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与子女因缘总不出此四种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叹。况汝教养多年,费若干精神钱财,心中能不感伤乎。虽然,切不可以自己一向热心公益,皈依佛法,何以不蒙佛佑,而为怨尤。须知吾人从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所造恶业,无量无边。或我欠人之债,或人欠我之债,或我欠人之命,或人欠我之命,以彼此有负欠故,致所生儿女种种不一。有还债者,有讨债者,有报德者,有报怨者。汝今生虽居心事事甚好,岂多劫多生,通通皆无罪业乎。故人当有不如意之境遇,只可发忏悔罪业心,不可生怨天尤人想。

若能发忏悔心,不生怨尤,则所谓逆来顺受,则后来之福,实难测度。汝此子者,大约是讨债而来,债已讨足,故随即去世。汝于债主已去,不生解脱业累之想,反生怨天尤佛之心,则成颠倒矣。民国八年,北通州王芝祥,字铁珊,一子很聪明,很孝顺。大子有神经病,铁珊心中望此子承继家声。

二十一二岁,已娶妻,生一女。一日,病重将死。铁珊痛极。呼之曰,某某,汝既来为我儿子,为何此刻就要去。其子瞋目,作广西口音曰,我哪是你儿子,我就是第十四个人。说毕,即死。先铁珊在广西作兵备道时,计杀降匪头首十三人。先用极爱厚之法以安慰之,请其吃饭,尚请有大名之人作陪,每人犒洋二十四元。云,日间甚忙,来不及与汝详谈,到晚间来,当与汝等各安职务。此十三人,不知是要杀他,反拉其厚友同去,意欲以己之情面,求其亦派彼一好差事。

至晚去,则进一门关一门,伏兵于华厅。其人既来,铁珊抽佩刀砍,则伏兵同出杀之,得十四个尸首,亦不知是何姓名。岂知其人即为其子,徒用二十余年教育之劳,至死反瞋目呵斥,不认铁珊为父。大率世之儿女之因,总不出讨债,还债,报恩,报怨之四义。此子系汝宿世欠彼债者,债清即去。若还债及报恩者,则可得其孝养耳。又汝已皈依佛法,当须晓得世间事事无常。

若不极力念佛求生西方,则随业轮回于三途六道中,何可底止。此子之去,益当知一切事皆不可倚靠,唯有西方阿弥陀佛,乃我等一切众生之大倚靠。从兹发感激心,发精进心,以自己所作之种种功德,及所念佛之功德,同皆回向往生西方。汝能如是,则此儿之死,即为汝作警策,免汝被世间福报眷属所迷,不生厌离娑婆之心,亦不生欣求极乐之心。(续编·复德畅居士书)

问:弟子夫妇恶习深重,悛改不易,因此所生诸子,荒怠乖张,殊无立达希望,拟于此时预将彼等作当来堕落想,放开怀抱,自适其适。果真临了堕落离散之日,以观想既熟,自不致大受恼恨,如此想念,可否行持。

答:可行持。(三编·答念佛居士问 周孟由)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推荐】危难之中持诵圣号 枪不能伤火不能烧

【推荐】危难之中持诵圣号 枪不能伤火不能烧

倓虚法师在长春筹建般若寺时,有致中、界虚两法师去林区协助砍伐木料。一次,他们在江边放木排时,遇到土匪,索取钱财。他们身无分文,匪徒便用柳条怒打界虚法师,法师为法忘躯,挨打时沉默不语;匪徒更气,改用木...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四弘誓愿是智者在观察声闻教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所升华出的伟大的菩萨精神。 首先,我们从苦谛的角度观察三界六道一切众生。 他们经受着种种苦难的逼迫,概括来说是八苦交煎。在这个过程当中,众生迷失了...

净空法师:阿弥陀佛在哪里?

净空法师:阿弥陀佛在哪里?

我们六根对六境,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知,六根所对的这个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是法身菩萨了。说起来很容易,你做起来试试看...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劝放下求...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各种痛苦烦恼的根源是贪欲,如果把贪欲的问题解决,就等于拔除了苦果根源。可见「贪」是众生众苦之本,若不先治此病,便永远在苦...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者,随已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 思衣得衣,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