

我们的佛性所代表的就是绝对,就像《华严经》裡面所说的,充塞于整个法界之中,佛陀所讲的佛性,用白话的解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本有的那一片真心,不论你投胎至任何一处,它那灵明不昧的佛性是永不更改的。佛性指的就是我们的灵魂所在处,现代心理学家所说的潜意识,它的妙用归纳起来,就是佛家所说的每个人潜在的见闻觉知,以及通达六尘的眼、耳、鼻、舌、身、意,因为有这些功能的缘故,所以后来学者又把它分为污染缘和清淨缘。所谓污染缘就是我们人因受内外干扰之下所产生的一切好的想法、不好的念头,人与人之间的是是非非,以及自身所喜欢与瞋恨的,自己的快乐和欲望,心中所有一切的想法和念头,因为自他接触互动的缘故,所产生的一切烦恼,像这些我们都可以说是很容易因为内在的念头和外在的接触所产生的污染。至于淨缘其实是每一个众生本自具有的,后来因为受到眼睛所看、耳朵所听、鼻子所闻、身体所接触到的冷热和感觉,所以渐渐地便从淨缘反成染缘。因此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开悟见性,打破无始无明,亲见佛性,转污为淨,转识成智,但是因为每个人往昔所种福慧资粮不同,因此所得的智慧根器就有不同,所以佛便用祂的方便善巧三转法轮,众生凭自己的根器和喜好,修学小乘、大乘和金刚乘。简单的讲,小乘的修法就是淨化六根,把无明断除清淨,修学十二因缘和四谛,而大乘的思想,反而是利用眼、耳、鼻、舌、身、意,六度万行、福慧双修的方式来自利利他,至于最上一路的禅宗和九乘的顶严金剛乘,就非得要上上根器和具足世间资粮福田的人,才有办法修学。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朝山祈愿文》

星云大师《朝山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钟声划破寂静的天空,木鱼和着梵唱的音声,我们今天怀着恳切的心情,来朝拜您的圣容,来礼敬您的金身。 我们一心一意的称念圣号,我们五体投地的顶礼佛足。 顿时,把杂念妄想抛在脑后,顿时,把...

以上十事,都是做人失败的原因

以上十事,都是做人失败的原因

朋友好心对我们说:你做人非常失败,我们听了不必生气,应该自我检讨:我做人是成功呢?是失败呢?甚至失败在那里呢?以下兹举做人十败,提供参考: 一、爱慕虚荣者败 一个人好爱慕虚荣,例如:一再诉说自己过去...

背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望很简单

背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望很简单

背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望很简单,然后常常去做,有空多读读《华严经》,非常好。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

母亲信佛念佛,子女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好处!

母亲信佛念佛,子女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好处!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

虚云老和尚《用功的入门方法》

虚云老和尚《用功的入门方法》

1. 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 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佩服一个人,然而他对印光大师却是佩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