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五执交身心生疑惑

  诸天共赞顿悔自仟

  直上刀山投身火聚

  凈轮法门证法王子

  这时,善财童子一心专念着善知识的教导,为菩萨“无胜幢解脱”所照耀之故,而住于诸佛不可思议神通变化的力量,并证到菩萨不可思议解脱神通的智慧,永无煺转。他又获得佛十力的智慧光明,时时刻刻勤求妙法,常无厌足的时候。又以真正的修行来深入佛的境界,出生菩萨无量的庄严、无边的大愿,并已完全清凈圆满。……

  一路上,他渐渐向南行去,抵达伊萨那聚落(伊萨那意为长直)。看到(示现外道的)胜热婆罗门,在那里修一切苦行(五热炙[音志,zhì]身的苦行。即四面火聚,加上头顶太阳),为求得一切智慧。胜热婆罗门的四面都有大火聚集,犹如大山,中间又有一座刀山,高峻险拔,没有极限。此时,胜热登上这刀山,然后投身入大火聚中。

  这时,善财童子向胜热婆罗门顶礼,合掌而立,然后说:“大圣者啊,我已经先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了,可是尚未能知道菩萨应怎样学习菩萨所修的行门?应怎样行菩萨道?我听毗目仙人为我介绍,说你圣者,善能诱诲众生,我希望你为我演说妙法。”

  胜热婆罗门说:“善男子,你现在若能登上这刀山,投身到大火聚中,那么你便能完全清凈一切诸菩萨的行门。”这是婆罗门给善财童子的一个考验。

  但这时善财童子,便作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上刀山,投身火聚,那么我不就丧失人身了吗?我得到人身是很不容易的,离开一切灾难是很困难的,况且被火这么一烧,那不成了“火难”吗?我是要舍离这些火难,他怎么叫我跳到火堆里去呢?……这位婆罗门,莫非他就是个魔王?是不是魔叫他来试验我呢?或者他不是魔,可能是魔险恶的徒众吧?他可能假冒诈现成一位菩萨善知识的形相,而想令我不种善根?或者他将作为我寿命中的灾难,来障碍我修行一切智慧之道吧?他大概要连累牵扯我堕入诸恶道中吧?他可能是想来障碍我修行法门,障碍我学修佛法?”这时,善财童子生出怀疑来,以为这婆罗门是大魔王作怪所现,要令他上刀山,跳火坑。

  正当善财童子心怀疑虑时,有一万位梵天、一万位诸天魔、一万位自在天王、一万位化乐天王、一万位兜率天王天女天子、一万位叁十叁天天主、一万位龙王、一万位夜叉王、一万位干闼婆王、一万位阿修罗王、一万位迦楼罗王、一万位紧那罗王和无量欲界诸天,都相继下来,在虚空中唱言,叫善财童子不要疑虑,特地来给他作证明。所以,此时善财童于听闻了诸天的种种劝告说法,心中生大欢喜。对于胜热婆罗门的处所,发起真正认识善知识的心,然后向婆罗门恭敬顶礼唱道:“我在大圣善知识的处所,生出这种不善之心和怀疑心,希望大圣者塬谅我,容许我忏悔过错。”

  于是,婆罗门即刻为善财童子说了下面的偈颂:“若有诸菩萨,顺善知识教,一切无疑惧,安住心不动。当知如是人,必获广大利,坐菩提树下,成于无上觉。”

  这时,善财童子立刻登上刀山,自己投身到火聚中,在他尚未达到火聚时,便即刻得到菩萨善住于菩萨道的叁昧。善财便对婆罗门说出他身投火聚的感受:“真是奇怪!大圣者,象这样的刀山和大火聚,为什么在我的身体刚接触到时,有这样的安稳?这样的快乐?”

  胜热婆罗门告诉善财童子说:“我只有得到这种‘菩萨无尽轮解脱’的法门。如果要象一切诸大菩萨那样,以大功德的火焰,能烧尽一切众生的见惑等种种功德行,我又怎能知道?怎能宣说?你最好再去参访另一位善知识吧!”

  胜热介绍说:“善男子,从此地再向南行,有一个城市,名叫师子奋迅。在这城中,有位童女,名叫慈行。你可以到她那里去请问:菩萨应怎样学习菩萨行?怎详修菩萨道?”

  这时,善财童子向胜热婆罗门顶礼、右绕无数匝,然后向婆罗门告辞而煺,向南行去,再去寻访他另一位(第十位)善知识——慈行童女。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领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牠常常跟其他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淨,我们要做圆满佈施。"  牠自己在想,明天就是月...

因愿力具辩才

因愿力具辩才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40、商主善举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40、商主善举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  而心高气傲的提婆达多,对佛常怀嫉妒,总是期盼与佛并驾齐驱,当他听到佛陀服用药酥...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薛包。笃行至孝。父娶后妻。分包出之。包号泣不去。至被杖。乃庐于舍外。旦入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父母殁。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引其老者...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2、善愿恶誓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2、善愿恶誓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2、善愿恶誓  久远之前,在大海边住有一双头共命鸟,它们共用一个躯体,却长有二首。一只名为有法,一只名为非法。有次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