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四条「唯嘱念佛」

【正讲】

第十四条「唯嘱念佛」之文
 

第十四文:释迦如来不付嘱余行,唯以念佛付嘱阿难之文。

  这条文也是引自《观无量寿经》。《观经》讲的内容非常广博,讲了十三定观,又讲了三福九品,其中也讲到念佛,那么释迦牟尼佛的心意,是要把什么法门交代给阿难呢?释迦牟尼佛在这部《观经》结尾,要流通的时候,把这部《观经》的要点做了一个总结,交代给阿难,念佛以外的观想、三福、九品,就不付嘱给阿难了,而唯独把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把这个法门交代给阿难,付嘱给阿难。交代阿难,也是让阿难传承给我们所有的众生,因为阿难是经藏的结集者。

  贵──当然是念佛尊贵,释迦牟尼佛不会把不尊贵的付嘱下来;那么,念佛和余行比,哪一个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呢?当然念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所以唯付嘱念佛。

为说念佛而说诸行

  那何必要讲其它的修行法门呢?虽然其它的修行(种种杂行杂善)回向往生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但是由于众生的根机各有不同,有的人喜欢观想,有的人喜欢打坐,有的人喜欢诵经,为了顺应这些众生的根机,所以讲种种的修行。「啊,你们都修得很不错,很有功德,不过,光靠这样的修行解脱生死还很难,现在有一个好办法,你可以原地不用改变,把你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一定能往生!」这么一讲,喜欢打坐、喜欢诵经、喜欢参禅、喜欢持咒的人,「哎!好啊,我也在怀疑当中,不能解脱怎么办?原来这样回向可以往生,功德很大!」他就高兴了,他就进入净土门了。所以,用种种的善法,摄受种种众生的根机,然后引导他们进入净土门。

  那么,进入净土门之内呢?就好像这个人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了(一下子跨两步跨不上来,先跨这一步),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要对你说了:「既然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众生自己所修的固然不错,可是如果和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相比,那功德是太小了,那不如乘弥陀誓愿、专念弥陀名号去往生,顺彼佛之本愿,蒙彼佛光明摄取,十方诸佛也赞叹护念,那你看怎么样啊?」这个人一听,「好啊,那我现在愿意专修念佛了。」由这样的次第,慢慢引导进来。 

  所以,为说念佛而说诸行,说诸行首先是引导各类不同众生的根机。

  我们大家专修念佛,也愿意和别人讲念佛,不相信你出去试试看,你先告诉他专修念佛,他不一定能接受,你要赞叹他的修行很有功德,说「你回向到极乐世界,肯定往生」,他就高兴了,笑逐颜开,「那我愿意去!」慢慢地再告诉他专修念佛,是这么一个说法的次第。经文是这样的:

《观无量寿经》云: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一部经典,如果没有祖师解释,我们是看不懂的。那么这一段文也只有一句话,但是,善导大师就是从这段文里边看透整个《观无量寿经》的宗旨。

  这一部《观无量寿经》可能一般人比较陌生。有一部录像带,叫《佛典故事》其中讲到《观无量寿经》。

《观经》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的时候,王舍城里发生了悲剧。有位王子,叫阿阇世,听了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谤佛、谤法)的教唆,要篡夺王位,提婆达多怎么跟他说呢?「你父王对你并无恩德,如何如何……你把你父王除掉,做新王,我把释尊除掉,做新佛,我们新王新佛共同治理天下,不是很好的吗?」阿阇世王听信了教唆,就把父王关起来,要把他饿死。

  这中间也是有因缘的:他的父亲叫频婆娑罗王,年老的时候没有儿子,碰到一位相士(算命看相的),就问他说:「我什么时候可以得子?」

  相士说:「在某某山中,有一位大仙人,正在修行,这位仙人三年之后将要死去,死后要投胎王宫,做为大王的儿子。」

  频婆娑罗王说:「还要等三年,时间太长了,我也年老了,希望他快来做我的儿子,将来长大,我可以把国家传给他。」于是就派人去和这位仙人商量,说:「某某,你现在在国王境内修行,都是承了国王的福德,现在请你早一点到王宫投胎,做为国王的王子。」

  仙人说:「你回去禀报大王,我还有三年,现在不能去。」

  使者就回来禀告大王。大王听了,说:「这怎么可以?我告诉他是尊重他,在我的国家之内,所有的人都要听我的命令。你再去请他,马上就来!如果他不答应,你就把他杀掉,他死了,还怕不来做我的儿子吗?」

  这样,使者又去了,问仙人。仙人还是不答应。不答应,使者就拔刀把他杀掉了。仙人临死前说:「大王今天以心口杀我,我将来虽做王子,也必然以心口来杀他。」

  仙人被杀了以后,就投胎到王宫。韦提希夫人就有孕了。

  有孕之后,相士又来了,说:「夫人怀的确实是位王太子,不过这位王子于国王有损,可能要伤害国王。」

  频婆娑罗王一听,说:「没有关系,我的国家都是他的,只要他能做王子,继承王位就可以了。」虽然这样讲,但仔细一想,还是有点心神不安,就和韦提希夫人商量:「生孩子的时候,从高楼上对着天井生下来,不要接他,让他掉在地上摔死,这样,外人也不知道,我们也不受恶名。」

