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孝法师:被奉为“经王”,《华严经》&#820

《华严经》是佛陀的本怀,是佛陀从法性当中自述法乐用“华严”成就生命的庄严、毫无保留的叙述。

佛陀的心犹如一个磁场、一个程序、一股清流,弥漫在法界,对于有因缘的众生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指导。

——如孝法师

佛心光明中流露出的《华严经》

在佛陀成道后的四十九天里,由于对十方宇宙世界法则的了知,佛陀的心犹如一个磁场、一个程序、一股清流,弥漫在法界,对于有因缘的众生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指导。这些都是任运自然的,就好像一种生生不已的宇宙意识一直在川流不息一样。这四十九天,佛陀自住于法乐,并在这种心的光明当中法尔如是地说出来一部经,它就是《华严经》。

佛、法、僧的诞生

佛陀对最开始追随他的五个人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这个当下,他们所有的自我完全融解,当下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为了人世间最尊贵的僧宝;

佛陀第一次对他们说的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成为法宝;

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证生命的真相,就是佛宝。

在这个因缘之下,三宝就完整地出现了。

《华严经》重回人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开始在龙宫结集保留,后来大概是在公元两百年前后,印度有一位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用他的神通,在为龙宫说法的时候,看到龙宫的这部典藏,他用神通默记,回到人间。

《华严经》有广、中、略,传到人间的是略本,但是它的精神是一致的。这个就好像照片放大和缩小的差距一样,根本的宗旨、根本的因缘是一样的。龙树菩萨把《华严经》带到人间,在僧团当中,从印度传遍了世界。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可以说是佛陀不请自说他自己所证悟的法的一个境界,是非常不可思议、生生不息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这是《现果随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安士居士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事情。昆山有个叫魏应之的,他是子韶同族兄弟的一个儿子。他是怎么回事呢?魏应之,就是子韶族子;子韶,就是他的叔父了。 在崇祯年间,这...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 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品励行...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世界成就品第四◎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

圣严法师《发愿》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便已开始一步一步迈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为还很年轻,其实一眨眼间就会成为耄耋老者。人是很少能够活过一百岁的,虽然也有少数高寿的人瑞,但其生命的快速...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生烦恼很重,很难生起向佛修道之心,而少量生起修行之心的人,又由于内在的很多障碍,容易走火入魔。 我们常常会接到这方面的报道,尤其是靠自力修禅定、修止...

修行,从心开始

修行,从心开始

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忽然问禅师:禅师!你看一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佛印禅师仔细端详说:好庄严!学士眉眼慈柔含笑,身相端严,就像一尊佛祖。苏东坡很满意禅师的答复。过了一会儿,佛印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