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念佛一句福增无量 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念佛一句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西方寺「万佛洪名宝忏消灾吉祥法会」
 
《佛说佛名经》,又名《万佛忏》,为元魏北天竺菩提留支所译。此经乃佛祖亲宣,共计一万一千一百佛名;用于忏悔业障,增福增慧,亦可超度先亡,消解冤结。所谓「念佛一句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况万余洪名!实则冥阳两利,功德殊胜!以此胜妙因缘,西方寺于本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廿一日(公历2月22至3月12日),隆重启建一年一度的「万佛洪名宝忏消灾吉祥法会」。初一日上时九时举行开坛洒净仪式,在住持宽运大和尚的带领下,四众弟子发大菩提心,虔诚诵经、跪拜万佛名号,共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佛日增辉,正法久住。会场庄严肃穆,梵音嘹亮,气氛感人。期以此礼忏功德,回向与会善信业障净除,罪灭愆消;忏仪庄重,如理如法,令人赞叹。现将大和尚开坛洒净前之开示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很高兴见到大家来参加我们西方寺一年一度的万佛忏法会;相信很多人都觉得《万佛忏》很难拜;要拜多少佛大家知道吗?一万一千一百佛。我们二十一天的法会,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天要拜五百二十多拜,真的很辛苦。为何要在二月初一拜《万佛忏》?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西方寺是一个念佛的道场,念佛首先要做到三业清净,也就是身、口、意清净,但如何才能清净?当然就要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如何修
正?拜忏就是最好的方法。
 
而「忏」可分为「事忏」和「理忏」;「理忏」即是在道理上明白应如何去忏悔,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空;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我们的罪是从何而来?是从心里而来;既然从心里而来,就必须从心里去忏悔,但心里忏悔,也要有形式,所以我们可以透过身拜佛,口念佛,心里想着佛来忏悔,来消我们的业障。
 
所以忏悔的方式可有很多种,比如说,我们诵经是忏悔,念阿弥陀佛也是忏悔,拜忏更加是忏悔;而拜忏所用的忏本,其实也有很多,如《水忏》、《地藏忏》、《药师忏》、《净土忏》、《华严忏》等等,而所有忏法之中,最隆重,最多人拜的,可以说就是《万佛忏》,因为其中所拜的是十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为何会如此多的佛?大家都知道只有在「贤劫」,也就是「住劫」的时候,才会有佛出世;因为我们这个宇宙离不开成、住、坏、空,在「成」的时候没有佛,「坏」、「空」的时候也没有佛,唯有在「住」的时候才有佛;因此所有的佛都是在住劫时候才出现。
 
当然每位佛都有其独特的法门,比如说,观音菩萨就有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药师佛就有药师法门;阿弥陀佛就有弥陀或净土法门,彼此的法门都不一样,但是可不可以同名?可以的。比如说,观音菩萨已经久远成佛了,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做观音菩萨?一样可以。所以同名的菩萨实在是很多很多。在忏文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名的释迦牟尼佛,有很多很多;我们将来觉悟了也可以成为释迦牟尼佛。但因为我们现在是迷惑的凡夫,所以不能成佛,不过通过努力的修行,我们将来就可以成佛,因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具有如来藏的清净心,这个清净心就是佛心、佛性。
 
而佛有三种身,即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无处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报身是因地圆满,果地也圆满,福德智慧均具足;如报身卢舍那佛,法身毗卢遮那佛,应化身便是释迦牟尼佛;他应化在这个娑婆世界;观音菩萨也同样是应化身,他本来是正法明如来,他本来就是佛,只因为不忍众生苦,为救渡众生而倒驾慈航,示现为观音菩萨,以千手千眼来寻声救苦;这就是「应化」,他不做佛,而做菩萨;由于他与阿弥陀佛特别有缘份,所以成为阿弥陀佛的助手,也就是「四方三圣」之一;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与观音菩萨是等无差别的。
 
今天大家来到西方寺,恭敬我们老和尚、一起拜忏也一样,没有差异、没有分别。当然在「事相」是上有分别的,所以可能有人会问,为何观音菩萨要做菩萨而不做佛?因为其中有些少的分别,什么分别?就是仍有变异生死与分段生死未曾彻底断除,所以在觉悟的层次上仍有分别,也就是在「相」即「事相」上有分别,所以在《华严经》的「华藏世界」中:有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础、事事无碍;「事事无碍」就是最高的佛的境界;我们现在就是有障碍;有障碍就要努力修行;今天来拜万佛忏,就是与十方三世诸佛结下一个缘份,将来在他方世界相见的时候,就会忆起以前自己顶礼过这些诸佛,感到似曾相识,原来是早结前缘;所以今天大家拜忏是非常有意义的。不过,一般拜忏悔都是一天、三天或七天,很少会拜二十一天的;通常第一天开坛洒净及法会圆满的最后一天,会有很多人来;但是希望大家都能发长远心,去年我们给全程参加法会的善信颁发了「嘉许状」,人数约有二十多人,今年希望是“DOUBLE”(双倍);希望最少有四十多人发二十一天的长远心;拜《万佛忏》的好处是什么?就是命终不落三恶道,就好像买了「保险」一样,大家想不想买这个「保险」?想啊!可是,有人可能会说,我前年、去年都已经买了,今年还要重新再买吗?当然还是要的,这就是多重保险,保障我们永远不会堕落三恶道。
 
其实,我们的人生是无常的,今天拜得到佛,不等于明天拜得到佛,所以我们老和尚经常说:「趁着色身强,修得功行满。」趁现在身体还是健壮的时候、多修行、多拜佛、多做功德,等到七、八十岁或者年纪再大的时候,想修、想拜也修不到、拜不到。所以大家要把握机会,今天能来拜忏,这就是福德因缘;你的家庭成就你,你的儿女成就你,方方面面来成就你,这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所以,希望大家发大心、发长远心,好不好呀?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耐烦的好处》

星云大师《耐烦的好处》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表现在外,是低头下视;蕴藏于心,是沉着默照。耐烦的人,能够包容一切人事物境的纷攘,不怕干扰;耐烦的人,能够观照内心的杂念妄想,消融烦恼。因此,无论在...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

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无量无边的意思

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无量无边的意思

人类语言中最好的一句话便是大家都听过的阿弥陀佛,有的人一听到就很想笑,学电视回答说:善哉!善哉!有的人听到即很烦恼的说:啊!我又还没有死,您怎么给念阿弥陀佛!他以为阿弥陀佛是人死去,师父为人超度才念...

地藏菩萨最初的发心

地藏菩萨最初的发心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这是地藏菩萨最初发心的动机。他见了佛,看见佛的相好。像我们在座的诸...

戒定慧

戒定慧

(一)修戒 戒的定义是不当作的不能作,应当作的不能不作。总括起来就是《增一阿含经》卷一的迦叶佛偈,也就是一般通称的 《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过去世中,离现在最近的七...

星云大师《睡前祈愿文》

星云大师《睡前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是日已过 今天已经过去了 我无法停止时间轨道的转动 但祈求您 佛陀 让我觉悟无常的真谛 我无法追逐日升月落的脚步 但祈求您 佛陀 让我认清生命的价值 在这过去的一天里 我有不断的妄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