  韦提希听从了国王的意见,从高楼上把他生下来,结果摔下来没有摔死,只摔断了一个小指头,所以叫阿阇世,阿阇世的意思是「折指」。

  是这么一段经历。

  提婆达多知道这段经历,就教唆阿阇世太子说:「太子,全国的人都喊你阿阇世王子,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我不知道啊。」

  提婆达多就跟他讲:「连这个都不知道,我都为你感到忧愁啊!名声不好听啊!」然后把过去这一段经历讲给他听,挑拨他和父王的关系。

  阿阇世太子一听,就很气愤,把父王关了起来,不让任何人进去。

  他母亲韦提希夫人当然很眷恋她的丈夫,就洗得干干净净,身上涂上麦?,璎珞里面装上葡萄浆,用衣服盖起来,就到里边去,给大王送吃的喝的。

  过了七天,阿阇世回来说:「我父王现在还在不在啊?」

  守门人讲:「先王现在还活着,很健康。」

  「为什么呢?」

  「国太夫人每次进来,我们不好阻拦,有得吃,而且先王在牢里,向释迦牟尼佛的方向请求受八戒,请求受法。有富楼那沙门,他们都有神通,从空中而来,我们也禁止不了。先王又有吃的,又有法。法能够让他的心神得到安定,食物又能让他的色身得到营养,不仅没有死,还更健康了。」

  阿阇世一听,非常气愤,说:「我母是贼,与贼为伴!」他就怀着一颗非常愤怒的心,提着宝剑就去找他母亲,按剑就要杀她的母亲。这是五逆之罪。

  这时,有两位大臣劝谏说:「自古以来,为了争夺王位,有谋害父王的,从来没听说过谋害母亲的,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太给我们丢脸了,我们不愿意像你这样的人做我们的国王。」大臣就不拥护他了。

  阿阇世心里就害怕了:那怎么办?他们都不拥护我了。这样,他才把剑收起来,他母亲就捡了一条命。

  虽然捡了一条命,韦提希夫人还是被关了起来,在深宫之中,没有自由,你说她忧愁不忧愁?一方面,丈夫频婆娑罗王没有人送吃的,一定会饿死;另一方面,儿子这样不孝顺,竟然要杀害她!

  她虽然贵为国太夫人,但人世间的一切痛苦都加在她的身上,她觉得心中十分忧郁。所以,在牢房里边泣不成声,向着释迦牟尼佛的方向(因为平时拜见过佛,供养过佛)哭诉:「如来世尊!我罪障深重,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儿子?如果我有自由的话,一定去拜见佛陀,请您老人家开示我,安慰我,可现在我被关了起来,失去了自由之身。如果佛能了解我的心意,请派目犍连和阿难来为我讲法,安慰我的心。」

  她这样一起心动念,释迦牟尼佛就知道了,就派目犍连和阿难(他们都有神通),从空而来,飞入王宫;释迦牟尼佛从灵鹫山隐没,从王宫里就出来了。

  韦提希夫人在王宫里边,正在那里哭泣嗑头,伤心不已。她一抬头,啊,释迦牟尼佛就在眼前,身紫金色,坐着百宝莲花的宝座,阿难、目连,左右各一个,而且王宫当中显现广阔无边的境界,有很多天人都在空中,要来闻法,因为天人都知道:佛来到王宫,一定有殊胜的教法要讲。

  韦提希一看见释迦牟尼佛,心中更是悲叹,无以自拔,无法抑止,在佛的面前嚎啕痛哭。「世尊!我怎么这样的命苦!我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坏事,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儿子!」(韦提希夫人像我们一样,也是凡夫,连因果都忘记了,忘记了当初要把儿子摔死,她说她没干坏事)「佛啊,请告诉我,哪里有净土?我要到净土去,我不愿呆在这个地方,这是恶世界,恶人充满,我不愿将来见到恶人,听到不好听的声音。」你看,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要害自己,何况其它的人呢?所以,她一心要到净土去,愿意去往生,她不愿意呆在这个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回答韦提希夫人,就用神力从眉间放出光明,遍照无量世界,光明回到头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显现十方诸佛净土景象。韦提希像看电影一样,很清楚,其中特别是西方极乐世界非常的美妙,韦提希夫人就讲:「世尊,这些国土都很清净庄严,都有光明,不过我选中了极乐世界。」这个地方,也不是韦提希夫人自己有智慧选择,是释迦牟尼佛用神力加持她。其它的国土虽然都很好,但特别把极乐世界的美妙精华显示出来。

  韦提希夫人说:「我今愿生极乐世界,愿佛告诉我,如何思惟,如何正受。」经云:「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所谓「思惟」、「正受」都是指观想,「你告诉我,怎样观想去往生?」因为韦提希夫人听闻过佛法,但还不知道称念弥陀名号去往生,以为要通过观想,以为观想的功德殊胜(一般人都这样认为),这样才可以去往生。

  释迦牟尼佛就应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讲了十三定观,因为韦提希夫人问的是定观,所以,讲了日想观、水想观、宝地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华座观后面是像观,观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宝像;然后是真身观,观六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么高的阿弥陀佛真身;然后是观音观、势至观、普观、杂观,一共十三观,这叫定观。

  定观之外,韦提希夫人没有请求散善。释迦牟尼佛亲自开散善,即三福九品。为什以开散善呢?因为能修定观的人很少,不入禅定是观不成就的,所以,不等她来请求,释尊自开三福之门,以摄散动根机。三福大家会不会背?

