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其实不是。《三主要道论》里说: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会对今世生起厌离;修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会对来世了无执著,这是真正的出离心。

有这种出离心的人,不会贪执荣华富贵,也不会计较荣辱得失,而是甘于过平淡生活。在平淡生活中,他也会按世间规则行事,该承担的都会承担。更进一步的,他会生起菩提心,那时候,他对父母、子女乃至所有生命都会像对待菩萨一样,恭敬随顺。

所以,出离心不是冷漠的态度,它是一种智慧,甚至是家庭和合的顺缘。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功夫。 他问佛陀:我常需要处理政务,有时甚至不得不领兵打仗。这种时候,我的心就会很散乱。如果我在临命终时,心也散乱,没有专注在念佛上,能不能到好...

浅讲《信心铭》

浅讲《信心铭》

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道,不是很困难。你要悟入究竟解脱,也不是很困难。唯嫌拣择,就怕你选择,选择就是取东取西、舍此取彼,不了解当下不二的道理,叫做[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观佛,礼佛,画佛,皆名作佛。由其心念于佛,心中便现佛之相好庄严,功德威神。故曰,是心是佛。 为佛弟子者,可不致力于此乎。就中惟画佛,更加亲切。以不...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 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须善于用心,...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8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8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8:舍利远益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依法度近虑,果报馈远益。求新弃旧依大乘,修得...

转五浊为五清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清,那这个转换就来自于这一声佛号,只要信愿庄严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能转五浊为五清,怎么转呢? 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时间态,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