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然而佛陀却是这样地关顾世间,要我们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经典告诉我们,你能够孝养、恭敬父母就等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高堂有两尊佛,你孝养父母就是在种福田,而且是无上的福田。佛陀在孝的问题上也是以身作则的,他的生母摩耶夫人在生下他七天之后就去世了,生到了忉利天。佛陀成道之后思念报答父母之恩,所以他在三个月结夏后即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他的父王净饭王去世,葬礼上,佛陀回去亲自抬父王的棺木。
还有一个公案,有一年闹饥荒,佛陀住世时候僧人是托钵的,自己不可以煮饮食,佛也跟大家一样托钵。因为闹饥荒连老百姓自己都没得吃了,没有多余的供养沙门。所以佛托钵,第一天没有托到,第二天也没有托到,第三天还是没有托到,空钵而回,这样就面有饥色。
当时有一个比丘看到这个情况就非常悲痛,佛是无上的福田,都没有托到饭。他就想怎么样能弄一钵饭来供养佛,但他自己也没有更多的财物,就把他自己比丘的三衣变卖了,卖了钱就换了一钵很好的米饭供养佛陀。佛陀当然是有神通的,知道他的情况,就明知故问:“世间饥荒,乞食难得,你从哪个地方弄来这一钵好饭呢?”这个比丘也如实地说:“我看到佛三天没有托到饭,我不忍心,就把我的三衣变卖供养佛陀。”佛陀说:“比丘三衣是佛教的幢相,是最神圣的,你以这样殷重的心,变卖三衣换一钵饭,我吃不消啊。我不能接受你的供养。”这个比丘说:“佛是无上福田,您都吃不消、不能接受,这世间上谁能够吃得消这钵饭吗?”佛陀说:“你的父母。你的父母生养你,恩德最大,他能够受得了这钵饭。”佛再问:“你的父母信仰三宝否?”比丘说:“还不信仰。”佛说:“把这钵饭供养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就会信仰三宝,能信仰三宝,他们吃下去就能吃得消。”
佛陀是这样慈悲地以身作则,教育学佛的人,甚至是比丘,你都要孝顺父母。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你看地藏菩萨在因地,无论是做婆罗门女还是光目女时,他发出大愿最先的源头就是孝。为救度他今身的父母,乃至于多生多劫的父母,才发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久经累劫在地狱里度众生,因地狱所有众生都是历劫以来的父母。救度一切父母,这就是孝的扩大。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华严经开示:具有这十种求法之心,没有&#820

华严经开示:具有这十种求法之心,没有&#8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在手机上就能够接触到许多的佛经。接触到佛经的机会多了,对佛经有兴趣的人也多了。但是遇到能够帮助自己开示讲解佛经的师傅可不容易。有的人是因为生活...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东晋时译传的禅经中,往往叙述:数数安般、不净、慈悲、因缘、念佛等五种观门。此中,念佛观分为:念应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就...

环境恶化的根源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这个?因为这是目前整个社会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产生,始作俑者是西方国家,这跟他们的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密切相关。 西方四百年来的工...

「莲华化生」的具体情形

「莲华化生」的具体情形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的间隔,打成一片了。极乐世界也就跟娑婆世界在当处了,所以没有空间的间隔。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空间距离,是来自于我们生灭的心;在清净心,是当下就在一处的。...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好,比如助念人员普遍较昏沉、心态不稳定,所以判断可能有无形众生干扰,就会在助念现场或其他房间为亡者、冤亲债主、现前有缘众生立牌位,请问立牌位对病人或...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世纪青年应该要在不同地区、民族中,欣赏并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性,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找到全球的共同伦理价值。 现今青年人身处于地球村,追求的是全世界的共存共荣,若坚持自己的立场形成对立与冲突,将会影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