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如何念佛会有效果?

:念佛,是佛教里最普遍的修持法门。听说大师年轻时即对念佛法门很有心得,请和我们谈谈,念佛应该如何念?念佛又有什么功德呢?

:在佛教里,念佛法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就可以道尽。《僧事百讲》当中,有一个讲次专讲念佛,大家可以从那里再去深入。

谈到「密行修持」,几十年来,我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是在念佛中渡过,所以对念佛有很大的心得,我的念佛法门是自创的。过去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过这里不谈方法,谈「如何念佛,会有效果?」以下简单提出四种念佛,大家可以研究研究,哪一种念佛对你有效果,就可以作为自己的密行。

第一种,欢欢喜喜的念。

念,要念得欢喜、念得快乐,念得像是在跳舞、唱歌,能够念出那样的韵律、感情,念到火势发动,就如飞机要起飞了,轮船要航行那样的热切。

第二种,悲悲切切的念。

如果没有办法欢欢喜喜的念,就悲悲切切的念。可以想像这个世间无常,很苦、不快乐,就把阿弥陀佛当作自己的母亲,作为哭诉的对象。当你念得有感情、眼泪流下来时,就容易与佛接近。

第三种,空空虚虚的念。

念得我也空、你也空;手也空、脚也空;天也空、地也空,什么都念空了,似乎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悠悠扬扬的在那里迴荡,这时候,佛在你的心湖里就会慢慢出现。

第四种,实实在在的念。

要念的很真实,四字佛号彷彿成为一句,但是又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想得清清楚楚、实实在在。能够如此,精神上就容易与佛一致。

以上就是我的念佛方法,「欢欢喜喜的念,悲悲哀哀的念,空空虚虚的念,实实在在的念」,大家不妨作为自己的密行,试一试!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自称弟子。】身为佛弟子,当礼敬三宝,只要现出家相,具足正知正见,皆应护持。只要有能...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一切众生就是妄心生灭永远不停的,妄心生灭不停干什么?逐境,追逐一切境界相。就随着境界相动,遇着什么相动什么心,无缘无故地起些个妄念,然后随这个妄念去转。 那菩萨是不是起妄念呢?照样。但是菩萨他跟着个...

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

不贪的人才是宝

不贪的人才是宝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做官的子罕,子罕坚辞不受。那个人以为子罕不识货,就明白的告诉他说:「这是一块宝玉啊!」子罕道:「你以玉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美玉,我们都失去了自...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学佛首先应该了解佛的意义。 佛是佛陀的简...

星云大师《消除压力》

星云大师《消除压力》

现代经常有人说:生活压力太重!为什么会压力太重?怎样消除压力呢? 学生认为功课太紧,压力太重;父母说家庭琐事太杂,压力太重;警察觉得任务太多,压力太重;公教人员不满上班时间太长,压力太重。 压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