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五执交身心生疑惑

  诸天共赞顿悔自仟

  直上刀山投身火聚

  凈轮法门证法王子

  这时,善财童子一心专念着善知识的教导,为菩萨“无胜幢解脱”所照耀之故,而住于诸佛不可思议神通变化的力量,并证到菩萨不可思议解脱神通的智慧,永无煺转。他又获得佛十力的智慧光明,时时刻刻勤求妙法,常无厌足的时候。又以真正的修行来深入佛的境界,出生菩萨无量的庄严、无边的大愿,并已完全清凈圆满。……

  一路上,他渐渐向南行去,抵达伊萨那聚落(伊萨那意为长直)。看到(示现外道的)胜热婆罗门,在那里修一切苦行(五热炙[音志,zhì]身的苦行。即四面火聚,加上头顶太阳),为求得一切智慧。胜热婆罗门的四面都有大火聚集,犹如大山,中间又有一座刀山,高峻险拔,没有极限。此时,胜热登上这刀山,然后投身入大火聚中。

  这时,善财童子向胜热婆罗门顶礼,合掌而立,然后说:“大圣者啊,我已经先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了,可是尚未能知道菩萨应怎样学习菩萨所修的行门?应怎样行菩萨道?我听毗目仙人为我介绍,说你圣者,善能诱诲众生,我希望你为我演说妙法。”

  胜热婆罗门说:“善男子,你现在若能登上这刀山,投身到大火聚中,那么你便能完全清凈一切诸菩萨的行门。”这是婆罗门给善财童子的一个考验。

  但这时善财童子,便作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上刀山,投身火聚,那么我不就丧失人身了吗?我得到人身是很不容易的,离开一切灾难是很困难的,况且被火这么一烧,那不成了“火难”吗?我是要舍离这些火难,他怎么叫我跳到火堆里去呢?……这位婆罗门,莫非他就是个魔王?是不是魔叫他来试验我呢?或者他不是魔,可能是魔险恶的徒众吧?他可能假冒诈现成一位菩萨善知识的形相,而想令我不种善根?或者他将作为我寿命中的灾难,来障碍我修行一切智慧之道吧?他大概要连累牵扯我堕入诸恶道中吧?他可能是想来障碍我修行法门,障碍我学修佛法?”这时,善财童子生出怀疑来,以为这婆罗门是大魔王作怪所现,要令他上刀山,跳火坑。

  正当善财童子心怀疑虑时,有一万位梵天、一万位诸天魔、一万位自在天王、一万位化乐天王、一万位兜率天王天女天子、一万位叁十叁天天主、一万位龙王、一万位夜叉王、一万位干闼婆王、一万位阿修罗王、一万位迦楼罗王、一万位紧那罗王和无量欲界诸天,都相继下来,在虚空中唱言,叫善财童子不要疑虑,特地来给他作证明。所以,此时善财童于听闻了诸天的种种劝告说法,心中生大欢喜。对于胜热婆罗门的处所,发起真正认识善知识的心,然后向婆罗门恭敬顶礼唱道:“我在大圣善知识的处所,生出这种不善之心和怀疑心,希望大圣者塬谅我,容许我忏悔过错。”

  于是,婆罗门即刻为善财童子说了下面的偈颂:“若有诸菩萨,顺善知识教,一切无疑惧,安住心不动。当知如是人,必获广大利,坐菩提树下,成于无上觉。”

  这时,善财童子立刻登上刀山,自己投身到火聚中,在他尚未达到火聚时,便即刻得到菩萨善住于菩萨道的叁昧。善财便对婆罗门说出他身投火聚的感受:“真是奇怪!大圣者,象这样的刀山和大火聚,为什么在我的身体刚接触到时,有这样的安稳?这样的快乐?”

  胜热婆罗门告诉善财童子说:“我只有得到这种‘菩萨无尽轮解脱’的法门。如果要象一切诸大菩萨那样,以大功德的火焰,能烧尽一切众生的见惑等种种功德行,我又怎能知道?怎能宣说?你最好再去参访另一位善知识吧!”

  胜热介绍说:“善男子,从此地再向南行,有一个城市,名叫师子奋迅。在这城中,有位童女,名叫慈行。你可以到她那里去请问:菩萨应怎样学习菩萨行?怎详修菩萨道?”

  这时,善财童子向胜热婆罗门顶礼、右绕无数匝,然后向婆罗门告辞而煺,向南行去,再去寻访他另一位(第十位)善知识——慈行童女。

 

点我:

相关文章

执意独修的弥醯尊者

执意独修的弥醯尊者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树林的旁边,清泉徐流,犹如一条蓝带缓...

每日供养一缕线,因发心广大得成佛道

每日供养一缕线,因发心广大得成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佛菩提,精勤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佛接着广说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波罗蜜之清净行相与所成就之功德。   佛告舍利佛: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波罗...

因果不可避免,解脱的圣者亦如是

因果不可避免,解脱的圣者亦如是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住在一位名叫提婆比多婆罗门的芒果园中,而尊者优波摩那为佛陀的侍者。  那时,佛陀受了风寒,引起了背部疼痛的痼疾,所以找来尊者优波摩那,对尊者说:“优波摩...

龙王献宝

龙王献宝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  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

布施重在心诚

布施重在心诚

  在原始佛教经典之一的《贤愚经》中,有一则如下的故事。  王舍城旁,住有一位非常穷苦的老太婆,名叫南陀。在一个每百年才能见到一次佛祖的日子里,南陀虽很想供奉一盏灯火,但用她仅有的钱却只能买到一点...

《百喻经卷下》: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百喻经卷下》: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百喻经卷下》: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从北天竺到南天竺去,住得久了,就娶了那儿的女人做妻子。妻子给他准备了饭菜,他到手便急急地吞了下去,一点也不顾及它有多烫。妻子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