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诵经的5个注意​事项,请一一对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念至功夫纯熟,心中自然清净。

平日应注意者:

1、佛之戒律须守,对外面环境之奢侈繁华,须看得破,一切恶习,丝毫莫沾。

每天应有定课,按照去作,念佛念经,皆不必分别。只要诚心,天长日久,自然心净。

人心之被熏染,轻重不同,故欲心净,所需时间,亦不相同。念至心净时,其境界,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

总之,大家应以死心念佛拜佛为唯一法。

2、一切外缘,得减少即减少,一切眷属,得远离即远离,对诸事诸情,不爱不憎,不取不舍。

当知世间所有富贵功名等等,皆如梦如幻,转瞬成空,不足留恋,而所有眷属财产,等等,亦终必消散,丝毫靠不住,所靠得住者,唯有佛菩萨。此乃未得道时,所必须依靠的。

又欲看淡世情,须深信因果。知人生遭遇,穷通贵贱皆有定数。任运而行,随缘度日,任何事皆不扰我心,所有衣食住行是非荣辱,都冷冰冰放下。如此,外缘清净,心中智慧自开。

3、暇时静坐,可观想,观佛像,菩萨像,极乐世界像,使心专一。

每日早起,心中明白,宜于念佛。

晚上,可于佛前,自己默想:“今天起烦恼否?”、“生恶念否?”有则改过,无则加勉。此是入极乐世界之正道。

4、念佛用功,不可好奇,不要求佛放光,求菩萨赐梦,及各种贪图玄想,否则容易起魔。

当知境像是环境。若能心不随境转。自得清净。

5、一切嗜好贪爱,皆应戒绝,否则根本就谈不到修行,我现在也不必多说,总全仗诸位自己努力。

语云:“中国难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三难俱得,其福大矣。

各人应自尊重,不可自暴自弃,须生欢喜心,精进心,莫生懈怠心,放逸心。

人生几十年,转眼即过去,千万及早努力,若将今生耽误,则一口气绝,又投胞胎,尚不知流至何趣,彼时痛苦缠绕,求出无期,则悔之晚矣。不再多言。

请诸位自己努力。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放生念佛助戒除邪淫的案例集精

放生念佛助戒除邪淫的案例集精

(一)一个迷途知返的人上幼儿园时我就开始邪淫和手淫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最后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想尽各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欲望却越来越强,总是难以...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姓沈,出身世家,年少有才名。除夕饮宴,玉杯落地,因悟一切无常,产生厌离,作七笔勾词,传诵一时。三十二岁出家,后住持杭州云栖寺,提倡净业,严持...

宣化上人:忍受无理的攻击

宣化上人:忍受无理的攻击

我现在对大家说一说我念《地藏经》的经过。我在十六岁那年,开始为人讲《六祖坛经》和《金刚经》。我根本不会讲,可是还要讲。为什么?因为当时有很多人想研究经典,可是不识字。于是我想,我应该担任这份工作,于是...

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

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生行。 现在世道比较难,众生业障重,如果说念佛能消宿业那是对的,我们借着念佛能消宿业的这种功德,生起...

星云大师《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星云大师《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护法居士们: 今天是我们在这里讲演佛学的第三天,也就是这次佛学演讲会的最后一天。第一天所讲的是: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理想的世界,第二天讲的是: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我...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问: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数占大多数,是否是菩萨格外青睐、成就她们?相比之下,男性较少。是男性执迷不悟,贪恋人间,还是没有佛缘的原因? 大安法师答: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