  第一福叫世福,世间的善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第一句「孝养父母」,我们生而为人,当然应该孝养父母,在世间福报中,把这放在第一;我们做人,也是老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所以要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叫世福。世福是世间不管信不信佛教,都知道是善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当然都是善法了,「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通途的善法。

  第二,戒福,即受戒善法,「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三句。「受持三归」,归依佛、法、僧三宝了;「具足众戒」,五戒、八戒、菩萨戒,出家人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一切大乘、小乘戒都具足,或受多分戒,或受少分戒,或受全分戒,或受大乘戒,或受小乘戒;「不犯威仪」,佛法里不仅有大的行为要求,也有细小的要求,所谓「八万四千细行」,叫威仪。这叫戒福。戒福是佛教内部特有的善行,那就比世福更高了。

  第三,大乘行福,这是大乘佛法的内容,「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四句。「发菩提心」是一般圣道法门各宗各派都要求的,很殊胜的。你不发菩提心、不愿广度众生,怎么成佛呢?所以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因果有二种:一个是世间因果,一个是出世间因果,要深信。我们很多人讲信因果,都很浅,甚至烦恼一来,稍微有点不如意,就不信因果了,像刚才(所说的)韦提希夫人,她就不信因果,她说:「世尊哪,我没干过坏事啊,怎么生了这样的儿子啊?」(以前所做的事)她忘记了。平时讲得很清楚,「我信因果哎,我信佛教哎」,其实大家连「信因果」这三个字都不容易做到,若果然深信因果,人家打你,你决定不会生气,因果报应嘛!你不仅不会生气,内心还觉得:「对不起,我以前打过你,我本来找着还都还不上,现在劳你大驾,亲自上门让我还,谢谢你,把我这段业债消掉了。」心里边觉得对不起人家。而我们不是的,「我没惹你,你干吗打我呀!」这叫深信因果吗?做生意亏本了,也在那里发脾气了,「念佛怎么没有感应哪?」这统统不叫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读诵大乘经典,《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等;「劝进行者」,劝导其它的人,要精进努力地修行。

  这叫散善三福。

  我们在座各位,定观修不来,释迦牟尼佛也知道,所以讲了散善,孝养父母,你不一定要入定;奉事师长,你也不一定要入定。不用定观,散善比较容易。但是,散善的力量也就比不上定善。

  散善九品的前三品:上辈上品、上辈中品、上辈下品,这三品是学大乘佛法之凡夫;中辈上品、中辈中品,这两品是修小乘佛法之人;中辈下品,是学世间善法之人,孝养父母等,他也没学大乘,也没受小乘戒,不知道佛法,在世间行善。这六种人是善人,一个比一个档次低,大乘善法做不到就小乘善,小乘善法做不到就世间善。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散善,还有人连世善都做不到。如果连世间善法做不到呢?比如说万年法灭以后的众生,就不能做到散善,五逆不孝的人,像阿阇世,他杀父杀母,他怎么孝养父母呢?他也做不到散善。所以,连散善三福都做不到的人,那又怎么解救他呢?释迦牟尼佛就在散善的最后三品,讲了十恶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这三种都是没有善根的罪人,就为这三种众生讲念佛往生。

  所以,念佛往生是根机越来越下,而法是越来越上,这样才能有我们的往生。

  九品当中,有这样的次第。

  到最后,这部经十三定观也讲了,散善三福九品也讲了,然后念佛也讲了。那么,释迦牟尼佛讲了这么多,一般人都认为观想殊胜,肯定要付嘱观佛三昧,「如果说散善不殊胜,那定善很殊胜;定善里边,如果说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不殊胜,那最起码真身观,观阿弥陀佛很殊胜。这个才是最好的,应该把这个流通下来。」可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的,他是散善不付嘱,不要说散善,定善也不付嘱,定善里边,不要说一般的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就连真身观都没有付嘱,而付嘱什么呢?到结尾的时候,做了总结,前面的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暂时告一段落,因三福九品到最后是引导到念佛,顺这个形势,底下就专门将念佛付嘱给阿难。

  就是这一段文:「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佛对阿难说:你要好好地受持我所讲的话 ──那释迦牟尼佛讲得太多了,到底是哪一句呢?到底是全部受持呢,还是哪一部分呢?阿难必然在心中有所疑惑。阿难没有问,释迦牟尼佛也知道,所以,不等他问,接着就解释说:「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受持我讲的话,它的要点,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才是我讲这部《观经》的要点,你要好好地记住。」

