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永法师:经典浅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五

经典浅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五)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这里的【和尚教】比前一条【阇黎教】其意更广泛些。【和尚】之义也是亲教师的意思。他有:上秉师之智、下引徒之慧的义务,所以和尚又称作【老师】。菩萨说:当我们受和尚师父教诲之时,要发心念及众生,希望众生都能悟入到阿罗汉一样的智慧,甚至菩萨一样的无生智慧,至到证悟佛的境界,就是到【无依处】!

【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朋友们,此一偈其义很深,只能就文就字浅释之。【受具足戒】,譬如具受比丘、比丘尼戒,受菩萨戒等。菩萨说:我们在受戒之际一样要念及一切众生,一要严持戒侓,诸恶莫作,又要具足方便众善奉行。世出世间一切法要圆融无碍,【得最胜法】!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若入】作走入讲;【堂】对在家菩萨来讲就是普指住居的正堂;【宇】亦可泛指寺院和在家弟子工作与学习的地方。【无上堂】本是指大雄宝殿,菩萨教诲我们说:当我们入家进堂、或工作学习进入堂宇时,都要念及於众生,树立佛之知见,如进圣地,慈悲、平等,永不动摇——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床座】也是两个概念,【床】是指入睡时,【座】是指静坐时。菩萨教诲说:真发大悲心修行的人,每当入睡、静坐时都希望众生能自省、自检,灭诸恶念,开敷善法。【开敷善法】就是诸善奉行之意。当认知世间生灭无常之理,从中获见真实之相。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着。】

【正身端坐】在此间亦有两义可解:一指修行禅坐时要正身端坐;二指【行住坐卧】之坐,有曰:【坐如钟、行如风】就是说我们修行人无论在何处行住坐卧都要有威仪。菩萨教诲我们更严格,说:当坐时,还要念及众生如坐菩提金刚之坐,心住善法、空寂——【无所着】

【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此一【坐】就是专指【禅坐】。【跏趺】又称双盘,就是把两只脚一上一下都放在自己的腿上,如是便为【结跏趺坐】。菩萨说,如是修行打坐之时要发心於众生,希望众生的善根如同诸佛菩萨的金刚座一样坚固,【得不动地】。【不动地】又称是:八地菩萨以上所证果位!

【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这个【定】当作禅定、当作智慧讲。菩萨告诉我们:当我们在修行中得到了智慧,要发心,愿一切众生都能脱离轮回大海,希望他们修行禅定,以禅定智慧伏心,直至成就佛道!

【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

【观】就是【谛观】,谛,就是指佛法的智慧知见。【如是理】就是无常之理,【无乖诤】就是见空性之理后,安住於空性之中而与物相永无诤执。菩萨说:假如我们运用佛法智慧常修於谛观,要发心希望众生都能运用佛法智慧,谛观彻见世间无常之理,知一切法苦空无我而安住在空性中,与一切物相无诤。

【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跏趺坐】在前一偈语讲过啦:就是双脚掌放于腿上的一种禅坐。【诸行法】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悉归散灭】就是诸法无有坚固,是法皆仗缘而起,缘起而聚缘尽而灭。菩萨告诉我们:当我们打坐放腿之时,也要发心念於一切众生,希望众生谛观:诸法无常,一切法因缘而生,缘尽而灭之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华严经十信菩萨,跟小乘一配合清清楚楚

净空法师:华严经十信菩萨,跟小乘一配合清清楚楚

净土法门:《华严经》十信菩萨,跟小乘一配合清清楚楚佛很慈悲,知道这个东西难,众生习气太重,教我们从哪里做起?先从放下我所做起,比较容易。为什么?我所有的叫身外之物...

星云大师《佛诞节祈愿文》

星云大师《佛诞节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在此地虔诚恭敬地礼拜,因为您诞生到世间来了。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蓝毘尼园里奇葩争妍,迦毘罗卫国中万众欢腾,和风吹拂芳香,众鸟齐声歌唱,从此人间有了光明,从此人间有了佛法。 您一手...

宣化上人:来去自由

宣化上人:来去自由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六祖坛经》 各位善知识,你修般若行,应该不住内,不住外;内无身心,外无世界。但也不是顽空,不是说:「哦!我身心也没有,...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有一天药石后,他在大雄宝殿前面一面念佛一面经行。忽然看见一位老太太气喘吁吁的,从成佛大道跑到大雄宝殿门口想要进去,但是殿堂已经关闭,铁门深锁。 看...

海涛法师:认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认识文殊菩萨

认识文殊菩萨 壹、认识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侍。其名称翻译为满殊尸利、曼殊室利、文殊尸利、满祖室哩,略称文...

印光大师:佛菩萨也不出因果之外

印光大师:佛菩萨也不出因果之外

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轮回剧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总不能外于因果。 现在人徒好大言,不求实际,辄谓因果为小乘法,实为大谬。讵知大乘小乘,总不外因果二字。小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