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如果某人是业障病,我帮他,他的业障会

净土法门:如果某人是业障病,我帮他,他的业障会不会到我身上来?

问:「如果某个人是业障病,我帮他按摩,请问他的业障会不会由於我帮他减轻痛苦而承担了他的业障,他的业障会不会转到我的身上来?」

答:你应该学菩萨道,替众生受苦。「众生所有的业障,都我一个人来背,让众生都没有业障」,你就是大菩萨再来了。实在讲,诸佛菩萨都有这个愿望,非常可惜,业障只有他自己承受,没有别人能代替,你怎么帮助他减少痛苦,他的业障也不会到你身上来,如果到你身上来,你可以行菩萨道。

没有法子,一切众生的业障,你要晓得,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何尝不想把众生的业障都让自己来受,可是办不到,各人造业各人要承当自己的果,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你们看楞严会上,阿难尊者遭摩登伽女之难,业障现前,释迦牟尼佛不能代替,阿难这个时候才觉悟了。本来以为佛可以代替他,到这个时候佛不能代替,才真正觉悟应该自己修行。佛家讲:「修行譬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谁都不能代替谁,再慈悲都没有办法。」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

所以我们帮助别人,要全心全力去做。有些人因为怕这种传说:「你帮他,他的业障消除了,业障就跑到你身上来了」,吓得自己不敢做。仔细想想,他还是自私自利,还是不肯帮助别人,没有菩萨的精神。「代众生受苦」是一个愿望,事实上做不到,但是菩萨有这个愿,愿代一切众生受苦。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的心。这个阿弥陀佛的心就是我们本具的妙明觉心。通过念经、念佛是要直接开显,或者现量地展示我们的本觉心地。这是我们持经、持咒、念佛的一个基本认...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梦既不是前五识,也不是末那及阿赖耶两识,乃是第六意识在...

梦参老和尚《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梦参老和尚《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有机会我到东林禅寺来学习,我是来学习的;那么要我跟大家讲一讲,我就向大家学习。我们这个是古道场,从慧远大师创建的念佛道场,一千九百年了,没有变化;中间...

四心念佛

四心念佛

平常我们都说要一心念佛,而彻悟禅师净宗十二祖却告诉我们说要以求悟心、惭愧心、畏苦心、感恩心念佛,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四心就是一心,一心具足四心,如此念佛方为最直接、最当下、最受用的正行具足啊! 四心中...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四大是从物质构成的元素来说的,而五蕴则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元素来探讨生命的构成情况。这里所谓的蕴有聚集、遮蔽、覆盖等含义,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物质的色法和精神的感受、思想、动念、感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