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样的微妙!(宣化上

华严的境界是妙不可言的

好像太阳在空中遍照万物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在听经前,一定要先认识所听的这部经是大乘或是小乘的经典。谈到大乘、小乘,今天给各位讲一个公案听一听。

在印度,有位世亲菩萨,又叫天亲菩萨,和哥哥无着菩萨是两兄弟。无着菩萨学习的是大乘教理,可是世亲菩萨因为有一种不很好的因缘,所以就入了小乘的佛教里边去学习小乘的教理。

这位世亲菩萨非常聪明,他哥哥无着菩萨总想要度他信大乘的法门,但没有力量令他的弟弟相信。

他这个弟弟就专门赞叹小乘法,说大乘法不对。后来无着菩萨就想出一个方便法门,故意装病,叫人去请他的弟弟来探病,说:“我年纪这么大了,又病成这个样子,你再不来看我,以后就没有机会见面了。”于是乎他弟弟就来看他。

他就对弟弟说:“我已经要死了,我所读的大乘经典你可以看一看。你若能看,我死了眼睛也可以闭了。”他这个弟弟来探病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于是就把大乘经典拿来看。他看什么经典呢?就是这部《华严经》。

他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才知道华严的境界是妙不可言的,好像太阳在空中遍照万物,又好像大梵天王的网罗幢孔孔相摄一样。这时候,他知道自己以前错了,就大叫:

“快给我拿一把宝剑来!”

“你拿宝剑做什么?”旁人就问。

“我要把舌头割下来。”

“你为什么要割舌头?”

“我以前尽用我这个舌头赞叹小乘法,毁谤大乘经,这是有罪过的,所以我要把它割下来。”

他哥哥一听,说:“你不必啊!”

“为什么?我这个罪过太大了,我一定要把舌头割下来。”他说。

“譬如你不小心跌倒在地上,你要起身是不是还要藉着地的力量呢?你不能倒在地上就不起来了。你要起身的时候,就用手这么一按地就起身了嘛。以前你用舌头赞叹小乘,毁谤大乘,现在你可以用你这个舌头来赞叹大乘啊!”他哥哥说。

世亲一听,这也有道理,于是不割舌头了。

后来他就入山修行,学习大乘经典,也造了一部《十地论》。《十地论》造成的那一天,大地就震动了,他口里也放出光来。这时候,国王就来见他,说: “你是证阿罗汉果了吗?”

“没有,我没有证阿罗汉果。”世亲菩萨说。

“你没有证阿罗汉果,怎么地动了,你的口里也放光呢?”

“因为我年青时,学习小乘而毁谤大乘,现在改过学习《华严经》,造了一部《十地论》。现在这部论造成了,所以地就震动,我的口里也放出光来,这并不是证果。”世亲菩萨说。

“原来这部《华严经》这样的微妙!”国王说。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意思是到达这种不可思议,没有法子想像的解脱境界。本来解脱是没有境界,有境界就不是解脱。那为什么又说解脱境界呢?这个境界是一个譬喻,根本就没有这种境界,因为到了解脱时,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就叫解脱。

“普贤行愿品”:普贤,所谓“道遍宇宙曰普,德邻极圣曰贤”,意思是他的道遍满宇宙,他的德行和最高尚的圣人是一样的,和最高尚的圣人作邻居了。

行愿品,“行”是他修行的大行;“愿”是他所发的愿。普贤菩萨修行发的行愿是最大的,所以叫大行普贤菩萨。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文殊菩萨在菩萨里边是智慧第一,地藏菩萨是愿力第一,观音菩萨是慈悲第一,普贤菩萨是行门第一。

凡是佛说法都有弟子请法,华藏世界海,以《华严经》为主,这部经的请法主就是普贤菩萨。《妙法莲华经》是由舍利弗尊者请法的,《楞严经》是由阿难尊者请法的。

请法主又叫当机众,这一部《华严经》的当机众就是普贤菩萨。

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浅释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地藏菩萨广大灵感,为诸大菩萨中第一,其灵感之益见于各经中者甚多,今且举《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二十八种利益略讲之。 佛言: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佛法能修行也很难。在无数人中,诸位总算有幸闻到佛法,也有信心来山修行,但修行时有没有拿出大智、大勇来呢?若没有拿出大智、大勇,想修行也修不好的啊! 各...

方寸心间的抉择

方寸心间的抉择

三国时代,东吴的孙权对佛教素无信仰,有一位印度的出家人康僧会到吴地(今江苏省吴县),在街头设立佛像,低头焚香膜拜。当地的百姓,以为他是妖异,上状告之。孙权耳闻这桩怪事,派人召请康僧会入宫。 孙权问他...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是因为身体的健康或不健康,例如有些人虽然很贫穷,或是身体不健康,却过得很快乐;有的人即使很富有,身体也很健康,却活得很痛苦。 所以苦与乐实际上是一种心...

宣化上人:命由我立

宣化上人:命由我立

老子说:君子有造命之学,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天、地、人是所谓的三才,所以人是天地之代表者。天不说话,地也无言,只有我们人有言语动作。人生来的生命不是一定的,但也可说是一定的。怎样说...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 首先至心,至心就是至诚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桩事情,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这桩事情,是要你至诚心去干的,你的至诚心要体现在你的身口意三业里面,你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