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前言

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念佛法门。

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教主,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两胁侍者,都在帮助阿弥陀佛弘扬净土法门。我们这个世界和阿弥陀佛的缘分很深,跟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缘分也特别深。《大佛顶首楞严经》里面有二十五圆通,依次是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加七大,共二十五个,每一个都有一个圆通法门。按照次序,它最后部分把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和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特别摘出来,说明这两位菩萨跟我们的缘分特别深,特别适合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修行。《楞严经》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是以音声做佛事,听经闻法,暮鼓晨钟,梵呗佛乐,我们大家在音声中能够体会到佛法的究竟意。只有在我们娑婆世界人道的南阎浮提众生才有这个福报,在天道众生里面,有些都没有这个福报。

中国佛教从东晋时候开始,就跟净土宗结下很深的渊源。东晋庐山慧远大师曾经组织了一百二十三个知识分子在一起专门念佛,叫庐山莲社,最后这一百二十三个人全部都能够往生,净土会由此开始,慧远大师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因为净土宗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身,所以叫莲社。当时一百二十三个人念佛,为什么都能够往生?我们大家现在为何就没有这个把握?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将信将疑,信不真切;第二个原因,发愿不够至诚;第三个原因,修行方法不得当。我们虽然念佛,大家都讲一句“阿弥陀佛”,好象很容易,但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是有很深的学问的,并不是随便开口念两句闭口念两句,见到人打声招呼“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就能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到自己的心地上面去用功,这才算真正的实行,实行念佛。所以,在念佛的法门当中,过去祖师大德不断地强调四种念佛方法。即称名念佛(叫持名念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这四种当中,持名念佛好象最容易,所以祖师大德都在提倡。但持名念佛的背后,寓意却很深。因为持名有深有浅,可以从浅入深。《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从前面的持名念佛一直到最后的实相念佛,把这四种法门,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贯穿。所以,我们念佛人如果能够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这个念佛法门体会了,在我们以后修行过程当中,遇到各种境界、各种情况,自己都能解决。过去净土宗只讲《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三经,印光法师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普贤菩萨行愿品》纳入净土五经。因为普贤菩萨,也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纳入净土五经之一,他有很深的寓意,就在于它把四种念佛法门包括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里。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佛给法下了个定义就是: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依着法就像走轨道似的。 那我们要到达什么境地呢?认识自性,即认得自己的体性,一切法皆自己所造,你也是一切...

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量寿经》 这一段,称为是第十八愿的成就文。阿弥陀佛的愿,叫大愿之海。大愿之海是说出了四十八...

何时才能回归久别的故乡

何时才能回归久别的故乡

身心安住的人,总能够在大智慧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方便法门,常人虽然难以把握,凡夫俗子又怎能望其项背呢!在貌似疯疯癫癫的当下,竟然是不住生死无为无造作的展现;在极力与人方便成人之美的同时,还是无愿无求...

海涛法师《孝顺之益》

海涛法师《孝顺之益》

1.孝顺之益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说法要偈》 2.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功德巍巍。《父母恩重难报经》以七种比喻来说明父母恩德深重,难以报答:...

星云大师《人事与工作上的忏悔》

星云大师《人事与工作上的忏悔》

人与人相处,日久难免有不愉快的摩擦,有时在有意无意间冒犯了别人都不知道。因此在人事的交往上,如果能常持省思忏悔的心念,天地就宽阔多了。心中不造作罪业,人事自然和睦,想开了, 看破了,像法庆禅师预言颂所...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一条「殷勤付嘱」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一条「殷勤付嘱」

【正讲】 第十一条「殷勤付嘱」之文  第十一文:世尊以弥陀名号殷勤付嘱舍利弗之文。   这是《阿弥陀经》最后的一段文。 《阿弥陀经》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