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念佛法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愿能导行,行就是执持名号,不夹杂任何的观想、观像、实相。我们末法时期,这一个六字洪名,或者四字名号是最得力的。为什么说这部经典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手最易?就是因为从持名入手,这个持名,直接就把净土法门的核心抓住了。

法藏菩萨发愿要平等普度九法界的众生,思惟了五大劫,考察了十方二百一十亿俱胝佛刹土众生的根性、佛刹土的优劣,最后终于思惟到了一个平等普度众生的方法,就是以名号度众生。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个执持名号看得很浅显,这是八地菩萨得十方诸佛加持,在这声佛号的执持当中,圆满完成了初发心的人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妙觉的过程。

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行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其他大乘法门多是悟后起修,要先开悟,开悟以后看清道路,然后你才有资格去修道。没有开悟就修行,这叫盲修瞎练,因为看清了道路以后才能开始下手,才能开始修行,所以这个下手就很难。下手都不容易,别说证悟了,别说证道了。

而持名最容易下手,刚会说话的小孩都会念阿弥陀佛;只要信愿持名,就能够决定往生。纵然是这个信愿还有欠缺,但是念一句佛都有无量的功德,散称也能成为佛种。由于下手最容易,得果又极殊胜,所以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这个方便就是这么说的,非常的方便。

这一句佛号,你就圆满成佛,这句名号是了义中无上了义,是真空妙有,大乘中第一义谛彰显无遗。无量寿是真空,无量光是妙有,中道的了义就在这声佛号当中。

我们念这一声名号,也就是说,如来果觉的知见,化入了我们因地的初心,既然佛的果觉入了我们的心,所以我们的心更含果觉,这就是圆顿中至极圆顿。

我们今天能遇到这样的持名方法,一定要生稀有难遭之想。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听闻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相信的,所以一定要抓牢这一句名号,抓住我们的这一个大的殊胜的因缘,这一生不再空过。

摘自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了佛的戒法,或五戒、八戒、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但受了之后,他不受持,他破戒了。这里注意,如果破根本戒,在声闻教里面称为断头罪,不通忏悔,绝对要下地...

宣化上人:千万不要生这种瞋恨心,弥勒菩萨用偈颂

宣化上人:千万不要生这种瞋恨心,弥勒菩萨用偈颂

千万不要生这种瞋恨心弥勒菩萨用偈颂重宣此义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佛昔从释种 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 尔来尚未久此诸佛子等 其数不可量...

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应​迹资料集

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应​迹资料集

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应迹资料集观音道场 : 菩萨应迹(一)普陀山发展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乃至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区,都因与观音菩萨结成不解之缘。观世音,梵名A...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这一段所揭示的殊胜利益,正是阿弥陀佛大愿的展开、彰显;也体现着阿弥陀佛令一切众生究...

宣化上人:供佛的十种供养

宣化上人:供佛的十种供养

这供养呢,以前讲过很多,现在把它再讲多一点。这供养,有十种的供养。十种供养都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香。 我们供佛的那个香,要买最好的那个香、最值钱的那个香,不要买那一种香,是几乎人家要把它丢到圾垃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