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请佛住世之二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这里不是劝请一尊佛两尊佛住世,也不是劝请现在佛住世,而是劝请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佛刹微尘数佛,都要请求住世。

将欲示现般涅槃者,涅槃译为灭度,般译为入。依《唯识论》所说,涅槃分为四种,第一是自性清净涅槃,指真如自性,无始以来本自清净;有余涅槃,第二种,指诸圣人断尽烦恼,但是还有众苦所依的色身存在,所以称为有余涅槃;第三无余涅槃,指诸圣人厌苦欣寂,灰身泯智,余依也灭,所以称为无余涅槃;第四是无住涅槃,这是指诸佛以及摩诃萨,大菩萨们,虽然惑尽智圆,证真如自性,但是由于大悲不住涅槃,由于般若不住生死,尽未来际利乐有情,用而常寂,所以称为无住涅槃。由于大悲,所以要利益众生,不住涅槃;由于般若、由于大智,又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生死,这就是无住涅槃。我们刚才说的第一种自性涅槃,通于凡夫和一切圣人;第二种有余涅槃和第三种无余涅槃,是通于三乘圣人;最后一种无住涅槃,只限于大乘,是诸佛菩萨的境界。这里所说的涅槃,是指第四种无住涅槃,般涅槃就是入无住涅槃。

那么佛出现世间度化众生,无量的众生也渴望得度,为什么佛不久住世间,而要示现涅槃呢?佛在经中,曾经为我们说明佛示现涅槃的两个原因,一是佛度众生的因缘已经尽了,再久住于世,对于众生没有任何的利益。比如佛在《遗教经》中,佛在即将入灭的时候,对悲恸不已的弟子们说:“即使我再住世一劫,我们相聚的因缘也是有缘散的时候,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我久住世,对于众生来说并无益处,何况一切有缘得度的众生,无论是天上的人间的都已经得度,那些还没有得度的,还没有度化的众生,也已经为他们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佛教有一句话,“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众生要想遇佛得度,必须要与佛有缘,否则的话,别说遇不到佛,就是遇到佛也会当面错过。

我们看当时佛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人随佛修行;三分之一的人听说过佛的名字,但是没有因缘随佛修行,没有因缘嘛;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听说过佛的名字,就在一个舍卫城。就是能够遇到,没有因缘听过佛的名字也会当面错过的。就像东城老母,阿难见这个老母非常的可怜,就恭请佛去度化她,没想到佛来到她的身边时,这个老母始终是回避佛的。佛从东面来,她把脸转到西面;佛从上面给她示现,她把头低下;佛从地下涌出的时候,她把脸遮住,她始终不肯见佛。由于这位老母与佛无缘,佛来到她的身边她也得不到利益。那么佛既然度化众生的因缘尽了,即使久住世间,众生也像这位东城老母一样难以得度。所谓缘熟而来缘尽而去,度众生的因缘尽了,留住世间也是徒劳无益的,这就是佛示现涅槃的第一个原因。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习惯在临终时的影响

习惯在临终时的影响

我曾经看过一位患者,她为我上了一课,不但是有关戒律的一课,也是启示习惯影响我们往生的一课。她是一位五、六十岁的欧巴桑,平日很讲究服装打扮,甚至连住院做放射治疗,只是由医院的三楼到地下室,她也一定要化...

圣严法师《逢凶化吉》

圣严法师《逢凶化吉》

在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大家都希望我不要去美国了。 我说:哪里有危险,我就要跟那个地方觉得不安全的人在一起,或许能为他们带来一些安全感。 我是相信因果的,所以我又说:从因果上来讲,如果我现在应该在意外...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圣严法师是台湾法鼓山创办人,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长期患肾疾的圣严法师,在2009年2月3日下午4时圆寂,享寿80岁。凤凰卫视于2008年底专访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超越生命中的关卡》

圣严法师《超越生命中的关卡》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们有一个活着的身体。 生命的整体,包括生命的过程、生活的状态和生存的事实。 而什么叫关卡?不安全、不快乐、不幸福、不健康 、不顺利,全都叫关卡。 大致上说,人生的关卡有五种:第一...

星云大师《随缘不变是最好的性格》

星云大师《随缘不变是最好的性格》

《大乘起信论》是我最喜爱的佛教经论之一,我曾经五次研读,三次讲说,深感论中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为人处世的最好性格。 年幼时,我曾立志将来开设农场、学校,服务乡梓。从佛学院结业出来以后,如愿以偿,在国民...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我于一九三五年到惠安净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一场大病,所以我就搬到草庵来养病。 这一回的大病,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大纪念! 我于一九三六年的正月,扶病到南普陀寺来。在病床上有一只钟,比其他的钟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