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出自《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孔壬是尧帝时的大奸佞,曾为共工之官。

巧言指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诗经》中有“巧言如流”之说,即形容虚假惑人的言辞像流水一样畅通。令色指伪装成美好如初的表面功夫,伪善、谄媚的脸色。

花言巧语,态度谄媚的人,鲜少有仁德。因为少了诚。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虽然好了,但如果看字过多,过度劳累就会复发。大师受戒时因为书写大量的文疏、登记等事导致眼病复发,有时奇痒难忍,有时又十分疼痛。当时也没有什么药可用。为了不因病而耽误事,大师只要有空就一心虔诚专念佛号,祈求阿弥陀佛加被。夜深之后别人都睡着了,大师又坐起来默念佛号。白天在写字的时侯也写一笔默念一声佛号,心不离佛,冥求加被。因此,虽然奋力书写,但仍能勉强支持。等到整个戒期圆满的时候,书写的工作结束了,大师的眼病也不知不觉痊愈了。此诚可谓感应道交!

印祖说:诚为道本。又说世出世间事,皆以真诚为本。如是因,如是果,心若虚伪,见必非实。正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又“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诚是君子的底色。有了这层底色,才有君子之言,君子之行。如印光大师开示:“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者,凡逆天悖理、损人利己等恶念,不许起。起,则立刻生惭愧忏悔之心,令即消灭。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利人利物之心,须常存之。力能做者,认真做去;不能做者,心亦常存于此。说好话者,要说有益于人,有益于物的话。不是要人听到欢喜,叫做好话。如教训儿女,及劝人为善,劝人戒恶,劝人敦伦,劝人修福等。行好事者,认真行孝亲、敬兄、睦族、化俗之事。”存好心即是君子之诚心,说好话、行好事便是君子之言、之行。

君子之言,应“修四实语”:正直、柔软、和合、如实。此之四语,智者所行。何以故?正直语者,能除绮语。柔软语者,能除恶口。和合语者,能除两舌。如实语者,能除妄语。

正直语者有二:一、称法说,令诸闻者,信解明了。二、称理说,令诸闻者,除疑遣惑。

柔软语者亦二:一者安慰语,令诸闻者,欢喜亲近。二者宫商清雅,令诸闻者,爱乐受习。

和合语者亦二:一、事和合者,见斗诤人,谏劝令舍。不自称誉,卑逊敬物。二、理和合者,见退菩提心人,殷勤劝进。善能分别菩提、烦恼,平等一相。

如实语者亦二:一、事实者,有则言有,无则言无,是则言是,非则言非。二、理实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涅槃,常住不变。

正直与绮语反,无委曲故;柔软与恶口反,无粗暴故;和合与两舌反,无斗构故;实语与妄语反,无虚伪故。而此四语,又必相须而进。何以故?盖正直无三,则失之于刚;柔软无三,则失之于媚;和合无三,则失之于苟;如实无三,则失之于野。正当以一为主。以三为宾。主宾合行。既善且美。(《禅宗永嘉集》)

《法句譬喻经》中,世尊教导罗睺罗尊者说:“人犯九恶,唯当护口,如同大象护鼻不斗一样。大象所以如此,就怕鼻子中箭身亡。人要护口,就是怕堕落三恶道受苦。恶人不知护口,就如大象伸出鼻子作战,不怕中箭身亡一样。人如犯十恶,堕三恶道中,便受苦无量,如果能行十善,摄身口意,便可得道,永离三恶道,便无生死大患了。”

君子能修四实语,即是立身行道,方可体味仁德之境,修离生死之法。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4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4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4) ◎ 印海 著  一一宝,出百亿光明。 第五放大光明。百宝莲华,每一宝,皆能放出百亿光明,如阳光普照。菩萨智慧无量,能...

法藏法师:念佛求生净土较容易成就

法藏法师:念佛求生净土较容易成就

念佛求生净土较容易成就 对大部份的人而言,「求往生净土」比求大彻大悟容易成就! 一个从来都没有听过佛法的人,乃至到临终的时候,地狱相都现前了,只要遇到一个跟他...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第二,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地方,也有很多很好的地方,说不准会误认。 你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实际上在西周的时候,文昌帝君他就闻到了佛法,他的神识也往...

净土法门的起信之障--认知

净土法门的起信之障--认知

起信之障,我们先谈这是个难信法。佛在很多经典说,这是一个极难信之法。那极难信之法,佛还要说,不断地说,说明还是有生起信心的可能性。如果佛见证到这个极难信之法说出来,没有一个众生能够相信,我想他也不会...

宏圆法师:随顺众生施欢喜,心怀慈悲行利他

宏圆法师:随顺众生施欢喜,心怀慈悲行利他

 要想以佛法来教化众生,首先要让众生能够欢喜的亲近我们,那么恒随顺众生的根性、以方便善巧的方法让众生肯亲近我们,我们现在都是什么?强加给众生、绑架众生,...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大乘教义告诉你,说人我空、法我也空,人法双空。分段生死要灭,变异生死也要灭。菩萨行菩萨道,二死永亡又不入涅盘。入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