  我们跟人家讲话,也要有要点。如果对方不能一下子了解你的心,你又不便于一下子把自己的真意说出来,一说出来,有时候不方便,那怎么办呢?就要绕弯子,对不对?有这个讲究吧?「你家里情况怎么样……」套感情,慢慢绕,慢慢引导到我们要讲的话的地方,到最后,把这句话抛出来,这叫方便引入真实,前面绕弯子,就叫方便,因为不便直说,一旦直说,有时候感情啊,面子啊……不太好说。比如说讨债,原来关系也不错,一下子就来开口要钱,不好意思,所以慢慢说,「我家里最近经济有点拮据,儿子要上学……」绕了一大堆,慢慢说,对方就明白了。

  释迦牟尼佛也一样。如果一开始就讲称念弥陀名号,这么简单、殊胜,那有的人就不能接受,「太容易了,哪有这么简单?」释迦牟尼佛顺你的心,讲观想,这样观那样观;如果观想做不到呢,做不到没关系,散善,孝养父母,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我们听了也很高兴;如果能以佛法为镜子照一照自己,这些也做不到怎么办?慢慢到最后,就和盘托出,说:「阿难啊,你要持无量寿佛名!」讲了那么多,最后这一句是要点。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善导大师根据这一段经文,反过来从后向前看整个《观经》,就把《观经》的宗旨看得非常清楚。一般人读《观经》,读不出来,因为《观经》的标题叫「观经」,本来讲观,而且讲观的内容很多,有十三观,很长很长;讲念佛的,只有几段,少数几段。所以,不在于文字的多少,万变不离其宗,它是引导到念佛三昧宗旨当中。善导大师做了这样的解释。大家来看: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
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这一段说明什么呢?释迦牟尼佛用弥陀名号付嘱给阿难,要他流通于遐代。「遐」就是远的意思,「遐代」就是指未来久远的时候,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一直到我们今天,一直到法灭万年的时候。

善导大师接着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句话是整个净土宗的归宗结顶之处,所谓「千里来龙在此结穴」,千开万阖,种种的讲说,就是引导到这一句,这一句话真叫做「一语千钧」,整个净土宗的宗旨,一锤定音。

  所以祖师,弥陀示现,那就是弥陀示现,别人说不出来。

  我们来看这句话是什么含义。「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上来」就是从《观经》开始,这部《观经》从一开始「如是我闻」四个字,一直到「阿难,汝好持是语」,这么长一大段,这整个一部经,后面只有一点点小结(大家回去看看,可以比照一下)。「虽说」,虽然说了,这个「虽说」是有寓意的,大师埋了一个伏笔,我们讲「虽然」,后面就有「但是」。释迦牟尼佛虽然讲了定散两门,而且皆有利益──如果修定观,观想极乐世界,观想成就了能不能往生?决定往生!就怕你观不成;如果散善你能修,你确实孝养父母,并以此回向求生极乐;你确实能够受戒,你确实能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理解大乘佛法,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求生极乐世界,也通通能够往生,所以叫「定散两门之益」,这两门都有利益,回向都可以往生(当然不回向就不能往生)。

  虽然有这样的利益,但是还有更大的利益,不在定散两门当中,所以接下来说「望佛本愿」,「望」就是以什么为标准、眼睛看到哪个地方。比如说,我们站在这里,眼睛望到那里,人虽然站在这个地方,眼睛望到那个地方。释迦牟尼佛虽然站在自力我执众生根机这个地点,给你讲定善、散善,但是他的心中,是望着阿弥陀佛的本愿,他并不是就站在这个地方不动,他是这样讲、这样讲,讲到那个地方。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比喻,一开始绕了很多弯子,但心里边是望着我那句话而讲的。释迦牟尼佛千讲万讲,最后要把阿弥陀佛的本愿说出来,所以叫「望佛本愿」。

  从一开始,释迦牟尼佛就「望佛本愿」了。一开始,韦提希夫人说:「佛啊,我要往生净土。」她又没说哪个净土,可释迦牟尼佛就知道了:像这样的连因果都不相信的造罪的凡夫女人,要到净土去,十方净土你去不了,只有阿弥陀佛的净土能去,因为这尊佛发了殊胜的本愿,才使凡夫往生净土。所以韦提希夫人虽然求生十方净土,而释迦牟尼佛望阿弥陀佛本愿,专门把极乐净土显现得特别庄严、美妙,让韦提希夫人来选择,这叫「望佛本愿」。

  《观经》很多地方都在「望佛本愿」,我略提几点。比如讲到第九真身观的时候,观想阿弥陀佛的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么高的佛身,说:「彼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不是「望佛本愿」吗?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摄受念佛众生的,所以善导大师和尚讲:「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是因为释迦牟尼佛「望佛本愿」,从而引导你进入念佛,佛光摄取不舍。

  然后讲到散善,散善里讲到上辈大乘善、中辈小乘善,到最后,大乘善也没有,小乘善也没有,世间善也没有,只有造恶凡夫,为这样的众生讲到了下辈三品,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十声,这都是「望佛本愿」。

