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是《华严经》

华严宗最为发达时,是在唐朝,当时以清凉澄观国师为代表。其实佛教能在中国发扬光大,并且一直超越本土的道教和儒教,靠的就是这部《华严经》。可以说,《华严经》是佛陀留给全世界人民最伟大的灵性遗产。

要知道,佛教进来中国,真正在中国有一席之地的,不是佛教的般若智慧的理论,而是《华严经》的思想。我们一般都以佛教为智慧,佛法为智慧,但确切来讲,中国人在使用智慧上,用的更多的,是道家的智慧。当然也有用般若的智慧,可是用起来好像没有道家智慧那么好用。

所以我们对空啊,无常啊,苦啊,这些其实有体会,可中国这个民族就比较特殊。为什么?可能是神州的缘故,中国一直物产丰富,生活富裕,偶尔来了战争,过不久又和平。这个优越的环境,决定了我们不热衷于佛陀的苦集灭道等思想。

但如果在印度,你想看,印度环境条件很差,人们短命,又热,在那个恶劣环境中,你只能思维苦集灭道。因为实在太苦了嘛。所以印度是苦的文化,这跟地理有关。所以我们祖师,在吸收苦的文化上,其实吸收的不多。但却把一个真正的大乘文化给吸收进来了,这就是《华严经》。

《华严经》一下子让中国人的思维丰富了,壮观了非常多。要知道,中国古人就爱好壮观。比如庄子,讲一棵树,就三千年为春,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这个时间观念上,就很长了。在长度上,讲一只鸟,扶摇而上,就九万里,这也是很壮观的。但怎么壮观,都是外在宇宙观的壮观。而内在生命灵性的壮观,这就是《华严经》告诉我们的。

比如你会发现,人会修成像佛一样的庄严。这个是很大的启发。中国古人修道,顶多修成了盘古开天辟地,和天地合为一体。但《华严经》来了,突然说,我们可以修成一个庄严的佛的相好出来。那不得了了,这不仅是修到和天地合为一体,还是变成神仙一样的了。而是《华严经》给我们灵性带来了非常庄严的部分,就是告诉我们,生命的灵性该努力的方向。

所以真正来讲,佛法对中国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华严经》。这个是灵性上的佛陀,庄严。所以禅宗就讲,每个人都能成佛,就是能成就和佛陀一样的庄严。百丈怀海讲,修行以念佛为稳当。这个念佛也不是念阿弥陀佛为稳当。而是要念佛的百千相好庄严为稳当。为什么要念佛陀的相好庄严为稳当,就是告诉你不要修偏了,一旦偏了,可能就不是佛陀的相好庄严,而是修出了外道,妖怪一样的形状出来,那就不稳当了。

所以《华严经》是佛陀对中国最大的贡献,这就是一个目标。至于怎么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平常要修的,用各种方法来修,广设方便来修。在印度修行,就天天讲苦,那汉地佛教,很少讲苦,这也是受《华严经》的影响。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

海涛法师《放生手册》

海涛法师《放生手册》

序 所有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我们也要爱护一切生命,爱心是世界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导我们,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代表一切宇宙,也代表一切法。 中华护生协会诚挚邀...

圣严法师:识人识己识进退

圣严法师:识人识己识进退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真地想进就进,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不完全掌控在自己一个人手上,所以,要进要退之前,都得先识己识人,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前进或者后退。...

传喜法师《金光明最胜王经》一二卷大意

传喜法师《金光明最胜王经》一二卷大意

《金光明最胜王经》,我们读了两卷,前面这两卷的大意你们有没有读懂?为什么这部经称为经中之王呢?因为一开始,佛就讲如来寿量,释迦牟尼佛在人寿百岁的时候成道,连一百岁也没有到就示现涅槃;然后妙幢菩萨就问诸...

四个层次的生命

四个层次的生命

生命,是结合宇宙万物所共成的,但是每一个人的生命,是要活出成圣成贤的生命,还是与草木同腐朽的生命?是要活出与宇宙同体的生命,还是活成自生自灭的生命,就看个人如何塑造了。兹将生命分为四个层次,略述如下...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