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教育子女不可取



如今,不少家庭都很富有。可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故,有些富有家庭在教育子女上真可谓是不惜花血本。他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一学期学费上万元的贵族学校就读。从幼儿园念到高中,一个学生的学费大概是三十万元左右。这笔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就读贵族学校的那些子弟是不是都成才了?据我所知,有些送到贵族学校的子弟的学习成绩连普通学校的学生都不如。当然,有的学生的家长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读书就是为了想让自己的孩子去享受,甚至还是为了炫富。至于孩子学到什么,他们根本不关心。这样做,不但不能使自己的孩子成才,相反还会害了自己的孩子。现在,社会上的那些才人并不都是出自贵族学校,不少就是寒门学子。而且那些寒门学子在社会上往往更能出人头地。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过去吃了不少苦,而今是苦尽甘来。要知道,一个人的福报是有限的。如果不去培植,那么福报很快就会用光。就像你存在银行里的钱一样,如果你只取不存,那么你的折子里很快就会没钱。因此,一些年少享福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无所作为。为啥?因为他们提前把福报给用光了,现下只有受苦的份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教育子女观,否则就很容易误了自己的孩子。

莫棂鹰:千万别让孩子的福报提前用光

今天吃晚餐时,一位同事说明年要让他女儿上一万多元一个学期的贵族幼儿园,我听了很惊讶,并警告他:

“每个活在世上的人都是因为有福报才能活命,福尽则亡,请不要把你小孩命中的福报提前用了!一万多元一个学期,那是你小孩命中注定的福报呀!要给她保存起来,给她将来用!”

世上很多人都有很多错误的教育小孩与孝敬父母的误区,故特作此文,以期抛砖引玉。

世上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能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有福报。如果他的福报尽了,不论是天龙鬼神,还是帝王将相,皆命终。

从前有二个人打赌。有一个人念佛吃斋了很久,但他总是生病与贫穷,后来他说念佛吃斋没用。当时有一位朋友听见,开玩笑说:

“你说念佛吃斋没有用,那你把你念佛吃斋的功德卖给我!”

那人当真了,收了钱并立了字据,把他念佛吃斋的功德卖了。第二天他便梦见鬼差来找他,说他福报已尽,某日当命终。于是他便急忙找朋友要回字据,他朋友说已烧了,不久他便命终。

类似的故事我看过好几例,我虽然不知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但我相信是有类似的故事发生过。

我希望每位见文者都能积福惜福,不要浪费福报。每一有生命的众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于前世福报,福报尽则命终。是故,要积福惜福。

很多有钱人,从小就给小孩吃最好的,用最好,上最好学校的,结果小孩成长后,事事不如意,还染上种种不良习气,不久便因种种原因命终,白发人送黑头人。

以上现象,当今社会上比比皆是。如果要找例子,可以找上一大堆。可是有人找过真正的原因吗?其实原因很简单:是父母把小孩的福报提前用光了。

什么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那是在消他的福呀!你自己的小孩有多大的福报道呀?!你从小让他过上皇太子的生活,那是在折他的寿呀!

吃不必太好,卫生就行。穿不必太好,能暖就行。用不必太好,安全就行。上学校不必太好,老师有学问有品德就行。住不必太好,能让心安静就行。娶老婆不必太漂亮,能孝顺公婆、能持家就行。嫁老公不必太有钱太帅,能养家糊口、能不染恶习、能爱护自己,心地善习就行。求师学道,不一定要是大彻大悟的活菩萨,也不一定要是能飞天遁地的活罗汉,更不一定要是能青春永驻的长生不老活神仙,只要他的德行与学问比你目前高,皆可以为师。

古今中外很多伟人名人皆有云:“我幼年时,我父母给我最大的遗产就是贫穷!”

古德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古谚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当今物质丰富的社会,我不可能叫大家以贫穷来逼孩子早懂事、早立志、早当家。但是,必须早让你的孩子知道你的钱一分一毫都来之不易,要让孩子在寒暑假期间点体验生活,知道知识的好处,知道知识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十分重要的。知道品德人格在未来的人生上是宝贵的财富。唯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用功学习,不交恶友,不染恶习。如果你整天把他棒在手上,让他当一皇太子,那只有折他的福寿。

●是的,小孩要从小培养。但是要分开时间段。小孩的纯真童心是不必刻意去修的三际托空,真人心境。这种纯真童心会使元神自生精气神。一至十六年的童心保持得愈久,那这小孩的精气神就会愈充足。精气神充足才有精力去保家卫国,当国之栋梁。所以,教育子女,培养后代良材,当分时间段来管教。

一至八岁,主要教育礼仪,修养德行。

●什么是礼仪?比如说:尊敬师长,见师长要问好。吃饭喝茶用水不要浪费,诸如此类,应从小管教。人的修养德行,外交礼仪,将影响一生的成败。但知识不是这个时间段教育的。如果一至八岁教育他太多的文化知道,会使过早把他的清净元神转成随六根六尘转的识神,会使他将来精气神内三宝不足,将来难当大任,折其福寿。如果一个人学富五车,但如体弱多病,那如何利益众生,造福社会?

等他八岁以后,再让他学习世间基本学问。

等十六岁后,精固血暖,三宝充实,四大调和,五脏安泰,百骨精髓充满后再学习世间千万学问也不为迟。如果从小就娇生惯养,吃好用好,汗不出,太阳不晒,那是折他的福寿呀!希望众人能明白其中的真实道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平安符》

圣严法师《平安符》

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宫等三、四个祈求行车平安的平安符。结果司机老是超车、超速,我劝告他开慢一些。 他听后却说:放心,我开车平安得很,从来没有撞到过人。 我告诉他:你是平安...

投胎的真相!父母子女的缘分!

投胎的真相!父母子女的缘分!

子女投胎绝非偶然!我们到人间来投胎找这个父母,这都是缘分,你为什么找这一对夫妻做父母?你为什么不找别人?佛在经上给我们解释,父母跟子女有缘,如果没有缘,当面也看不...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九)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九)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九) 【如文殊般若经云。若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间。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与一佛念念相继,即在念中得见...

昌臻法师《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昌臻法师《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三百年少见的高僧,并恳求为弟子。印祖一生专修专弘净宗,皈依者五十余万人。《文钞》广传海内外,影响...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生起皈依信崇之正信。故其第一步,须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在中国旧俗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其实佛与神迥不相同!在寻常所敬之神鬼或祖先,若天地山川渎岳草...

一生专念地藏圣号,能缚鬼降神,容颜不老,往生极

一生专念地藏圣号,能缚鬼降神,容颜不老,往生极

持诵圣号法门佛陀住世时,在不同的刹土境界,宣说了无数法门,佛教中常以八万四千法门称之。按天台判教,有藏、通、别、圆,以及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时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