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东晋时译传的禅经中,往往叙述:数数安般、不净、慈悲、因缘、念佛等五种观门。此中,念佛观分为:念应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就方法而言,念佛又可分为:1.实相念佛,亦即念法身佛。2.观想念佛:观想佛的清净妙色身。3.观像念佛:置一佛像作为观想,此为观想念佛的前行。4.持名念佛:即持一佛名号,一心专念。南北朝时代,如:佛陀跋陀罗等人都修习观想念佛。虽然《小止观》中,没有列上「念佛观」,今就智者大师的念佛法门,提出作为说明,也从中了解天台的念佛禅。
 
智者大师的念佛法门,特别提到进入佛法的方便法门很多,没有一个法门比得上念佛法门的殊胜。为什么要修念佛三昧呢?因为一切的贤圣全都从念佛法门生;一切智能全都由念佛而获得。修五方便念佛门之前,为了让心念能专注修观想念佛,他提出五种治心法,即:凝心禅、制心禅、体真禅、方便随缘禅、息二边分别禅。
 
行者在修念佛法门时,专心观想如来的白毫及佛的金色身,当进入凝结寂静时,会出现明亮而透彻的境界,就叫凝心禅。
 
前面虽然能够使心凝然,但心还会常常出现妄想,于是要制伏此心,就要再度把注意力,放在佛陀的白毫及金色身上,这叫制心禅。
 
前面虽然能够把心制于境之中,但这并不是理体上的观照之法,只是事相上的修法而已,于是现在要去体会,诸法本性空寂,是谁在制这个心呢?最后会发现,既没有所观的佛像,也没有能观的心念,这就叫做体真禅。
 
前面虽然证到了体真禅,但还停滞在真空寂静的状态中,对于无量无边的名和相貌仍然是一无所知。于是现在以无所得的心,作为修行的方便,从空寂的境界,回到现有假合的情境中。这时万事万物的相貌,洞然明白,这就叫做方便随缘禅。又因为体真禅及方便随缘禅,一个是偏于空寂,一个是偏于假有,而各据一边,于是行者就要如实的观照,寂静和动乱的本质,是没有任何的相貌。这时再也没有名字及语言的出现,连思想念头都断绝了,这就叫做息二边分别禅。{34}   2004.05.18
  
接着说明念佛的五种法门: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第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 
 
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对于喜欢称念诸佛名号,以往生彼佛净土的众生,就教他们修称佛名号往生的念佛法门。假如行人,口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后,心里发愿一定要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这叫做称名往生念佛法门。
 
第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对于喜欢见到佛身,怕有障碍而见不到佛的众生,佛就教他们修观想佛相以灭罪业法门。假如行人,心里想象佛的身体相貌,由于不停的专心注意此佛相,最后就真的见到佛相出现。佛出现时,全身发出非常明亮的光芒,照射到行者身上。这时行者所有的罪障,全都消灭了,这就是观相灭罪法门。
 
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若是有人执着境界,而不知道境界是由心所产生的,佛就教他们所有的境界都是心所生的法门。当行人从观佛中,见到佛相及佛的光明,行者就观此佛相,知道是由自己的心念所生出来的,不是另有其他的境界,这就是诸境唯心门。
 
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若是有众生,执着境界与心念都是实在具有的,佛就教他们脱离心念与境界的法门。行者就观此佛相,知道是从自己的心念所生出来的,并不是另有其他的境界;又观自己这个心,却也找不到任何的相貌,这就是心境俱离门。
 
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若是有众生,喜欢甚深的寂静禅定,而趣向执着没有生灭的境界时,佛就教他们本自空性生起万法的圆通门。这时行者依前面所叙述的境界,进入了甚深的寂静禅定之中,把一切的心意识全都舍掉,而要进入涅槃之中。这时候由于十方佛的加被力及护念力,行者的智能之门就开起,于是在一念顷刻之间,行者就证得法身,而能具备清净佛国土,成就诸众生的能力。
 
以上五种念佛法门,可一一次第而修,对修禅定中调伏妄心及开发智慧很有帮助。假使有人想要修一行三昧,选个空旷安闲的地方,去除烦乱心,不用想象佛的相,只要把心放在一尊佛的名号上,能够念念不停的观想这尊佛的佛号,不久之后就能在此心念中,见到三世的诸佛,此为念佛的一行三昧法门。{35}
2004.05.19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像都可以得到加持,而且他还不是怎么心诚。像我们要修行,经常观想佛菩萨像在你头顶上你修文殊法就观想文殊菩萨,修观音法就观想观世音菩萨,观想像在你头顶上...

星云大师《如何忏除罪业》

星云大师《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不已。由于他们过去打过仗,到现在年老了,就自怨自艾地说:过去在军队里杀人如麻,罪业深重,真是荒唐透顶!在他心底深处,隐藏着别人所少有的感受。事实上,人...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从上佛祖,未有不由二行,得出生死...

高雄文殊讲堂清规

高雄文殊讲堂清规

1、真观照。保持秒秒安祥。一日明心见性。灵光普荫人天。2、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国。念到不念而念。弥陀不从他得。3、虔礼佛。消尽平生罪业。欲了施主供养。便是这个法则。4、常念经。虔诚报答四恩。信口念出四句...

星云大师《消灾免难祈愿文》

星云大师《消灾免难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罪恶的世界,我们的人生,是一个苦难的人生。 到处充满迫害,到处遍布灾危。 正如传播媒体的报导,水火风的三灾无日无之,烧杀抢的八难天天都有,地狱恶鬼畜生遍满人间,贪瞋...

宣化上人:以利益世人为己任

宣化上人:以利益世人为己任

你们要立大志,做大事,不要想做大官,赚大钱。那是为自己个人的享受,对世界人类没有什么贡献。要想将来怎样利益社会?怎样利益国家?怎样利益全人类?要有这样的抱负,才算大丈夫、大英雄、大豪杰。 不要想当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