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生存成了无有意识的行尸走肉

  如果没有了解死亡的真理,越老或活得越久,对死亡的恐惧便越多。

  逃避死亡或渴望长寿不老,都如同痴人说梦一般,如此过活,人生必会被持久的焦虑所扰。

  因此,如果人生远离生死无常的真理,建立在盲目的企望永恒不变的错误信念上,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条件,我们的生存也成为了无有意识的行尸走肉。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闲静处,作如是思惟:‘世间上有三种法,是可憎、不可爱、不可追念的。何谓可憎呢?就是老;何谓不可爱?就是病;何谓不可追念,就是死。’

  波斯匿王作是思惟后,就起身前往佛所,顶礼佛陀后于一旁坐下,向佛请示:‘世尊,我于静处思惟,世间有三种法,一者可憎,二者不可爱,三者不可追念。可憎的是老,不可爱的是病,而不可追念的则是死,请佛陀为弟子开示。’

  佛陀表示:‘大王的体悟非常好,老、病、死确实如你所说,是可憎、不可爱、不可追念的。如果世间上没有老、病、死,如来就不会出现于世,也不需为世人说法。但因世间有老、病、死三事,如来才会出现于世,为诸众生说如来所证之法,以及调伏之法。’

  佛陀接着又说:‘大王的车子装饰得如此珍贵庄严,但是用久了,色彩就会斑驳、脱落、败坏,如同我们的色身也将经历衰老。但大王你要知道,正法历久不变,是不会衰老的。即使是端正殊妙的色身,都会因老而败坏。假使寿满百年,终将踏上死亡之路;而病痛则会剥夺人的力气,令人衰弱无力。年老就意谓着迈向死亡,因此要常乐于禅定,收摄身心,精勤用功,了知有生必有死,战胜老病死诸魔境,跨越生死此岸,到达清凉解脱的彼岸。’佛说法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我:

相关文章

河流为何不走直路而偏走弯路?

河流为何不走直路而偏走弯路?

  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  心里痛苦得过不去,仍然坚持继续走下去,走着走着奇迹就出现了。  佛学院的一名禅师在上课时把一幅中国地图展开问:“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都不是直线,而是...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3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3

  大师本来不喜欢眷属,所以没有出家徒弟。但是渴仰亲近他,反复承他训诲,深沾法益,在家二众,不可胜数。那出家的伴侣,除了与谛老法师最相契合的莲友外,另有久承摄受,饱餐法乳,却仍然以莲友相待的,过去...

文殊菩萨的考验

文殊菩萨的考验

从前有一个国王,名为萨恕擅。这个国王心地善良,怜悯贫穷孤寡之人,经常对人们周济和布施,只要他们有所需求,国王都尽量满足他们,因此国王的善名远扬,超越了国界,而且传到了上天的众神耳中。 文殊菩萨得知人间...

海涛法师:讲故事 我要当国王

海涛法师:讲故事 我要当国王

  有一年夏天,一个修行僧和一位婆罗门在同一座山里隐居修道。  一天,修行僧问婆罗门:「你这样辛苦修业,为的是什么呢?」  婆罗门得意洋洋地回答:「告诉你吧!我苦修的目的是想来世投身当国王。」  ...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在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祇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毘舍离城。当出毘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是隔年夏天的...

《百业经》:(91)月亮比丘尼  愿力成熟听闻第一

《百业经》:(91)月亮比丘尼 愿力成熟听闻第一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