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为什么要学习​《华严经》

所有一切的万法都从法界流出来,即所谓「一能化为无量」。「无不还归此法界」,所谓「无量还归于一」,还归于法界。

法界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你往大了说,也没有再比它大的了;往小了说,也没有再比它小的了。究竟是大是小呢?也不大也不小,这叫法界。

法界是什么呢?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法界。所以,一切法没有不是从《华严经》流出来;一切法也没有不是归回来到《华严经》这个法里边来。

所以这是法界之法。法界之法--包罗在法界里边的一切法。学《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法,也就是学我们自性里边的法。《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法界之法,它没有离开我们的自性。

我们自性和法界是一个的。所以,我们人学佛法,必须要学《大方广佛华严经》,因为它是法界之法。

老人也可以学这个法,因为老人在世间上时间很少了,应该学这个法界法。为什么呢?无不还归此法界,你要找着这个法界的法。年轻的人也应该学这个法。

为什么呢?无不从此法界流,你应该学这个法,从这个法界流出来。流出来,你学会这个法了,不孝顺父母的人,就会知道孝顺父母了;不会利益人的人,也会利益人了。

为什么?行菩萨道就要自利利他,所以这好处太多了。你想要父母寿命长一点吗?说我想尽孝道,但是我怕父亲很快就死了。那没有关系,你就来学《华严经》,华严菩萨是满一切愿的。你愿意你父母寿命长,就会遂心满愿,那么你就多孝顺几年。

你愿意父母无灾无病,那你就学《华严经》,听华严法。听华严法,你明白华严的法了,你给父母亲也说一点法,令他少生一点烦恼,就少生一点毛病。

病就是从烦恼来的,没有烦恼就没有病了。所以你想孝顺父母,就赶快学《华严经》。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就是你能够依《观经》来无论修观佛三昧还是念佛三昧,就能消除业障,法尔自然地生到阿弥陀佛的面前。再就是能够行这个念佛三昧者,现身就能见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

五大心咒专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术

五大心咒专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术

叱陀你、阿迦啰、蜜唎柱、般唎怛啰耶、儜揭唎。 这五句咒叫五大心咒,是五方佛的心咒,这五大心咒专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术。 1、【叱陀你】 断他咒术破罗网 解除横死消灾障 救拔一切冤苦业 清净光明更吉祥...

海涛法师《各种佛号的功德》

海涛法师《各种佛号的功德》

看见别人生气或自己生气,念「南无阿閦(chù)如来」 ,阿閦如来过去世修忍辱和持清净戒律而成的佛,生在其国土者皆相貌第一。自己起了欲望的心,对方起了欲望的心(如有男子见你漂亮,想强 暴你...

净空法师:今天很多学佛人,路走错了、走岔了,

净空法师:今天很多学佛人,路走错了、走岔了,

“行愿品”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经上世尊教导我们十条,第一个“礼敬”、第二个“称赞”、第三个“忏悔”、第四个“供养”、第五个“随喜”、第六个“请转法轮”、第七个...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怎样,自己一向都习惯怎样怎样,都不习惯如何如何。 什么叫做个性呢? 就是我们无始以来培养出来的种种习惯性(习气),有种种执着的性质。佛是教我们开发佛...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禅净同归之说,所以也将净宗的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判入顿教。因为莲池大师的看法是基于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观念,既然心即是佛,佛亦即是众生,那末,我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