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孝法师:被奉为“经王”,《华严经》&#820

《华严经》是佛陀的本怀,是佛陀从法性当中自述法乐用“华严”成就生命的庄严、毫无保留的叙述。

佛陀的心犹如一个磁场、一个程序、一股清流,弥漫在法界,对于有因缘的众生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指导。

——如孝法师

佛心光明中流露出的《华严经》

在佛陀成道后的四十九天里,由于对十方宇宙世界法则的了知,佛陀的心犹如一个磁场、一个程序、一股清流,弥漫在法界,对于有因缘的众生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指导。这些都是任运自然的,就好像一种生生不已的宇宙意识一直在川流不息一样。这四十九天,佛陀自住于法乐,并在这种心的光明当中法尔如是地说出来一部经,它就是《华严经》。

佛、法、僧的诞生

佛陀对最开始追随他的五个人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这个当下,他们所有的自我完全融解,当下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为了人世间最尊贵的僧宝;

佛陀第一次对他们说的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成为法宝;

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证生命的真相,就是佛宝。

在这个因缘之下,三宝就完整地出现了。

《华严经》重回人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开始在龙宫结集保留,后来大概是在公元两百年前后,印度有一位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用他的神通,在为龙宫说法的时候,看到龙宫的这部典藏,他用神通默记,回到人间。

《华严经》有广、中、略,传到人间的是略本,但是它的精神是一致的。这个就好像照片放大和缩小的差距一样,根本的宗旨、根本的因缘是一样的。龙树菩萨把《华严经》带到人间,在僧团当中,从印度传遍了世界。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可以说是佛陀不请自说他自己所证悟的法的一个境界,是非常不可思议、生生不息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0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0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0:除诸贫苦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慈悲广施舍,善举平富贵。扶贫济苦依大乘,修得...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的。这里是茅棚境界,不讲究这些。 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一天到晚在烦恼中过日,你们多礼,我就更...

星云大师《云何应住》

星云大师《云何应住》

无壳蜗牛,没有房子安住,成群结队的向政 府抗争,要求安住的房屋。不胜任的职员,被老板扫地出门,为不知今后安住何处而着急。流浪街头的穷汉,每日被警察驱赶;还有那有家归不得的亲人,更是苦不堪言。...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便难成器。汝际遇如是,但当仰念汝父母,汝兄之故,勿生烦恼,认真念佛,求佛加被于彼,俾开知识,自可做好人矣。若自己生烦恼,则于彼无益,于汝之身,并教养侄...

慧律法师:信仰观世音菩萨

慧律法师:信仰观世音菩萨

信仰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学习 在佛教信仰里,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将会在未来接替阿弥陀佛,功德非常殊胜。而在中国,信仰、敬奉观世音菩萨的信众尤其多,一些观音感应故事传播久远、影响广泛...

海涛法师《健全的自我意识》

海涛法师《健全的自我意识》

各位手上有一张讲义,请看第一句话:如果没有一位熟悉古道的向导,将无法进行高山之旅。佛在《阿含经》中经常提到古仙人道--八正道,是三世诸佛的成佛之道,说明修行一定要找一条正确的道路。各位,生命中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