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然而佛陀却是这样地关顾世间,要我们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经典告诉我们,你能够孝养、恭敬父母就等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高堂有两尊佛,你孝养父母就是在种福田,而且是无上的福田。佛陀在孝的问题上也是以身作则的,他的生母摩耶夫人在生下他七天之后就去世了,生到了忉利天。佛陀成道之后思念报答父母之恩,所以他在三个月结夏后即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他的父王净饭王去世,葬礼上,佛陀回去亲自抬父王的棺木。
还有一个公案,有一年闹饥荒,佛陀住世时候僧人是托钵的,自己不可以煮饮食,佛也跟大家一样托钵。因为闹饥荒连老百姓自己都没得吃了,没有多余的供养沙门。所以佛托钵,第一天没有托到,第二天也没有托到,第三天还是没有托到,空钵而回,这样就面有饥色。
当时有一个比丘看到这个情况就非常悲痛,佛是无上的福田,都没有托到饭。他就想怎么样能弄一钵饭来供养佛,但他自己也没有更多的财物,就把他自己比丘的三衣变卖了,卖了钱就换了一钵很好的米饭供养佛陀。佛陀当然是有神通的,知道他的情况,就明知故问:“世间饥荒,乞食难得,你从哪个地方弄来这一钵好饭呢?”这个比丘也如实地说:“我看到佛三天没有托到饭,我不忍心,就把我的三衣变卖供养佛陀。”佛陀说:“比丘三衣是佛教的幢相,是最神圣的,你以这样殷重的心,变卖三衣换一钵饭,我吃不消啊。我不能接受你的供养。”这个比丘说:“佛是无上福田,您都吃不消、不能接受,这世间上谁能够吃得消这钵饭吗?”佛陀说:“你的父母。你的父母生养你,恩德最大,他能够受得了这钵饭。”佛再问:“你的父母信仰三宝否?”比丘说:“还不信仰。”佛说:“把这钵饭供养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就会信仰三宝,能信仰三宝,他们吃下去就能吃得消。”
佛陀是这样慈悲地以身作则,教育学佛的人,甚至是比丘,你都要孝顺父母。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你看地藏菩萨在因地,无论是做婆罗门女还是光目女时,他发出大愿最先的源头就是孝。为救度他今身的父母,乃至于多生多劫的父母,才发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久经累劫在地狱里度众生,因地狱所有众生都是历劫以来的父母。救度一切父母,这就是孝的扩大。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初玄奘法师糅《成唯识论》就,窥基法师因见本论十卷,文广义幽,乃请法师集此要义,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作颂一十二句,将五十...

神变月之殊胜

神变月之殊胜

再说一件事,这是密法里有的,记起来就说,一会儿就忘了。腊八到了,密宗的说法,释迦牟尼佛的愿力。腊八是腊月初八。从初一到十五,这十五天,任何做一件事的功德,增加十万倍,你供养一块钱的功德等于供养十万块...

求地藏菩萨却「事与愿违」的背后

求地藏菩萨却「事与愿违」的背后

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途当中,遇上不如意的事了;甚至于皈依三宝之后,比以前更不如意。...

常善法师:心地念佛

常善法师:心地念佛

心地念佛 (常善法师 2013年08月28日) 好,讲一下专题——心地念佛。这次90天般舟法会最大成就,就是心地念佛。我们看,经过90天的精进念佛,很多菩萨...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沉以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觉,普度众生。以醍醐之一味,随机宜而殊说。大根则为说顿法,令其速成佛道。小器则授以渐教,使彼徐出尘劳。随...

慧律法师:心无所住就是安住

慧律法师:心无所住就是安住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信徒问我:心要安住在哪里?我告诉他:无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那里都不对。他又问:无所住是什么?无所住就是清净心的工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