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东晋时译传的禅经中,往往叙述:数数安般、不净、慈悲、因缘、念佛等五种观门。此中,念佛观分为:念应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就方法而言,念佛又可分为:1.实相念佛,亦即念法身佛。2.观想念佛:观想佛的清净妙色身。3.观像念佛:置一佛像作为观想,此为观想念佛的前行。4.持名念佛:即持一佛名号,一心专念。南北朝时代,如:佛陀跋陀罗等人都修习观想念佛。虽然《小止观》中,没有列上「念佛观」,今就智者大师的念佛法门,提出作为说明,也从中了解天台的念佛禅。
 
智者大师的念佛法门,特别提到进入佛法的方便法门很多,没有一个法门比得上念佛法门的殊胜。为什么要修念佛三昧呢?因为一切的贤圣全都从念佛法门生;一切智能全都由念佛而获得。修五方便念佛门之前,为了让心念能专注修观想念佛,他提出五种治心法,即:凝心禅、制心禅、体真禅、方便随缘禅、息二边分别禅。
 
行者在修念佛法门时,专心观想如来的白毫及佛的金色身,当进入凝结寂静时,会出现明亮而透彻的境界,就叫凝心禅。
 
前面虽然能够使心凝然,但心还会常常出现妄想,于是要制伏此心,就要再度把注意力,放在佛陀的白毫及金色身上,这叫制心禅。
 
前面虽然能够把心制于境之中,但这并不是理体上的观照之法,只是事相上的修法而已,于是现在要去体会,诸法本性空寂,是谁在制这个心呢?最后会发现,既没有所观的佛像,也没有能观的心念,这就叫做体真禅。
 
前面虽然证到了体真禅,但还停滞在真空寂静的状态中,对于无量无边的名和相貌仍然是一无所知。于是现在以无所得的心,作为修行的方便,从空寂的境界,回到现有假合的情境中。这时万事万物的相貌,洞然明白,这就叫做方便随缘禅。又因为体真禅及方便随缘禅,一个是偏于空寂,一个是偏于假有,而各据一边,于是行者就要如实的观照,寂静和动乱的本质,是没有任何的相貌。这时再也没有名字及语言的出现,连思想念头都断绝了,这就叫做息二边分别禅。{34}   2004.05.18
  
接着说明念佛的五种法门: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第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 
 
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对于喜欢称念诸佛名号,以往生彼佛净土的众生,就教他们修称佛名号往生的念佛法门。假如行人,口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后,心里发愿一定要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这叫做称名往生念佛法门。
 
第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对于喜欢见到佛身,怕有障碍而见不到佛的众生,佛就教他们修观想佛相以灭罪业法门。假如行人,心里想象佛的身体相貌,由于不停的专心注意此佛相,最后就真的见到佛相出现。佛出现时,全身发出非常明亮的光芒,照射到行者身上。这时行者所有的罪障,全都消灭了,这就是观相灭罪法门。
 
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若是有人执着境界,而不知道境界是由心所产生的,佛就教他们所有的境界都是心所生的法门。当行人从观佛中,见到佛相及佛的光明,行者就观此佛相,知道是由自己的心念所生出来的,不是另有其他的境界,这就是诸境唯心门。
 
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若是有众生,执着境界与心念都是实在具有的,佛就教他们脱离心念与境界的法门。行者就观此佛相,知道是从自己的心念所生出来的,并不是另有其他的境界;又观自己这个心,却也找不到任何的相貌,这就是心境俱离门。
 
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若是有众生,喜欢甚深的寂静禅定,而趣向执着没有生灭的境界时,佛就教他们本自空性生起万法的圆通门。这时行者依前面所叙述的境界,进入了甚深的寂静禅定之中,把一切的心意识全都舍掉,而要进入涅槃之中。这时候由于十方佛的加被力及护念力,行者的智能之门就开起,于是在一念顷刻之间,行者就证得法身,而能具备清净佛国土,成就诸众生的能力。
 
以上五种念佛法门,可一一次第而修,对修禅定中调伏妄心及开发智慧很有帮助。假使有人想要修一行三昧,选个空旷安闲的地方,去除烦乱心,不用想象佛的相,只要把心放在一尊佛的名号上,能够念念不停的观想这尊佛的佛号,不久之后就能在此心念中,见到三世的诸佛,此为念佛的一行三昧法门。{35}
2004.05.19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心很难安立在佛号上。他一安立在佛号上,要么昏沉,要么掉举,要么觉得没意思你就让他十天百万佛号闭关,都闭不住,非得出来。有时候出来觉得不好意思,他就...

净空法师: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是事实真相

净空法师: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是事实真相

事实真相,我们这一生学佛确实很难得,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对话的经文,《菩萨处胎经》。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是什么?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是事实真相。每个念头就是...

庆幸能此生能遇此,文殊呜苏吒神咒,戒淫除傲慢

庆幸能此生能遇此,文殊呜苏吒神咒,戒淫除傲慢

汉地四大菩萨各有道场名山,唯有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寒冷绝僻,令人难以朝拜。文殊乃大悲圆满之大菩萨,更是恒沙如来之母,一切菩萨之师。选此寒冷之山为道场,自有其用义,古...

圣严法师《结了恶缘怎么办》

圣严法师《结了恶缘怎么办》

我们要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因为一旦与人结了恶缘,冤冤相报无尽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万一与人结了恶缘怎么办?冤家宜解不宜结,要想办法把这笔帐理清。但有些帐则是纠缠不清的,你认为自己已经还债了,可能到...

星云大师《化敌为友》

星云大师《化敌为友》

吾人在社会上,有朋友,也有敌人。敌人不一定是战场上两军对阵,杀得你死我活,才叫敌人;商场有商场的敌人,同行有同行的冤家,利益有利益里的对手,正是所谓同行相嫉,文人相轻。 敌人,不是以消灭它为最高手段。...

海涛法师《学佛人应知》

海涛法师《学佛人应知》

一、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1.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2.身为领众而只做自利之事,乃学佛人之过失。 3.佛学虽博而不怯罪行,乃学佛人之过失。 4.口诀虽丰富但身心却流于凡俗,乃学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