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女供灯,照亮未来的幸福

供灯属于表法,用心供灯,就能自利利他。尤其是多为子女表法,如果子女小的时候,就学习慈悲心、念佛、供灯等善法,脑海当中印象就比较深,长大之后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因果的道理,和轮回痛苦的理念,就不会诋毁乃至摧灭。

为什么现代社会有很多人不相信来世、因果,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机会和因缘。如果在无神论的教育下成长,长大之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只会注重今世。现在有很多目光短浅的人,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妻儿,不管身边的穷苦人,只关心自己,其原因与教育有密切关系。如果从小没有慈悲教育,只是溺爱,等他长大之后,自他都不会幸福、快乐。

以前有一个孩子,父母对他特别好,经常把最好吃的东西给他吃,最好看的衣服给他穿。后来母亲问孩子:“你长大之后,我生病了怎么办?”孩子回答说:“如果你病得非常严重,我就让你安乐死。”当时母亲特别生气地说:“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要让我安乐死?”他说:“安乐死没有一点痛苦,你可以很快乐地死去,我也不会有负担。”这就是从小缺乏佛法教育导致的。

相信父母都清楚:整个家庭的未来唯一依赖这个小宝宝,他长大之后责任相当重大。以前,家里有几个孩子,一个不孝顺有第二个,第二个不孝顺有第三个,父母老时遇到困难,总能找到儿女照顾。但现在并不是这样,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如果这个孩子的道德、人格等出了问题,整个家庭就没有希望了。

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要!就像一棵树苗,即使有一些弯曲,也能让它端直生长;如果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想让它转变也做不到。这个阶段一定要灌输宽容、无私、慈悲、利他等佛教的殊胜教育,并呵斥现代社会种种对家庭乃至自他众生不利的理念,孩子长大以后,才能在狂风巨浪中屹立不倒。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佛陀教学帮助你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离

净空法师:佛陀教学帮助你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离

释迦牟尼佛说法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教什么?佛教我们离苦得乐,这是佛菩萨在世间唯一一个目的。佛知道,众生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惑颠倒来的;乐从哪里来的...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60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60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60:出烧热地狱生人天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菩提萨摩诃,本师即佛陀。承诺救苦愿,度众出炼狱。携同广众依大...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你就得做什么想法呢?产生什么念头呢?人生是无常的,死亡是无期的,说不定哪一会儿我们就死,应通过这种念头,来激励我们修行。 原来...

净空法师:把心止在阿弥陀佛的两重利益

净空法师:把心止在阿弥陀佛的两重利益

《心经》里面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个深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就是止,也就是世尊在经典里面常常讲的,我们要常常温习这一句话,别...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照见五蕴皆空。因此,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来引导。善知识能启发你内在的觉性,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觉悟,尤其在阅读经典方面,若无师父的教导,就容易以自...