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生存成了无有意识的行尸走肉

  如果没有了解死亡的真理,越老或活得越久,对死亡的恐惧便越多。

  逃避死亡或渴望长寿不老,都如同痴人说梦一般,如此过活,人生必会被持久的焦虑所扰。

  因此,如果人生远离生死无常的真理,建立在盲目的企望永恒不变的错误信念上,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条件,我们的生存也成为了无有意识的行尸走肉。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闲静处,作如是思惟:‘世间上有三种法,是可憎、不可爱、不可追念的。何谓可憎呢?就是老;何谓不可爱?就是病;何谓不可追念,就是死。’

  波斯匿王作是思惟后,就起身前往佛所,顶礼佛陀后于一旁坐下,向佛请示:‘世尊,我于静处思惟,世间有三种法,一者可憎,二者不可爱,三者不可追念。可憎的是老,不可爱的是病,而不可追念的则是死,请佛陀为弟子开示。’

  佛陀表示:‘大王的体悟非常好,老、病、死确实如你所说,是可憎、不可爱、不可追念的。如果世间上没有老、病、死,如来就不会出现于世,也不需为世人说法。但因世间有老、病、死三事,如来才会出现于世,为诸众生说如来所证之法,以及调伏之法。’

  佛陀接着又说:‘大王的车子装饰得如此珍贵庄严,但是用久了,色彩就会斑驳、脱落、败坏,如同我们的色身也将经历衰老。但大王你要知道,正法历久不变,是不会衰老的。即使是端正殊妙的色身,都会因老而败坏。假使寿满百年,终将踏上死亡之路;而病痛则会剥夺人的力气,令人衰弱无力。年老就意谓着迈向死亡,因此要常乐于禅定,收摄身心,精勤用功,了知有生必有死,战胜老病死诸魔境,跨越生死此岸,到达清凉解脱的彼岸。’佛说法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45)果嘎勒嘎比丘 假因谤圣堕无间狱

《百业经》:(45)果嘎勒嘎比丘 假因谤圣堕无间狱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放生善报:放生愈疾 12.善愿达天江端木

放生善报:放生愈疾 12.善愿达天江端木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2.善愿达天江端木  仁和江端木...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1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1

  清金庭栋  金庭栋,字友兰,是苏州人,专修净业。道光二十年冬天,得病,自知将要命终,请他的归依师亮宽和尚,以及善友数人来,告诉他们说:“我的生死将有分判,愿各位助我成就胜缘吧。”众人大声唱佛号...

安士全书:安世高大师度化蟒神

安士全书:安世高大师度化蟒神

  度友全信  梁高僧传  汉洛阳僧世高。安息国王太子也。幼以至孝闻。赋性聪慧。博极群书。精天文医理。即鸟兽之音。无不辨之。自言前世出家时。有同学友好瞋。谏而不改。许以今世相度。时值灵帝之末。乃振...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76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76

  野狐喻  野狐黑夜进入厨房,吃饱睡去,天亮后不能逃窜,就装死等人把它扔了。不久,果然有人要扔掉它,一人说:“狐尾很好,等我割下来然后再扔。”狐听了害怕,忍痛让人割了。忽然有童子来,要取它两只耳...

具足善因善缘,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具足善因善缘,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近中午时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佛陀见不远处有块瓜田,就请阿难尊者去化缘西瓜让大家解渴。  阿难尊者听从佛陀的指示来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