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掐珠记数念佛
掐珠记数念佛 原 文 只贵信得及,守的稳,直念下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不改变。若不得往生,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1)千七百转语:即禅门的千七百公案。禅家指点学人,在言语或动作上所作的垂示,叫做“公案”。 念佛法门只贵信得及,佛号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声佛号,或昼夜五万、三万声佛号,以每天决定不缺数量为准,毕此一生,记数念佛,誓不改变。像这样还不能往生净土者,三世诸佛便是说假话。 要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也没有其他的妙术,最初下手修习念佛法门,须用数珠记数。所念数目要记得分明,计划好每日定课,决定不要缺课。这样日子长了,工夫自然纯熟,渐渐达到不念自念。到了这个境界后,记数也可以,不记数也可以。如果初发心念佛便要说玄妙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这总是信心不深切,行持不得力的表现。纵然你能讲三藏十二部经教,下得禅宗千七百公案中的机锋转语,这些都是生死岸边的事,临命终时,决定派不上用场。珍重! 在印度有一个江洋大盗,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残,杀盗淫掠,世间上的恶事无不做尽,官府于是下令缉拿,要将他绳之以法。犍陀多亡命天涯,躲藏官府的追捕,白天隐匿在荒陬野外,夜晚才潜出觅食,餐风饮露,仿佛惊弓之鸟...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感就愈加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德国) 康德身为一个影响西方的伟大的哲学家,他谈到一个观点... 第二回 拜文殊菩薩原来,文殊师利与诸大菩萨、声闻大众,在逝多林听毗卢如来演说妙法。毗卢如来看见南方众生根基已熟,需派有高尚德行的菩萨去化度。他的慧眼扫视着全场,选... 我现在对大家说一说我念《地藏经》的经过。我在十六岁那年,开始为人讲《六祖坛经》和《金刚经》。我根本不会讲,可是还要讲。为什么?因为当时有很多人想研究经典,可是不识字。于是我想,我应该担任这份工作,于是... 慈悲喜舍的意义与修习方法 药师山紫虚居士 摘要: 本文叙述慈悲喜舍四种心的意义与修习方法,慈是仁慈、慈祥之意,在菩萨道上它的意义是「给乐」。悲是令人痛苦、不... 另外,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咱们大家修行,一定要生正信哪!我们要生正信,正信和不正信差别很大!截流大师的话:你生正信的话,才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你要不是正信的话,就往生不了。他提出来这一点非常尖锐!对我们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