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四心念佛

四心念佛
 
平常我们都说要“一心念佛”,而彻悟禅师——净宗十二祖却告诉我们说要以求悟心、惭愧心、畏苦心、感恩心念佛,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四心就是一心,一心具足四心,如此念佛方为最直接、最当下、最受用的正行具足啊!
四心中,前三者蕴含着“厌苦”的出离心,后一者表达了“欣乐”的菩提心,正在念佛的时候,秉持着“现法现乐”的佛法修证态度,应该以感恩心最为切要。感恩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时时刻刻怜念我,在在处处关照我!我造业时,佛则警觉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归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如此大恩大德,父母不足比其深重、天地不足比其高厚。
所以禅师说: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当我一念具足相应,则我全体身心依正即是阿弥陀佛净土庄严宝相,如此以佛果德,庄严一念因心,因中具足圆满极果,果中蕴含因地真心,因果不二,果因同时,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能念佛者,当下即是极乐!即是圣法为您确需,为何还不专心致志?!!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322至325年)。他那一世是一个很贫穷的命运,可能连生存都有问题。由于这样的贫穷潦倒故,他就发了一个大愿:我以往昔的恶业,这一世受到贫穷的苦报,现在我要求生...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论是三十岁,或八十岁,总是活这一生最老又最累那天,所以只能努力的练习不管在任何痛苦的时候,都要能够正念分明,因为师父这样子的教导末学,所以末学就试着...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圣人诚明之道,如来真常之法,匹夫匹妇,皆堪与知与能,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圣虽异,心体无殊。故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迷背故,枉受生死轮回...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里可能还是会有情绪,不过这个情绪不会浮动。一个有修行的老僧,在情绪还没有浮动之前,他心里已经有感觉了,当有了感觉,他会用方法不让情绪浮动。 事情不公...

海涛法师:念佛好时机

海涛法师:念佛好时机

念佛法,不论男女僧俗,贵贱贤愚,无有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 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

星云大师:生命的春天

星云大师:生命的春天

世间上最可贵的就是生命,最残忍的就是杀生。 生命依其过去善恶业因所感得的果报正体,有天上飞的,有水中游的,有陆上爬的,有山中走的;也有的生命是两栖的,或是多栖,乃至无足、两足、多足等类别。 在各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