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主要内容讲什么?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是大乘佛教的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华严经讲什么?

《华严经》主要讲三个内容:第一是讲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境界;第二是阐明了如何从凡夫到成佛的果位,需要圆满哪些行愿;第三部分以善财童子南游,一生参学修行,入普贤三昧,证入毗卢性海。

整个华严经(80华严)共有七处九会39品,以下是华严经的内容概述:

七处九会:

八十华严有三十九品、七处九会之说。七处包括地上三处、天宫四处,即 1)菩提道场(地上):第一会六品(世主妙严品以下);2)普光明殿(地上):第二会六品(如来名号品以下)、第七会十一品(十定品以下)、第八会一品(离世间品);3)忉利天宫:第三会六品(升忉利天宫品以下);4)夜摩天宫:第四会四品(升夜摩天宫以下); 5)兜率天宫:第五会三品(升兜率天宫品以下);6)他化天宫:第六会一品(十地品);7)重阁讲堂(即逝多林):第九会一品(入法界品)。万物不出三个范围

五周因果:

《华严经》分四个部分解释了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在第一会所讲,名卢舍那佛之果德及其为普庄严童子时之因行,即修行者所信佛之因果。二、差别因果,在第二会至第六会所讲,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差别之因,第七会佛不思议法品、十身相海品、随好光明品明差别之果,此即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第七会普贤行品明平等之因,如来出现品名平等之果,故称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在第八会离世间品中说,初说五十阶位,后说八相成道,因行成果行,故曰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第九会入法界品所说,先明佛已经自在证入之果,后明善财童子证入法界之因,因此称为证入因果。

四分结构:

整部华严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分成信、解、行、证四个部分:一、信分,即初会所信因果周;二、解分,即第二至第六会差别因果周及第七会平等因果周;三、行分,即第八会成行因果周;四,证分,即第九会证入因果周。

菩萨道地:

大乘菩萨行者从初发菩提心到修行圆满成佛的阶位,《华严经》中列出五十二个等级,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十信有: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不退心、7)护法心、8)回向心、9)戒心、10)愿心。

十住有:1)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有:1)欢喜行、2)饶益行、3)无嗔恚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回向有: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真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心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有: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五十三参:

《华严经》的内容又可用境、行、果三字来概括:“境”指毗卢遮那佛所居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行”,以善财童子为例,说明修华严者要为获取菩提而努力修证;“果”指菩萨修行者根据努力程度而达到的“十地”位次。

《入法界品》记载了善财童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为得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从庄严幢沙罗林出发次第南逰,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的故事。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是:1)德云比丘;2)海云比丘;3)善住比丘;4)弥伽长者;5)解脱长者;6)海幢比丘;7)休舍优婆夷;8)毗目瞿沙仙人;9)胜热婆罗门;10)慈行童女;11)善见比丘;12)自在主童子;13)具足优婆夷;14)明智居士;15)宝髻长者;16)普眼长者;17)无厌足王;18)大光王;19)不动优婆夷;20)遍行外道;21)鬻香长者;22)婆施罗船师;23)无上胜长者;24)狮子频申比丘尼;25)婆须蜜多女;26)鞞瑟胝罗居士;27)观自在菩萨;28)正趣菩萨;29)大天神;30)安住地神;31)婆珊婆演底夜神;32)普德净光夜神;33)喜目观察众生夜神;34)普救众生妙德夜神;35)寂静音海夜神;36)守护一切城夜神;37)开敷一切树华夜神;38)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39)妙德圆满夜神;40)瞿波释种女;41)摩耶佛母;42)天主光天女;43)遍友童子师;44)善知众艺菩萨字智童子;45)贤胜优婆夷;46)坚固解脱长者;47)妙月长者;48)无胜军长者;49)最寂静婆罗门;50)德生童子;51)弥勒菩萨摩诃萨;52)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53)普贤菩萨摩诃萨。

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后,善财童子终于修行圆满,“得普贤菩萨诸行愿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一身充满一切世界刹等,行等,正觉等,神通等,法轮等,辩才等,言辞等,音声等,力无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议解脱自在悉皆同等。”

华严三昧:

甚深禅定名称,明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之理,修六度四摄、庄严佛果之行,只有普贤菩萨大行,可入正觉华严三昧。六十华严三十七曰:“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若得华严三昧,可谓已经成佛,《无量寿经》诗句为证:“得佛华严三昧,宣畅一切经典。”净影在《无量寿经疏》中说:“如华严说,彼一三昧统摄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华严经》第十二品贤首菩萨偈曰:“严净不可思议刹,供养一切诸如来;放大光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限;智慧自在不思议,说法言辞无有碍;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华严三昧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问: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能是我们念佛心比较清净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许是佛慈悲加悯。我们开始念佛时信心不够,加持一下,让我们见到佛有放光的情况,增固我们...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21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21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21:舍利诸恶消灭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丽质恒从善,光焰灭诸恶。抑恶扬善弘大乘,...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因为无法厘清这四要:需要、想要、该要、能...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现报,也就是你今生做的业,现就受报,现世现报,现在这个时候做的业马上就受报。 第二种是生报,今生不受了,转一生,现在做的业今生没有受,那就等来生受...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他不知道,父亲这样拜,母亲这样拜,祖父这样拜,祖母这样拜,自己也就拿香跟着拜。人家说拿香跟着拜就是...

星云大师:结婚三部曲

星云大师:结婚三部曲

结婚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两个来自不同地方、背景、习惯和观念的人,忽然结合在一起,要让婚姻和谐,如鼓琴瑟,确实不容易。 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把对方估计错误,勉强结合,最后无法通过时间考验,难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