  来到最后,更是只有一个,不用比较的──已经不用比较的方法,是完全付嘱持无量寿佛名,定善、散善不提了,专提一种。

  可以用三层比喻来说明《观经》开显的次第。第一层叫「为莲故花」,第二层叫「花开莲现」,第三层叫「花落莲成」。

  就像莲花,莲花外面有花叶、花瓣,中间有莲蓬。第一个叫「为莲故花」,什么叫「为莲故花」呢?为了收获莲蓬子(莲子才有效用),所以有莲花,叫「为莲故花」;莲花开的时候,莲蓬就在里面了,就来到第二个阶段,「花开莲现」,「为莲故花」的时候,还是个花苞,莲蓬看不见,这代表什么呢?这代表一开始讲定善、散善,就是莲花的花叶,讲念佛,就是里边的莲蓬,开始讲定善、散善,念佛还没有讲,你看不见,不知道是讲念佛,好像被莲花包起来,里面的莲蓬没有显示出来,但目的是在里边,释迦牟尼佛「望佛本愿」,是要讲念佛,但是一开始不能完全讲出来,所以叫「为莲故花」,为了讲念佛而讲定善、散善。

  到第二个阶段就「花开莲现」,莲花绽开了,莲蓬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在定善、散善文当中讲到念佛了,比如刚才讲的「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虽然是讲观佛,但把念佛安插进去了──莲蓬显示出来了,在散善里边也讲到念佛,「称无量寿佛名」、「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叫「花开莲现」,这个时候,观佛也有了,散善也有了,念佛也有了,莲花、莲蓬都显现出来了。

  到最后结尾,「花落莲成」,莲花瓣打开之后,慢慢就凋谢了,独独将莲蓬显示出来了,定善、散善的莲花瓣就弃舍了,不讲了,不付嘱定善、散善,唯把持无量寿佛名付嘱给阿难,这叫「花落莲成」,到这个时候,念佛的教法完全独立出来。

  释迦牟尼佛用这样的次第来引导我们从圣道门入净土门,在净土门里边,从杂行杂修而入专修念佛。我们懂得这样的道理,就不能辜负释迦牟尼佛的一片苦心,应该专修念佛。
释迦牟尼佛讲这一部《观经》,可谓煞费苦心,因为众生的根机太骄慢了,如果没有佛这样的智慧,讲这部《观经》,我们连门都摸不着。渐渐引导,「望佛本愿」,「意在众生」,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他的意思在哪里呢?不在定善、散善,意思是要我们十方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到结尾,就付嘱弥陀佛名给阿难。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也是如此,十方诸佛的证诚也是如此,我们如果再不专修念佛,那就是和弥陀佛、释迦佛、十方诸佛唱反调,你就不叫顺佛语了。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净土宗的根本宗旨。在这部《观经》里边也讲到观佛身,但是佛的本愿不是观佛身,而是称弥陀佛名,所以说:弥陀佛名是我们信仰的唯一对象。不是其它佛名,也不是弥陀的身相光明(这个凡夫观不来),而是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唯一的。

口念与心念

  弥陀佛名,也不是要我们怎样地忆想清净,是口称弥陀佛名。「称」,就是我们开口念出声音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有些人问了:「我在心中念行不行?」心中念当然行,心中念弥陀佛名,也是念佛名,不过,心中念跟口中念哪一个容易?口中念比较容易。如果心中的烦恼非常多,今天的事情非常杂,心中是念不了佛的,想别的去了。但是,虽然心中杂乱,嘴巴还能念佛,对不对?「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有的莲友讲:「师父啊,我边念佛边打妄想,怎么办?」这个就对了啊!不是你打妄想对,念佛法门正是这样的,口称名号。如果要清净念佛,那你打妄想,你念不了佛。

  就这么简单容易,就是:你心中虽然有妄想,口中能念佛、愿往生,就符合条件,就达到标准了。

  比如一个小孩子,你教他念佛,你是告诉他口称名号还是告诉他心中念佛啊?「哎,小宝宝,你心中念佛。」他不知道怎么心中念佛。你说:「哎,这样念:阿—弥—陀—佛。」他也会念,那么小孩口称就容易了;还有,比如说一些弱智的人,不太正常,你叫他念,他也会念。如果你对他讲「你心中念佛」,他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口称名号非常容易。还有鹦鹉、八哥,念佛也能往生,它是心中念吗?它只能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它也念「阿弥陀佛」,你念,它也念,它就是口中念,就口称名号,愿生净土。八哥有没有愿生的心?我们也不知道,或许有,但既然它是禽类,或许没有,我们也不知道,只是它经常念佛,因为经常念佛的缘故,名号有这种作用,使得它自然往生。所以,八哥死了,身上还有舍利。如果是一个傻瓜,他如果像八哥一样,从早到晚念阿弥陀佛,保证往生!不用多讲了,只管念佛就行了,他也不知道什么清净心不清净心,只是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而且念佛念多了,真能开智慧,那就不会还是傻瓜了。比较起来,口称跟心念,口称为容易。

  口称佛名能往生,心念佛名能不能往生?当然也往生。散心念佛能往生,定心念佛能不能往生?当然也能往生。说散心、口称,并不是反对定心、忆念,而是定心忆念比较难,有人做不到,阿弥陀佛不以定心为本愿,只要散心,相续口称佛名就可以往生,真是再也没有比这更简单,也没有比这更殊胜的了。

  我们前天学到《观经》下下品,那里边也是讲口称念佛的。下下品的众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他本来应当堕落恶道;遇到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这第一个「念」就是心中念,心中念不起来了,善友告言:「你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名。」「如是至心,令声不绝,称南无阿弥陀佛。」你看,心念不能,转为口称,这样口称,就能往生,以称佛名故,念念之中,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剎那之间,往生极乐净土。

