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孝法师:被奉为“经王”,《华严经》&#820

《华严经》是佛陀的本怀,是佛陀从法性当中自述法乐用“华严”成就生命的庄严、毫无保留的叙述。

佛陀的心犹如一个磁场、一个程序、一股清流,弥漫在法界,对于有因缘的众生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指导。

——如孝法师

佛心光明中流露出的《华严经》

在佛陀成道后的四十九天里,由于对十方宇宙世界法则的了知,佛陀的心犹如一个磁场、一个程序、一股清流,弥漫在法界,对于有因缘的众生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指导。这些都是任运自然的,就好像一种生生不已的宇宙意识一直在川流不息一样。这四十九天,佛陀自住于法乐,并在这种心的光明当中法尔如是地说出来一部经,它就是《华严经》。

佛、法、僧的诞生

佛陀对最开始追随他的五个人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这个当下,他们所有的自我完全融解,当下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为了人世间最尊贵的僧宝;

佛陀第一次对他们说的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成为法宝;

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证生命的真相,就是佛宝。

在这个因缘之下,三宝就完整地出现了。

《华严经》重回人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开始在龙宫结集保留,后来大概是在公元两百年前后,印度有一位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用他的神通,在为龙宫说法的时候,看到龙宫的这部典藏,他用神通默记,回到人间。

《华严经》有广、中、略,传到人间的是略本,但是它的精神是一致的。这个就好像照片放大和缩小的差距一样,根本的宗旨、根本的因缘是一样的。龙树菩萨把《华严经》带到人间,在僧团当中,从印度传遍了世界。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可以说是佛陀不请自说他自己所证悟的法的一个境界,是非常不可思议、生生不息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白话解释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白话解释

莲池大师所作《戒杀放生文》,精辟圆顿,事理兼备,悲心痛陈戒杀放生之利害,唤起众生慈悲好生之本性,是一篇绝佳的关于戒杀和放生的生动论文,不可不读,以下为古文原文和白话解释: 世间的人吃肉,认为是理所当...

守住五戒,命运就改变了

守住五戒,命运就改变了

所以我现在问各位,你答能持!代表你守这一条戒了,命运就改变了,就会长寿,不容易生病,不会短寿。好,第一条,各位,这一辈子不杀生的戒律能不能持?你要喊:能持,你才受戒!所以我再问一次,这一条是佛弟子一...

【推荐】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推荐】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1)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为,绝不与彼相争相诘。以明理人少,糊涂人多,一有争端,若魔党势重,则反增彼势。知好歹者,勉令勿入。 若不知邪正者,只可放弃。譬如狗子吃屎,以为香美...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集

第三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诸位同修,你们走过这么多的道场,拜佛也好,参加打七也好,...

跟工作压力说再见

跟工作压力说再见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要赶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时间之内,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以这种心情来处理事情,就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因为着急没有用,忧虑、担心、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