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这名号功德,诸佛如来也说不尽,只好用

我们要怎么样修学?放下万缘,一心专注,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早晨起来,睁开眼睛是不是阿弥陀佛?晚上睡觉的时候,闭上眼睛是不是阿弥陀佛?要把阿弥陀佛帮助我们睡眠。吃饭的时候、工作的时候、休息的时候、待人接物,心里面句句不失阿弥陀佛。除念这句阿弥陀佛之外,世间一切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都不能放在心上,这叫真念佛人。真正修行人,如果有个缘分,真有这个缘分,找个清净地方真用功、真干,把外缘统统断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住山闭关。住在深山里头,人迹罕至,你能用清净心。住山,愈是深山愈好,一般人不去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建个小茅蓬,在那里静修,与外界隔绝。真正静修,念佛、拜佛,克期取证,古大德多半是三年,三年求往生,不求别的。

如果你跟这个世间众生有缘,前面经文上、愿文上读到,慈悲心重,先度众生后成正觉,行不行?行,阿弥陀佛也能满你的愿。这是菩萨,这不是凡人。菩萨接触广大群众,不舍一切法,他在一切法里面真修,修什么?修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即世间而出世间,即是没有离开,出是一尘不染,真功夫!功夫成就,什么时候都可以往生,什么时候想去,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就来接引,信息时时刻刻畅通,决定不失时,时间一到他就走了。

所以,四十八愿全是这四句的开演,开示、表演,通常在佛门讲的表法,表演也说得很多。「如善导大师所谓愿愿皆标念佛也」。四十八愿,每一愿都结归在执持名号。「阿弥陀圣号,具无量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清净、无量庄严、无量智慧、无量菩提,乃至无量之无量」。这名号功德,诸佛如来也说不尽,只好用乃至无量之无量做总结。「无量寿表常住法身,故以无量寿摄一切」。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无量寿这个名号全都包括了,一法都不漏。念这句名号,遍法界虚空界,上至诸佛如来,下至六道众生,统统念到了,也是一法不漏。

恭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五三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

第一章 绪言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令为讲述,次分六章,如下所列。 第二章 病重时 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悉皆放下。专意念佛...

宣化上人:真正的布施

宣化上人:真正的布施

布施而不着到布施之相,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着相的布施,是生天的果报;不着相的布施,是属于无漏的果报。不着相,就是心里不要记住它,比如说我布施给某个人钱,心里就在想:「啊!这回我做了布施,将来我会得到好的...

海涛法师:做习惯的主人

海涛法师:做习惯的主人

◎ 习惯最初是蛛丝,最后变成巨索。 ◎ 人类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克服自己最大的缺点时。 ◎ 正当的习惯,大都由自制和自我的训练而养成。 ◎ 习惯是一个人行为与思想的真正领导者。 ◎ 一个人在能移动世界之...

这是一种骗术,为何仍有人受骗上当

这是一种骗术,为何仍有人受骗上当

【原文】 或问:烧炼①之诓骗,莫不知之,而恒中之者,何也?先圣有言:智者不惑。中丹客者,智不足也。虽然,世人不足责,出家僧亦有惑之者,为可叹也。夫世人以财为命,而丹砂可化为黄金,虽帝者亦惑于方士之说...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你们跟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天天念佛,天天念经。因此你们这次来这里打佛七,要先把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你们到山上来,随着师父们一起念佛,要把在家的事都放下。如果心...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七条「念佛利益」之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七条「念佛利益」之

【正讲】 第七条「念佛利益」之文  第七文:念佛利益之文。《无量寿经》下卷云: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