  所以,各位念佛,不要想「我怎样念佛?心里怎么怎么样……」你就只管念,决定往生!这就是净土门易行道。如果一定要心里面怎样清净,我们还不容易做得到。你经常念佛,心里面自然而然就清净了。所以法然上人说:「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你只管念佛,自然而然就有这样效果。又说:

「故愿生心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散心增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善心生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不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清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欠缺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具足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现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成就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此即决定往生之方便也。纳于心府莫忘失!」

念佛时心散乱怎么办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必得往生」,这就是善导大师对整个净土宗念佛法门所作的结论性的解释。

  称念弥陀名号,是不在于我们的心是散乱还是不散乱,因为凡夫既然堕在散地当中 ──所谓「三界众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属于欲界,欲界是散地,色界、无色界叫定地,你要有禅定工夫,才可以生到色界、无色界。那么在欲界当中,统统是散地凡夫,散地凡夫的心就是散乱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像你做人,就有眼睛和鼻子。而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本愿,就是以这样的众生做为救度的对象,而发出誓愿说:「这样的众生称念我的名号,必然来到我的净土。」所以,不是从我们心上去找,而是看我们是不是专称弥陀名号。这个专,在行业上是专称弥陀名,专拜弥陀佛;在心相上,也是专靠倒阿弥陀佛的誓愿。我们能往生,不是自己有修行、心清净,不是的,是因为佛的誓愿可靠。善导和尚说:「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佛愿不虚的缘故,我们称念,必得往生。

  昨天也有莲友问:「念佛心有妄想、散乱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是不用问的,丝毫不用问,本来就是这样的众生嘛!如同说「我长得胖怎么办?」长得胖就胖子念佛嘛,没有关系,跟你的长相如何没有关系,跟你的心怎么样也没有关系,只是我们认为有顾忌。

  就好像我们乘船过海一样,你能不能过海,唯一的条件是你要一直坐在船上,你要乘上船。至于说乘上船之后,是不是要一心一意地坐船?是不是要怎么样记得我在船上?也未必如此。偶尔你可以想一想家里的事,但这么一想,是不是就跑到家里去了呢?还在船上;偶尔也会看一下风景,但是我们心里很安心:我已经坐在船上,我们的重心在船上,重量都在船上。

  我们念佛也一样,是把我们整个的心靠倒在阿弥陀佛的船上,「我称念弥陀名号,不管怎么样,一定往生!」──这是保证下来的事情。至于心中的妄想、杂念,不必过多地去考虑。你经常念佛,妄想自然会少。去年的妄想、杂念今年还在吗?早就没有了,你不用管它,它就没有了,它没有根啊;昨天的妄想今天也没有了;前一念的杂念现在也过去了。凡夫的心就这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叫生灭,如烟如云。而我们念佛的心呢?昨天念、今天念,天天念,昨天信阿弥陀佛的誓愿,今天还如是信,明天还这样如是信。念佛是如是行,今天、明天,一直不改变,只有这个是一生不改变的。至于说心中其它的想念,都是不断改变的,不能构成障碍。

  像一座山一样,巍巍的青山,它在那里屹然不动;山的半腰有云雾,飘来飘去,这云雾能够撼动山吗?它来就来,山不会说:「哎!你别来,一来我就乱了。」云来了就来了,云走了就走了,山还是山。

  那我们的心正念坚固,我们念佛的心,就像青山一样坚固不动;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就像青山一样,是不会改变的,不会因为你心中有妄念的云雾,就不救度,「要你没有妄念的云雾,我才救度」,阿弥陀佛能这样吗?他说「十方众生」啊,包括不包括妄念众生?十方众生当然包括有妄念的、有散乱的众生,阿弥陀佛说「称我名号,我则必然救你」,那我们称佛名号,佛当然会救度,若不救度,「不能令称我名号的妄念众生往生我的净土,我则不成佛!」而现在已经成佛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不改变的──永不改变的名号,永不改变的救度和永不改变的慈悲。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无论如何,必然往生!这个千万不要怀疑,这是永远不改变的,这就像巍巍的青山一样。

  本来念佛法门不简行住坐卧、士农工商,做什么职业都可以,这些都是世间的生灭法,而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心是永不改变的,佛的救度是永不改变的。所以,不用担心。

  虽然说知道不论定心、散心,只要念佛一定往生,但我们心中还是期望杂念少一些,烦恼少一些,对不对?那这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这就要有所方法,要能够摄心,大家可以尝试印光大师所提倡的「十念记数法」,只是不要误会不这样就不能往生。阿弥陀佛没有这个要求,那是你自己的要求,好像阿弥陀佛不要求你穿什么衣服,而我们总是希望穿得整齐一些、漂亮一些,那是你的事。

一 

  善导和尚依据经文告诉我们:要专称弥陀佛名。而这个「专」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谓「一向」,就是一个方向。从时间上来讲,现在听到这个法门,一直念佛到临终不改变,叫一向。比如说,念个两年三年,然后我不念了,「念佛念好了,我修别的法门了……」那就不叫一向了,就改了。

