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家庭有善教,自然子女皆贤善!

今世道人心之病深矣,若只逐事而劝谕之。虽亦可以收移风易俗之效,固不如从根本上致力为得也。所言从根本致力者,即提倡家庭教育,提倡因果报应。俾一切人,各知为人之道,各尽己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果能人各如是,则家门兴盛,子孙贤善矣。又须凛福善祸淫,善恶殃庆之说。以之自修,复以之教家人,则家人优入于圣贤之域而不自知。故孔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此语非特为有爵位者言,匹夫匹妇,同一责任。古人所谓:“天下不治,匹夫有责”者,以天下人材,必从家庭中出。家庭有善教,自然子女皆贤善。家庭无善教,子女之有天姿者,习为狂妄,无天姿者,狎于顽恶,二者皆为国家社会之蠹。是知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而因果报应,为辅助教育之要道。自孩提以至白首,自一己以至社会,自为人以至为圣贤,自修身以至平天下,均须依之而得成就。实为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成始成终之大权。标本同治,凡圣共遵之大法也。(续编劝世白话文发隐序)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是戒义,灭义是戒义,此诸句义,名...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怎样,自己一向都习惯怎样怎样,都不习惯如何如何。 什么叫做个性呢? 就是我们无始以来培养出来的种种习惯性(习气),有种种执着的性质。佛是教我们开发佛...

圣严法师《好好善用「臭皮囊」》

圣严法师《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这些基本的观想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脱离自我的执着、冲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众多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 所谓...

普贤菩萨修行,圆觉清净境界

普贤菩萨修行,圆觉清净境界

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普贤菩萨为与会诸大菩萨及末世一切众生向释迦牟尼佛提了四个问题:(1)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2)若彼众生,知如幻者。...

点亮心灵之光

点亮心灵之光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我们都看的清清楚楚,甚至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我们也看的清清楚楚。问题很严重的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心,我们的心才是自己。可能是人生无常,生老病死...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功夫。 他问佛陀:我常需要处理政务,有时甚至不得不领兵打仗。这种时候,我的心就会很散乱。如果我在临命终时,心也散乱,没有专注在念佛上,能不能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