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到《华严经》才完

 讲《华严经》,当然得有身才能讲,卢舍那才能讲《华严经》,毗卢遮那不能讲,没有身,他是法性。卢舍那就现相,现法界无尽身云,这是从一身现多身,散在遍法界虚空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心里喜欢什么样的身,他就现什么身,《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身,释迦牟尼佛是应身,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现菩萨身,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他就现童男童女身,什么身都现,无尽身云。然后你就晓得,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这个一定要懂。基督教是不是卢舍那现的?是的;伊斯兰教是不是现的?是现的;神道教是不是?是的,没有一样不是。再给你说,魔王波旬是不是的?是的,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都是的。

 ...《金刚经》上说的,「法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不是专指佛法,一切法,一切法法法平等,所以我们一切恭敬。这么多年来我跟许多宗教接触,我对他们宗教的神我恭恭敬敬去顶礼三拜,为什么?那是佛示现的,我眼目当中他是佛,他是毗卢遮那,他是卢舍那。像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没有偶像,它是一个墙壁,完全是白色的。我们看到那面墙壁,那不就是常寂光吗?那就是毗卢遮那,法身如来,他用那个来表法。我们这里恭敬顶礼,他们也顶礼,他不知道这个意思,我们知道它很深。我有一年到日本开会,去拜访中村康隆老和尚,老和尚去年过世,一百零三岁,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是九十九岁。我跟他谈我在新加坡做团结宗教的工作,他告诉我一句话,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基督身得度就现基督身,应以阿訇身得度就现阿訇身,什么身都现,这是我们团结宗教、宗教是一家的理论基础。没有分别,佛是应机化导,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他就现什么法,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到《华严经》才完全透彻,搞清楚、搞明白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一0三集)台湾2009/9/14档名:12-047-0103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参究念佛的利与弊

参究念佛的利与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像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等等。后来有一位智彻法师,他开创了参究念佛一法,对参究念佛他是具有着对宗门下参究话头的一个接引的方便。对这一点,像莲池大师也曾经有一个赞...

逆境也能种福田,看你怎么善用其心

逆境也能种福田,看你怎么善用其心

我们只要能够善用其心,都是我们修福德的机会。第一个是遇到顺境的时候,正好修福报。每个人一生,都有顺境,有逆境。顺境就是你这段时间,干什么事情都很顺利,人际关系很和睦,好像好运来了,门板都挡不住。遇到...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于陕西省郃阳县(今合阳县)赤城东村,俗姓赵,名丹桂,学名绍伊,字子任。出生六月即患眼病,几乎失明。后虽病愈,但目力已严重受损。这对大师后来的弘...

星云大师《什么是禅》

星云大师《什么是禅》

今天和大家讲的题目是《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来说是有问题的,因为禅不是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

海涛法师《玉帝的德行》

海涛法师《玉帝的德行》

佛教有所谓斋天的仪式,对天神,我们也要有清净心,希望引导他们护持佛教。我记得没有学佛以前,有一次跑到台北市内湖,有一个太阳斋堂,拜太阳公公、太阴娘娘。这是我这一辈子的一个感应,我向前面的太阳公公拜一拜...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是戒义,灭义是戒义,此诸句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