  好像我们乘船过海,乘到半途中,你就改了,那就不叫一个方向了。坐车也一样,坐直达车,从这里直接到北京,就一个方向不改变。如果中途哪一站下来,换了别的车,那就不能到北京了。

  我们念佛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叫做「一辈子的念佛」,不改变。

  一向,唯向着佛这个方向,总是想到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称念彼佛名号,如果不能往生,彼佛则不成佛!无论如何,从佛的誓愿来考虑,叫一个方向。

  我们很多人念佛不是一向,他一边念佛一边想:我这样能往生吗?他的思想转过来了,转过来看自己了。叫你一向,是看到佛那个地方。就像晚上有月亮,你抬头对月亮看,就见到光明了,如果回过头来往黑房间里看,就看见一片黑暗,是不是?我们的心就是黑房子,有罪业,有妄念,有烦恼,你越看越觉得不能往生。本来往生不是靠你这颗心的。你有这样一颗烦恼、妄念、黑暗的心,佛正要救这颗心!你不能说「这样不能往生」,佛要救的正是这样的心。

  就好像我们到医院看病一样,我们要相信医生,医生告诉你怎样治病,你却说:「我这么重的病,你看我都病成这样子!」这么一想,就没有信心了,「……这样还能治好吗?」医生就是要治这样的病人。正是由于病重,医生才要治。

  正因为我们烦恼重、业障重、罪业深,阿弥陀佛说:你念佛,灭除罪障;念佛,佛力救度;念佛,仰佛誓愿往生净土。所以,不可以因为自己罪业重而怀疑念佛往生,也不可以因为心中有妄想、散乱而不念佛,「这样怎么能往生?」然后把念佛放下来,去修心了。

  正因为是这样的众生,所以必须念佛。这样的众生,你不念佛,还有什么法门能修得成呢?如果念佛法门都不能成,那一切法门都不能成。

  所以,经常思惟南无阿弥陀佛的救度,内心自然就有光明了,知道往生一定,这叫一向。就像我们刚才做的比喻一样,坐船过海,你要想到这条船很有力量,很坚固,很稳当。坐船是靠船的力量过海,你不能站在海边想:我又不会游水,这么大的浪,这么冰冷刺骨,我这怎么过海?人家跟你说:「不是靠你会游水,是靠坐船过海的。」你说:「我知道靠坐船过海,可是我不会游水,那怎么过海?」人家再跟你说一遍,「不是靠你会游水,是靠坐船过海!」你又说一遍:「我也知道,靠坐船过海,可是我不会游水,怎么能过海?」人的脑子啊,就是转不过来。人家跟你说念佛往生,说得很清楚,念佛往生,是靠阿弥陀佛的誓愿,你说:「我也知道念佛往生,可是你看我的心,这么的妄想、散乱,这么的罪重,我怎么能往生?」哪个靠你的心去往生呢?不叫你靠念佛往生吗?你这个心是要抛弃掉的。

  再三跟他讲,有的人就是转不过来,「念佛往生,我知道念佛往生,可是……」你可是什么?你念佛好了,你知道念佛往生,你就念佛,念佛往生是没有条件的。有人说:「念佛往生,可是……如果不能读经的话,念佛就不能往生。」「可是……如果心达不到功夫成片,就不能往生。」像这些种种想法,都是没有依据的。但是,这样的想法最容易被人相信,而佛讲的话,他反而不相信,你说怪不怪呢?这样的想法,只要一个人讲,底下保证有十个人说:「啊,对呀!」都赞同。为什么?因为十个人都是这样的凡夫,都是抱着凡夫的见解,所以有人一讲,他就说:「对啊,是这样。」比如说,我们信佛了,我们相信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那大街上,还有很多不信佛的,他们在一块儿谈论了,「哪有极乐世界啊?我看他们在信迷信。」只要一个人讲,马上一百个人赞成,「对啊!那些老太婆都在搞迷信,哪里有极乐世界?」但是,这一百个人都赞成,他们讲的话算数吗?他们不能算数,因为他们是疑惑心中所说,而我们念佛的人就知道一定有极乐世界。同样道理,你对阿弥陀佛的誓愿、对念佛不了解,你说:「哪里那么容易往生?」一百个人都赞同你,这一百个人都是疑惑心中所说,不能为依据的。那依谁所讲的呢?依佛的誓愿,依祖师(善导和尚)的开导,规范我们的心,知道念佛必往生,依佛本愿故。不然,怎么说称念名号是正定之业呢?阿弥陀佛不会欺骗我们,决定可以往生──这个心建立不起来,你就在净土门外面打转,没有入门。

  「一向」还有一种含义:我们凡夫的心往往都是分岔的,都是两个,善哪,恶啊,这就两个了吧──两向了;持戒,破戒,又是两向;出家,在家;功夫深,功夫浅……所有的想法,我们都会在两个当中选一个,善和恶,一想:恶人念佛难得往生,善人才能往生;吃素,吃荤,「如果不吃素,念佛怎么能往生?吃素才能往生。」持戒,破戒,「如果不持戒,念佛怎么能往生?持戒才能往生。」到底是念佛往生还是持戒往生呢?他说要加起来,「持戒念佛往生」。这不是阿弥陀佛的誓愿,阿弥陀佛没有讲到「持戒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说「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就包括持戒、破戒、无戒,包括出家、在家,有智、无智,男人、女人,有修、无修,统统包括在内,才叫十方众生。所以,阿弥陀佛的誓愿,他就是一向,他不讲两句话。而我们的心中,往往就是两个,两个就是分别,分别就是颠倒,颠倒就是轮回,是不是这样子?

