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如果某人是业障病,我帮他,他的业障会

净土法门:如果某人是业障病,我帮他,他的业障会不会到我身上来?

问:「如果某个人是业障病,我帮他按摩,请问他的业障会不会由於我帮他减轻痛苦而承担了他的业障,他的业障会不会转到我的身上来?」

答:你应该学菩萨道,替众生受苦。「众生所有的业障,都我一个人来背,让众生都没有业障」,你就是大菩萨再来了。实在讲,诸佛菩萨都有这个愿望,非常可惜,业障只有他自己承受,没有别人能代替,你怎么帮助他减少痛苦,他的业障也不会到你身上来,如果到你身上来,你可以行菩萨道。

没有法子,一切众生的业障,你要晓得,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何尝不想把众生的业障都让自己来受,可是办不到,各人造业各人要承当自己的果,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你们看楞严会上,阿难尊者遭摩登伽女之难,业障现前,释迦牟尼佛不能代替,阿难这个时候才觉悟了。本来以为佛可以代替他,到这个时候佛不能代替,才真正觉悟应该自己修行。佛家讲:「修行譬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谁都不能代替谁,再慈悲都没有办法。」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

所以我们帮助别人,要全心全力去做。有些人因为怕这种传说:「你帮他,他的业障消除了,业障就跑到你身上来了」,吓得自己不敢做。仔细想想,他还是自私自利,还是不肯帮助别人,没有菩萨的精神。「代众生受苦」是一个愿望,事实上做不到,但是菩萨有这个愿,愿代一切众生受苦。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念咒念经

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念咒念经

问: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很多咒?还是要诵经? 慧律法师答:问题不在这个地方。今天你念佛,能开智慧吗?能断烦恼吗?能入一心不乱吗?问题不在佛号,不在诵经,问题在心。虽然念这句佛号...

无作戒体生起的三个要素

无作戒体生起的三个要素

无作戒体的生起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能受心,即得戒之本。为什么要受戒?要发起大菩提心。什么是大菩提心?就是广大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 菩萨戒里面常讲慈悲心、孝顺心,以慈悲心作...

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思想

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思想

印光大师自小沐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深受其益。所以他在后来的弘法生涯中,极为注重家庭教育的倡导。其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因果、母教、胎教三大内容。他认为,欲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近代中国社会提倡家庭教...

有空就念佛,没空就不念

有空就念佛,没空就不念

有位学长告诉末学:他去请问老和尚要怎么样念佛? 老和尚马上反问他:你怎么样念佛? 他答:我有空的时候就念佛。 老和尚说:你有空就念佛,没空就不念,那你跟佛是点头之交!如此怎么能期望他在你生死关头救你...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于胸的时候去谈什么清净,都是不能去谈的,是不够资格的。念念都不清净。所以还是从不清净的当下老实念佛开始。真正把无明、烦恼、习气全都断尽,才叫究竟的清...

常修梵行,为了临终一念

常修梵行,为了临终一念

特别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愿非常重要,那个时候的思想非常重要,那个时候是不是还能念佛、念法、念僧,那是非常地重要!那叫最后关头,也是我们一生总结时候算个帐吧。 在算总帐的时候,业多了,障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