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凡念佛处疫不入境

凡念佛处疫不入境,念观音,不独邀净友念,当于村中及近村宣告,无论老幼男女,通皆吃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大家各人在各人家里,一路做事一路念。于行住坐卧中常念,决定可以不遭瘟疫。

前年各处虎疫甚剧,陕西澄城县寺前镇附近,死数百人,一弟子村中有五六十家,人皆令念,只死两个坏人,余均无恙。

甘肃甘谷何鸿吉居士提倡念佛,凡念佛处,疫不入境。汝邀净友念,是小办法。教全村中老幼男女念,是大办法。顶好吃净素,如其不能,亦须少吃。即未吃素,亦要念。当此凶险之时,唯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为能救护。彼怕死愿安乐者,当不至犹不以为然而忽之。

——《三编·复穆宗净居士书二》

现今世道,是一大患难世道,祸患之来,无可逃避。唯有念佛念观世音,或可不遭患难。即不幸而遭,亦可逢凶化吉。近来因遭患难,念佛念观音得感应者,多难胜数。汝家尚称丰裕,当令家中男女大小,通皆日念若干佛,若干观音,以为预防之计。无事时念,就无有祸患。即祸患临头,能至心念,亦复功德不可思议。

世人皆欲安乐,每每所作所为,皆为其反,致成空妄想,无有实益。此一上说话,实为汝家计,虑之至深且切者。

△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倡议大家每天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至少百句,

多念更佳,回向众生,回向患者,救护同胞。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

净土教起之十因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三、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故。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故。五、勉进初心菩萨,亲近如来故。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

念佛的四个阶段

念佛的四个阶段

念佛法门,广大如虚空,清净无杂染,乃是释迦弥陀两土世尊自性清净心的全体大用实相妙理所彰显,非常殊胜不可思议。念佛人要在妄想当下转为念佛,唯此一处为下手功夫,离此更无玄妙可得。但精进修行持名念佛,作功夫...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致儒教门庭冷落,遂以得于人者,反谓人不我若。乃曲为辟驳,谓佛以因果轮回为骗愚夫愚妇奉教之据。且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地狱苦具,将何所施。...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意思,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就被这个色受想行识身心的虚幻的境界给它覆盖住了。这个五蕴它就烦恼,以至烦恼就冲动,他的行为就造业,就像火在内心燃烧,没有一...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 谓生死苦趣,犹如大海,而众生情想无涯,无明不觉,识浪奔腾,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苦果无穷,不能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