  所以,大家念佛,不要谈这些细枝末节,这叫是非的事情,你讲这些事,决定不在佛法正道上,必定在搞是非,你到底是鼓励人家念佛还是鼓励人家行善?「当然鼓励念佛了,也鼓励行善。」那你先把念佛讲清楚,行善第二个层次再讲。既然念佛一定往生,做为佛弟子的──世间之人尚且要遵纪守法、孝养父母,那你想想看,做佛弟子应该怎么做呢?道理不是很明白吗?当然应该来行善。

  比如说,一个病人,他到医院去看医生,医生只有一个想法:我怎样对症下药。他会不会问这个病人,「你是男人是女人?男人才看,女人不看;你是不是小偷?是小偷我不给你看病。」那你这个医生叫多管闲事。医生的药也不会有分别,说这个药,小偷吃下去不治感冒,不偷东西的人吃下去才治感冒。这是两回事。你现在找医生看病,治好你的病是医生的职责,即使你有盗窃罪,那么有国家的法律,那是另外一回事,另外一方面要规范你。

  我们现在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情,这六字名号,不论何人来称念它,一定往生。至于说你这个人是善是恶,那是另外的规范,另外的教理,另外的说明。何况能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讲的善和恶就没有意义了,到极乐世界成佛菩萨才是真正意义的善,不然的话,你在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恶,你这辈子是善人,下辈子可能是恶人,为什么?六道轮回啊,转来转去啊,这辈子在天上,下辈子可能在地狱。有什么资格讲呢?前面讲善人,后面就成了恶人了。

  念佛不谈这些,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我们的身份念佛,决定往生;他是什么样的人,以他的身份念佛,决定往生,大家念佛统统往生,个个成佛,有什么不好啊?难道不是皆大欢喜吗?这个叫做一向。

  我们不懂得这一点,往往就会搞是非,因为自己吃素了,就去要求人家,「你看,某某人念佛,都不吃素!」好像吃素比念佛还重要一样。我们应该主次分明,念佛是第一的,剩下的,慢慢教育。像一个孩子,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孝顺听话,这个是前提,然后再说你有没有工作能力、能赚多少钱,对不对?如果一个孩子都不孝顺,还打骂父母,那赚再多的钱有啥意思啊?首先要听话,是好孩子,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能够劳动致富,能够功成名就,那当然最好;如果不能,能听父母的话,仍然是父母的好孩子,因为能力有大小啊。那么,佛看众生也一样,菩萨当然很好,六度万行都很好,可是在凡夫来讲,你能够相信、孝顺于佛,相信佛的誓愿,完全靠倒佛,相信念佛一定往生,这就顺了佛的誓愿,佛就欢喜了。其它方面慢慢再来调教。何况我们在这个世界有种种的障碍,如果能到净土的话,自然转恶成善。

私云:此中定者始自日想观以来十三观是也。
散者初三福业后九品业是也。
此定散二善中虽说诸往生行,
然佛本愿者,唯在名号,
故释迦牟尼如来唯以名号付嘱阿难尊者也。

  意义好懂。为什么付嘱念佛,而不付嘱定善散善?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唯是名号,所以释迦牟尼佛只把称名念佛付嘱给阿难。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

星云大师《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

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一般人无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吃亏,并获得人家的爱护,甚至所有的利益都归于我,但是要求太多的人,便是自私,便是贪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要有高尚的人格,便不能贪求过多,至少要...

海涛法师《阿姜查法语选集》

海涛法师《阿姜查法语选集》

一 1.良好的修行是要非常诚恳地问自己:「我是为什么而生的?」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好好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2.我们的生和死是同一件事,不能有此而无彼。然而,面对死亡,人们是如何的伤心悲痛,对于出生...

海涛法师:念佛净语

海涛法师:念佛净语

1.《观无量寿经》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除罪往生,得下品下生。」 2.《...

海涛法师: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跟发愿往生弥勒净土,

海涛法师: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跟发愿往生弥勒净土,

问: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跟另外一种-发愿往生弥勒净土,两者有冲突吗?答:完全没有,完全没有,这是个人的愿,若是你发的愿如此,弥勒菩萨就来接引你;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阿弥...

念佛人的沉着安闲

念佛人的沉着安闲

沉着安闲。这句话直指目前许多修行人的病处。 有人用功,但是有急躁情绪,恨不得很快就要有所成功,于是很紧张,很着急。这就是有求的心了。 念佛的殊胜就在从有念暗合无念,从有求而契到无求,从往生证到无生。...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床明月夜三更。 无如尘累心难断,惟有莲华梦易成。 睡眼朦胧诸佛现,觉来追记尚分明。 (省庵大师《净土诗》) 我们每天都需要睡眠,那如何将念佛法门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