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样的微妙!(宣化上

华严的境界是妙不可言的

好像太阳在空中遍照万物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在听经前,一定要先认识所听的这部经是大乘或是小乘的经典。谈到大乘、小乘,今天给各位讲一个公案听一听。

在印度,有位世亲菩萨,又叫天亲菩萨,和哥哥无着菩萨是两兄弟。无着菩萨学习的是大乘教理,可是世亲菩萨因为有一种不很好的因缘,所以就入了小乘的佛教里边去学习小乘的教理。

这位世亲菩萨非常聪明,他哥哥无着菩萨总想要度他信大乘的法门,但没有力量令他的弟弟相信。

他这个弟弟就专门赞叹小乘法,说大乘法不对。后来无着菩萨就想出一个方便法门,故意装病,叫人去请他的弟弟来探病,说:“我年纪这么大了,又病成这个样子,你再不来看我,以后就没有机会见面了。”于是乎他弟弟就来看他。

他就对弟弟说:“我已经要死了,我所读的大乘经典你可以看一看。你若能看,我死了眼睛也可以闭了。”他这个弟弟来探病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于是就把大乘经典拿来看。他看什么经典呢?就是这部《华严经》。

他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才知道华严的境界是妙不可言的,好像太阳在空中遍照万物,又好像大梵天王的网罗幢孔孔相摄一样。这时候,他知道自己以前错了,就大叫:

“快给我拿一把宝剑来!”

“你拿宝剑做什么?”旁人就问。

“我要把舌头割下来。”

“你为什么要割舌头?”

“我以前尽用我这个舌头赞叹小乘法,毁谤大乘经,这是有罪过的,所以我要把它割下来。”

他哥哥一听,说:“你不必啊!”

“为什么?我这个罪过太大了,我一定要把舌头割下来。”他说。

“譬如你不小心跌倒在地上,你要起身是不是还要藉着地的力量呢?你不能倒在地上就不起来了。你要起身的时候,就用手这么一按地就起身了嘛。以前你用舌头赞叹小乘,毁谤大乘,现在你可以用你这个舌头来赞叹大乘啊!”他哥哥说。

世亲一听,这也有道理,于是不割舌头了。

后来他就入山修行,学习大乘经典,也造了一部《十地论》。《十地论》造成的那一天,大地就震动了,他口里也放出光来。这时候,国王就来见他,说: “你是证阿罗汉果了吗?”

“没有,我没有证阿罗汉果。”世亲菩萨说。

“你没有证阿罗汉果,怎么地动了,你的口里也放光呢?”

“因为我年青时,学习小乘而毁谤大乘,现在改过学习《华严经》,造了一部《十地论》。现在这部论造成了,所以地就震动,我的口里也放出光来,这并不是证果。”世亲菩萨说。

“原来这部《华严经》这样的微妙!”国王说。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意思是到达这种不可思议,没有法子想像的解脱境界。本来解脱是没有境界,有境界就不是解脱。那为什么又说解脱境界呢?这个境界是一个譬喻,根本就没有这种境界,因为到了解脱时,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就叫解脱。

“普贤行愿品”:普贤,所谓“道遍宇宙曰普,德邻极圣曰贤”,意思是他的道遍满宇宙,他的德行和最高尚的圣人是一样的,和最高尚的圣人作邻居了。

行愿品,“行”是他修行的大行;“愿”是他所发的愿。普贤菩萨修行发的行愿是最大的,所以叫大行普贤菩萨。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文殊菩萨在菩萨里边是智慧第一,地藏菩萨是愿力第一,观音菩萨是慈悲第一,普贤菩萨是行门第一。

凡是佛说法都有弟子请法,华藏世界海,以《华严经》为主,这部经的请法主就是普贤菩萨。《妙法莲华经》是由舍利弗尊者请法的,《楞严经》是由阿难尊者请法的。

请法主又叫当机众,这一部《华严经》的当机众就是普贤菩萨。

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浅释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钝,惟诵半偈,证罗汉果。《弥陀略解圆中钞》 这是介绍十六位尊者的第七位周利槃陀伽。这位尊者很有特点,极为愚钝。 周利槃陀伽,翻译成中文是继道。那个时...

转化金钱为善财

转化金钱为善财

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世间的成就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比如一个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成长,这过程有父母养护、师长教导,乃至各行各业供应衣食住行的因缘等等。我们读书做人、成家立业,无不希望有所成就。但成就...

临终助念的方式

临终助念的方式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临命终时都需要他人帮忙助念,那是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加持以及助念者的功德力量相扶助所共同产生的功效。助念的方式可分成两个...

你福报大,智慧不大,有什么用

你福报大,智慧不大,有什么用

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修行的次第。都有修行次第的,哪部经里都有。那你若不注意、你若不去分析,你光学学文字,那什么作用都不起。 说种善根,种善根有什么用处?...

修悟的六原则

修悟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 以事本来,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是旧...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证果,这是引用佛经上所说。大家要特别注意!后世学佛多半是依人不依法,很多人拜老师、拜师父变得情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