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十大行愿礼敬诸佛之一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本经的序分,极度称扬赞叹佛的殊胜功德,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本经的正宗分。在正宗分中,普贤菩萨广说,能够成就佛殊胜功德的普贤行愿,大家请看经文: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要想成就如此不可思议的佛功德,应当修持十种广大行愿,下面列举出这十大行愿的名称。这个十大愿王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上一节课讲过,这十大行愿都是由自性本体而发起,都是称性的修行。大家要明白,我们修行时,必须离念亡情而本智自照,就是离开妄念去除执著,让本觉的智慧自然起观照,那么所修的一切行,一一皆成普贤行。这是在讲十大行愿之前,我们对修行十大愿王先有一个总的认识,而在后面学习的时候,我们去认真的领会,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修持,下面是对十大行愿详细具体的解释。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圣是圣人,圣人有世间圣人和出世间的圣人。世间的圣人,指的就是世间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资治通鉴》中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比如我们中国的尧、舜、老子、孔子等,大家公认为圣人。出世间的圣人有四圣的分别,声闻、辟支佛是小乘圣人,菩萨是大乘圣人,佛是极圣,圣中之圣。普贤菩萨位居等觉,所以善财童子称他为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这是善财童子作为当机者,来代大众请问普贤菩萨,从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这十大行愿,该如何的去行持。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十大行愿中,第一大愿是礼敬诸佛,礼指的是礼仪,礼是体现在身和口上,比如合掌、问讯、顶礼都属于礼;敬就是属于意业,是指内心恭敬。我们为什么要礼敬诸佛?因为诸佛万德庄严,是无上福田,我们要学习佛的德行,敬仰佛的德行,礼敬十方三世诸佛,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这样不但罪灭恒沙,增福无量,而且对治我们贡高我慢的习气,长养我们的平等心慈悲心。清凉国师说:“由心恭敬,运于身口而礼故,除我慢障,起敬信善”,修行人由于内心恭敬,带动身体和语言,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能够降伏我慢,生起清净恭敬心和信心等善法,以此来培养我们、栽培我们成佛的善根。

我慢是因为有我执,也就是执著这个四大假合的色身为我、为真我,以我为中心,轻慢他人轻视他人。《唯识论》中说得明白,“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我们抛开名相,简单地说,我慢就是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说到底,就是与法不相融的业感障碍心。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说:“慢如高山,雨水不停,卑如江海,万川汇集”高山上的水,我们看都是往下流的,雨水再多也停不住,如果你总是觉得比别人高、比别人强,那么佛法的法水就流不到心里去,所以我慢是我们修道的障碍。印光大师常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我们现在要修普贤广大行愿,成就如来功德,首先要对治我慢,如果不能修持礼敬,折伏我慢,那么后面的称赞、供养、忏悔等普贤行都无法承办,性德也是无法显现,所以修持礼敬放在一切修行的首位。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我们是谁呢?业障是谁呢?

宣化上人:我们是谁呢?业障是谁呢?

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死死生生,不知改头换脸了多少次,我们自己丝毫做不了主,被业力牵着跑。我们是谁呢?就是本有佛性。业障是谁呢?就是我们的伙计。伙计是一起开有限...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8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8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8) ◎ 印海 著  天、龙、夜叉、乾闼婆等,一切大众,睹佛光明,皆来云集。 第三集天龙八部众。八部是:天、龙、夜叉、乾闼婆...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兑现这个愿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兑现这个愿

念佛人临命终时,注意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发愿都是临命终时来接引,不是说你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喜欢讲大话的,动不动就说:我想住几年就可以住几年,想今天走就今天走,你有这个水平吗...

净空法师:念佛回向给子女、怨亲债主。这样做如法

净空法师:念佛回向给子女、怨亲债主。这样做如法

念佛回向给子女、怨亲债主。这样做如法吗?是否自私?问:下面好像又是一位同修问的,他有两个问题。他说我们每天做好早晚念佛功课,首先迴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同时迴向十方...

孩子,是上天派来弥补大人心中的空缺

孩子,是上天派来弥补大人心中的空缺

我曾经是个特别叛逆的小孩。因为父母对我太过严格,我总觉得他们不够爱我。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咬着牙发誓,以后一定要努力,远离爸妈的城市,远离他们的束缚。念念不忘,必有...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以修理;你所有的行为要加以修理;你一切的妄想要加以修理。 我们没有学佛之前是在愚痴当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